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關鎮(望關鄉)

望關鎮

望關鄉一般指本詞條

望關鎮位於康縣城西北34公里處,北靠平洛鎮,東鄰長壩鎮周家壩鎮,西南部與武都區毗連。望關鎮地處江望公路(S205),啟那公路(G345)交匯處。距縣城3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核桃花椒等特色產業豐富,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是進入康縣的北大門,轄區總面積86.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8萬畝,全鎮轄11個村56各村民合作社,有人口1832戶7650人,其中農業人口1809戶6477人,2017年全鎮農民可支配收入6213元。全鎮共建成了徐羅、寨子、塄上、沈灣、葉灣、貫上、中莊、平架梁八個美麗鄉村精品村,建成了李壩村“千村美麗”示範村,建成了鷂子灣村美麗鄉村達標村,2018年李壩村被縣委列為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亂石山村被列為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全鎮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望關鎮於2014年被評為市級文明鄉鎮;沈灣村榮獲2015年“絢麗甘肅·美麗鄉村”,並於1997年被評為國家級文明村;徐羅村2013年被評為甘肅省省級文明村;楞上村於2014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中莊、李壩、葉灣、貫上村被評為縣級文明村。全鎮共建成標準化村級衛生室7個,建設五保家園2個,完成11個村農網改造工程,新修和拓寬11個村的通村、通社道路,已基本實現通村、通社道路硬化全覆蓋。現在的望關鎮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鎮幹部民眾埋頭耕耘,勵精圖治,克難攻堅,使全鎮經濟社會駛入又好又快的發展快車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望關鎮
  • 外文名稱:Wangguan Town
  • 別名:望子關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甘肅康縣
  • 下轄地區:11個村民委員會
  • 政府駐地:望關鎮街道
  • 電話區號:0939
  • 郵政區碼:746503
  • 地理位置康縣城西北34公里處
  • 面積:86.87平方千米 
  • 人口:6325人(2017) 
  • 氣候條件:氣候濕潤,降雨偏低
  • 機場隴南成州機場
  • 火車站隴南站
  • 車牌代碼:甘K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境域,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與經濟,交通,文教衛生,歷史事件,旅遊,

歷史沿革

相傳古有黑鬍子楊大人西征,途中兒子掉隊,行至此關隘回頭瞧望兒子,故名望子關,簡稱望關。楊大人指氐將楊靈珍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建國前屬平洛管轄。
望關鎮
1953年設望關鄉。
1958年歸入長壩公社。
1961年分設望關公社。
1983年改為望關鄉。
2015年撤銷望關鄉改為望關鎮。轄葉灣、貫上、寨子、塄上、沈灣、李壩、亂石山、徐羅、平架、中莊、躍灣11個村委會,56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止2015年,望關鎮轄11個村委會,56個村民小組。
村民委員會:葉灣、貫上、寨子、塄上、沈灣、李壩、亂石山、徐羅、平架、中莊、躍灣。

地理境域

位置境域

望關鎮位於康縣城西北34公里處,北靠平洛鎮,東鄰長壩鎮周家壩鎮,西南部與武都區毗連。

地形地貌

望關鎮境內地勢起伏較大,東北部稍低。平洛河自南向北貫流全境,長壩河由東南部入境,匯入平洛河,形成“丁”字形河谷地。鄉政府駐地在兩河交匯處。最高海拔1798米,最低海拔1154米。

氣候

氣候濕潤,降雨偏低。

自然與經濟

有耕地1.4萬畝,其中壩地近1000畝。糧食作物主產小麥玉米,兼種黃豆洋芋等。是康縣核桃花椒的主產區之一。

交通

江望、武略兩條公路在此交會。交通方便。平綿高速過境在此設有出入口。

文教衛生

現有國小7所,鄉鎮衛生院1所,鄉村醫療機構11所。

歷史事件

1936年,紅二方面軍右路軍長征路經此地。

旅遊

茶馬古道
望關是康縣北大門,是隴南的咽喉和樞紐。這裡三山對峙,兩水匯流,險要雄奇,古有茶馬古道,今有“隴南旱碼頭”之譽。這裡歷史積澱豐厚,有明北茶馬古道路碑遺存,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發現的刻有“茶馬販通番捷路”等文字的明代石碑,為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唯一茶馬古道路碑,證明了包括望關在內的康縣北部是中國北茶馬古道的重要支線。
望關茶馬古道望關茶馬古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