朝地椒1號是四川省川椒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理工學院、富順縣辣椒協會、富順縣金龍辣椒專業合作社以E4A為母本,17-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兼用型辣椒品種。
朝地椒1號株型直立緊湊,生長勢強,株高70厘米,開展度40厘米,分枝多,節間短;葉披針形,綠色,葉面無刺瘤,無蠟粉,茸毛稀;花白色;果實指形,果面略皺,青椒綠色,紅椒鮮艷紅亮,橫徑1.1厘米,縱徑10.0厘米,果肉厚0.15厘米,平均單果重5克。辣椒素1.95毫克/克。多年田間觀察,田間表現比天宇三號抗辣椒病毒病、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耐寒、耐熱、耐旱、不耐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地椒1號
- 別名:朝地椒一號
- 登記編號:GPD辣椒(2017)510056
- 作物名稱:辣椒
- 品種類型:兼用型
- 育種單位:四川省川椒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理工學院、富順縣辣椒協會、富順縣金龍辣椒專業合作社
- 親本來源:E4A×17-2
- 審定編號:川審蔬2015004號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榮譽表彰,
選育過程
通過對父本和母本材料的提純,得到16份威遠七星椒和18份秦椒;通過雄性不育轉育技術的使用,以辣椒雄性不育源1A為母本,對10份“威遠七星椒”候選材料進行測交,進行測交轉育,最後育成雄性不育系材料E1A、E2A、E3A、E4A及相應的保持系E1、E2、E3、E4。對“秦椒”候選材料進行測交,測試其恢復力。得到表現全恢復的“秦椒”恢復系:17-1、17-2、17-3、17-4、17-5。該5組,預備作為“朝地椒1號”的父本。通過雜交組合的選配,最終選出了一個辣度七級,色價11.29;含油率3.5%,香味濃,產量分別比母、父本增產65%、21.6%的簇生朝地椒E4A×17-2F1新組合——“朝地椒1號”。
2017年11月28日,經四川省級農業主管部門審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覆核,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公示無異議,符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要求,登記編號為“GPD辣椒(2017)510056”。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株型直立緊湊,生長勢強,株高70厘米,開展度40厘米 ,分枝多,節間短。葉披針形,綠色,葉面無刺瘤,無蠟粉,茸毛稀。花白色,第一花節位14~15節,5~10朵簇生。果實指形,果面略皺,青椒綠色,紅椒鮮艷紅亮,橫徑1.1厘米,縱徑10.0厘米,果肉厚0.15厘米,平均單果重5克。
- 品質:經檢測,朝地椒1號的辣椒素1.95毫克/克,高於二荊條,含油脂3.5%,糖量5.99%,粗蛋白16.0%,紅色素11.29。可鮮食、鹽漬、乾制用途廣泛;鮮食、鹽漬口感辣中帶甘,乾製品鮮紅晶透外質觀美,香味濃郁。朝地椒1號比一般簇生朝天椒含籽率少40%,易於後續的加工提取。
- 抗性:朝地椒1號由於掛果位置在葉面以下,所以大幅度減輕了“日灼病”的侵害。另外,它對TMV、CMV病毒和辣椒疫病具有很強的抗性。多年田間觀察,田間表現比天宇三號抗辣椒病毒病、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耐寒、耐熱(高溫下不落花落果)、耐旱、不耐澇。
產量表現
第1生長周期:2473.6千克,比對照±%:64.9,對照名稱“威遠七星椒”,對照產量:1500.0千克;第2生長周期:2368.6千克,比對照±%:65.6,對照名稱“威遠七星椒”,對照產量:1430.3千克。
朝地椒1號單株掛果180個以上,最多可掛300個;在產量上,每畝鮮紅椒產量2000~3000千克,乾椒產量400~600千克,與中國國內主栽的“三鷹椒”相比,增產30%以上。
適種區域
朝地椒1號適應性強,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尤其適宜朝天椒產區成片規模種植,但以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塊為佳。以原有朝天椒生產區為主,並把推廣區域劃分為主栽區和從栽區。主栽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河南、河北;從栽區包括:重慶、湖南、江西、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區。
栽培要點
一般於10月中下旬播種育苗,翌年3月上中旬採用地膜覆蓋定植;定植前煉苗,前期注意防止秧苗徒長。畝栽4500窩,單株栽培,株行距60厘米×25厘米。重施有機基肥,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5000千克、菜餅肥100千克、氮、磷、鉀複合肥100千克。及時採收,採收後及時追肥,保證植株生長旺盛。
朝地椒1號果實簇生向下生長,枝葉繁茂,能有效防止辣椒果實日灼病的發生。由於枝葉緊湊,通風透光性較差,易發生辣椒細菌性葉斑病,在種植過程中應注意合理控制密度,重點防治細菌性病害。
榮譽表彰
“朝地椒1號”參加了2014年度由共青團中央、農業部等單位聯辦的涉農產品大賽,榮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