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十章,既有作者自傳式的求學和生活經歷,又詳細描繪了齊魯大地上的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節日風俗、童年遊戲、四季農事、神話傳說,同時深情回顧了村莊中各色人物的曲折命運,從細微處對農村和農民進行深刻的描寫,既拾取天籟般的美好,也不迴避落後和愚昧的一面。
作品目錄
|
第一章 西王善 第二章 入學記 第三章 吐絲口 第四章 親親土地 第五章 童年樂事 | 第六章 山野奇聞 第七章 盼年節 第八章 所謂伊人 第九章 親人們 第十章 鄉關何處 |
|
創作背景
作者自述創作《望鄉書》的過程:“《望鄉書》的寫作,緣於我的閱讀經歷。我陸續閱讀了一批鄉土文學作品,如韓少功的《山南水北》、梁鴻的《中國在梁莊》、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龔曙光的《日子瘋長》、漆永祥的《依稀識得故鄉痕》等。這些作品深深地打動了我,這既包括作者對鄉土中國的懷戀、對農民命運的關切,還包括一種批判性的回望和審視。他們都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後來在城市工作生活,身經世事沉浮,開始回望故土,這種複雜濃郁的感情,深深地影響著我。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移情到自己的故鄉,開始懷念那個位於齊魯腹地的小村莊。童年時經歷的人與事,在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逐漸清晰起來。這讓我很興奮,有了一種傾訴的欲望,於是毫不猶豫地拿起筆來,陸陸續續寫下了這些文字,便有了這本書。”
作品鑑賞
在對故鄉、故人的回望中,雪野筆尖柔軟,充滿溫情,全書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田園牧歌式的村莊,是一個灑滿金色光芒的快樂童年。這是雪野幼時心中故鄉的真實模樣,也是其成年後記憶中故鄉的真實模樣。在雪野的筆下,故鄉的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樸。西王善村是個炊煙裊裊的百戶村莊,村裡有條清澈的小河,河裡的魚兒大膽而歡快,孩子們可以在河裡盡情地玩耍,捉魚捕螃蟹。穿村而過的河流上有兩座石橋,“在這個地方,可以捉蜻蜓、套蝙蝠,還可以聽老刁說書”。村北有彩蝶飛舞的杏園,承載著作者數不盡的童年歡樂。這是《望鄉書》的第一章《西王善》中所描述的充滿詩意的動人場景。緊接著雪野在《入學記》《吐絲口》兩章中回顧了自己讀國小、國中、高中的難忘歲月,細膩溫情地展現萊蕪鄉村的風貌,記錄著生活歷練中的內心成長,吐露出深厚的鄉土情結。
《望鄉書》中飽含著雪野人生初期最真誠的體驗和生命感悟,作為一名80後,“看大戲、捉迷藏、放野火、抓河魚、捉知了、逮螞蚱”是雪野豐富有趣的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在閱讀該書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和諧純淨。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物質生活相對貧乏,農村的孩子不像城裡的孩子那樣擁有許多玩具和美食,但他們的童年生活卻自由豐富,清澈的河流、藍藍的天空、一切大自然中的動植物,都是大自然贈予農村孩子寶貴的禮物。
在《望鄉書》中,雪野刻畫了一個由家人、鄉人構建的充滿萊蕪民俗的鄉土世界。在第四、六、七章中,作者著重突出了對民間風俗、思想觀念、勞作場景的描寫,從多方面展示了魯中地區傳統的鄉俗。其中包括以宗族權力為代表的鄉村秩序,以神仙鬼怪傳說、婚喪嫁娶、節慶禮儀為代表的鄉村文化,富有趣味的鄉村生活和勞作習慣等。《神牛》講述了一個關於呂氏族人的傳說,反映了勤儉持家的觀念。《過年》書寫了親友歡聚一堂,“吃糖瓜,送灶神”“請家堂”等習俗。《端午節》書寫了家鄉“吃粽子”“看閨女”的習俗,《二月二》則展示了打灰囤、剃頭、炒豆子的習俗。《農活》展示了作者一家推磨、刨麥茬的務農場景,還對拾柴生火做飯的細節進行了描述,原始的農耕生活經過作者的細緻描寫仿佛躍然紙上。
雪野,本名呂振,青島大學文學院2004級本科生,現就職於中央宣傳部文化藝術局。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新文學史料》《北京文學》等報刊發表文藝評論和散文隨筆二百餘篇,出版了《書與信中的舊時光》《書人書事》《人間情懷》《大學,夢想與青春賽跑》四部專著,並且主編《花開時節又逢君——青島大學文學院2004級畢業十周年紀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