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

《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一說後主李煜)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主要抒發的是懷念遠人之情。上片寫玉砌朱扉的華屋中,居人一任良辰美景虛擲,終日緊鎖門扉,索居獨處,無奈夜深幽寒,好夢不成;下片寫因地遠路遙,訊息沉沉,歸期未卜,相見無憑,夜月砧聲不能慰藉相思,反而更添相思之苦。全詞運用映襯、聯想、渲染等表現手法,形象具體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
  • 創作年代:五代十國
  • 作品出處:《李璟李煜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李璟(一說李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爭議,

作品原文

望遠行
玉砌花光錦繡明,朱扉長日鎮長扃。夜寒不去夢難成,爐香菸冷自亭亭。
遼陽月,秣陵砧,不傳訊息但傳情。黃金台下忽然驚,征人歸日二毛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望遠行:原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五句四平韻。
⑵玉砌:碧玉一般的石階。
⑶朱扉:紅漆門。扃(jiōng):從外或內關閉門戶的門閂。此指關閉。
⑷秣(mò)陵:即今江蘇南京。砧:搗衣石,又作搗衣聲。
⑸二毛:斑白的頭髮。《左傳》記載,在泓水之戰中,宋襄公說“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意思是說:君子人打仗不對人造成致命的傷害,不俘虜年邁的人。此後以“二毛”指代白髮,或者引申為年邁之人。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碧玉般的台階旁,秋花明媚多姿,景色美麗耀眼。而兩扇紅漆門卻終日關閉。漫長的夜晚來臨,閨房中殘餘之寒氣還未散盡,想夢見情人卻久久難以入眠。爐香已經燃盡,只有那裊裊上升的青煙獨自遊蕩。
我在金陵月色下獨自搗衣,搗碎寸寸柔腸。遙望月亮,想像情人所在的地方。但月亮似乎有意不給我傳來你的訊息,只傳來脈脈深情。就算有一天忽然傳來你立下戰功的訊息,你凱旋之日我卻已經頭髮斑白。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代言體作品,詞人對政治、對人生感到空虛、幻滅,因此借閨中思婦思念征夫以寄意。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詞寫懷戀遠行久別之人。“玉砌花光錦繡明,朱扉長日鎮長扃。”這兩句意謂:在春光明媚、四下里花兒開放的日子裡,我卻獨自一人緊掩朱門,沒有興致去欣賞那盎然的春色。“夜寒不去寢(夢)難成”是說白天是那副樣子,而到了夜晚就更加的牽掛思念。那寂靜的夜如此漫長,讓人不停地想,至思量到天蒙蒙亮才抱著無奈睡去。“爐香菸冷自亭亭”一句功力頗為深厚,卻是與整體思想無大幹系的渲染。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與王維的“大漠孤煙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更妙在意境的渲染。那已經點了許久的香爐尚有餘燼,青煙冷冰冰兀自亭亭升起,仿佛對我那煩亂的心緒漠不關心。這裡有點像蒙太奇手法。
過片“遼陽月,秣陵砧,不傳訊息但傳情”,這是此詞的神來之筆。遼陽的月亮,秣陵的砧石,兩者之間分明是不相干的,這時候詞人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話分兩頭,各表一枝”了。在遙遠的遼陽,出征人夜晚未眠,仰望著蒼穹之上的月亮;而在秣陵,佳人在河畔浣紗洗衣,敲打著砧石。有誰知,就是那東升西落的月亮和不覺與耳的搗衣聲傳遞著兩個人心靈上的感應,那傳遞的不是軍情,而是刻苦銘心的思念。“黃金窗(台)下忽然驚,征人歸日二毛生。”黃金的窗戶自然不是平常人家所用,所以理解起來難免就見仁見智了。可能是隨著出征人的功勞,這個家庭的地位也提高了。這位思婦也享受到了些許榮華,可能也不必自己到溪邊去浣紗了。但是忽然有一天,她在午睡中突然驚醒,感慨當遠離的征人歸來之時,已經美人遲暮,青春不再,以自己的感受去猜測對方的心情,情真意切,更有一份祈願在其中,令人感動。
這首詞粗讀感其一往情深,而苦於歸趣難求;繼而反覆細味,其中蘊含的是人生路上的一段追求、盼望、幻滅的曲折經歷。詞中流蕩著一種遲暮之感,虛幻之情。

名家點評

明代戲曲家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七:髀里肉,鬢邊毛,千秋同慨。
近代詞學家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寫所處一面之情景。惟寒夢難成,醒眼無聊,但見爐煙之亭亭自裊,善寫孤寂之境。其下遼陽、秣陵,始兩面兼寫。“傳情”二字見聞砧對月,兩地同懷。結句言忽見北客南來,雪窖遠歸,鬢絲都白,則行役之勞,與懷思之久,從可知矣。
現代詞學家詹安泰《李璟李煜詞》:篇中可能是表現一種意圖不易實現,到實現時又怕過時限不能發生作用的一種矛盾曲折的心情。由於作者運用了映襯、聯想、渲染種種的藝術手法,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就使得作品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使人感到的是反映生活的真實而不是抽象的概括。

作者爭議

關於這首詞的作者,有二說。一說為南唐中主李璟作,見《詞譜》《花菴詞選》《南唐二主詞》。一說為南唐後主李煜作,見《全唐詩》《歷代詩餘》《詞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