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序《氣色中的生死經》是對清代醫家汪宏所撰《望診遵經》的當代解讀。汪宏,字廣庵,清代新人,以行醫為應,生平尤重視診法,曾謂:「非診無以知其病,非診無以知其治也,故治病必須知診,診病必須遵經。」原書分上、下兩卷。上卷敘述望診的重要性及基礎知識、基本原則、人體正常生理的氣色表現以及病理狀態下的氣色主病等,並根據「有諸內必須諸外」的理論,結合周身部位、四時、五方、氣質等因素,闡明氣色與病症的關係;下卷列述體表各部位的望診提綱,論述瞭望眼、口、鼻、唇、齒、耳、眉、須、發、腹、背、手、足等以及望汗、血、痰、便等的診斷意義。原書論述系統而精闢,實為集望診大成之不朽名著。在中醫「四診」中,「望診」居其守《難經》中就有「望而知之謂之神」的記載,然而,將「望診」作為一個專門論題加以系統研究,汪氏是第一人。原書共101篇,對「望診」論述尤為精闢。根據「…(展開全部)序《氣色中的生死經》是對清代醫家汪宏所撰《望診遵經》的當代解讀。汪宏,字廣庵,清代新人,以行醫為應,生平尤重視診法,曾謂:「非診無以知其病,非診無以知其治也,故治病必須知診,診病必須遵經。」原書分上、下兩卷。上卷敘述望診的重要性及基礎知識、基本原則、人體正常生理的氣色表現以及病理狀態下的氣色主病等,並根據「有諸內必須諸外」的理論,結合周身部位、四時、五方、氣質等因素,闡明氣色與病症的關係;下卷列述體表各部位的望診提綱,論述瞭望眼、口、鼻、唇、齒、耳、眉、須、發、腹、背、手、足等以及望汗、血、痰、便等的診斷意義。原書論述系統而精闢,實為集望診大成之不朽名著。在中醫「四診」中,「望診」居其守《難經》中就有「望而知之謂之神」的記載,然而,將「望診」作為一個專門論題加以系統研究,汪氏是第一人。原書共101篇,對「望診」論述尤為精闢。根據「望診」結果,對疾病的性質做出分析判斷,這在中醫診斷尚無疑是個創舉。作者在「望診」上的重大貢獻,是第一個提出「望色十法」理論。他在「相氣十法提綱」中說:「大凡望診,先分部分,後觀氣色。欲觀五色之精微,當知十法之綱領。」汪氏所創「十法」,即浮沉、清濁、微甚、散摶、澤夭。「十法」不僅詳分了病症的表里、陰陽、虛實、新久、輕重,而且對五色的細微變化進行了辨析,強調了這一變化對疾病的轉歸和預後的判斷意義。運用「十法」可以從總體上辨別急病的性質。汪氏指出:「蓋十法者。辨其色之氣也;五色者,辨其氣之色也。」這便是「十法」的意義及其與五色的關係。在具體運用上,「望色十法」結合人體的周邊部位、四時、五方等因素進行診斷並根據四時、晝夜、陰晴的變化等具體情況,結合五方水土、稟賦、老少體質的差異提出不同的治療方案。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中醫診斷的高超智慧。「望診」理論是在《內經》的「有諸內必形諸外」和「以常衡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核心,是:五色與五臟相應,即以青、赤、黃、白、黑對應肝、心、脾、肺、腎,結合臟腑在面部的分屬,用陰陽五行相死相剋的理論進行演練推理,以此觀察和判斷臟腑病變及其相互影響。原書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切於實用的發揮,「以五色主病條目」為題詳盡羅列了疾病的各種現象。對五臟與五關的關係,原書亦有很多創見。汪氏認為,五官內應於五臟,通過望五官可以了解內臟的病變。如鼻呈現白色,是肺臟有病。病色深白色,喘氣而胸悶的,是因為邪氣充斥其間;病色淺白,喘氣而不胸悶,是因為正氣空虛。眼角發青,是肝臟有病。病色深青的,是因為邪氣充斥其間;病色淺青的,是因為正氣空虛。口唇呈現黃色,是脾臟有病。病色深黃的,是因為邪氣充斥其間;病色淺黃的,是因為正氣空虛。舌紅而短縮,是心臟有病。舌呈現深紅色,舌乾而短縮的,是因為邪氣充斥其間;舌呈現淺紅色,潤而短縮的,是因為正氣空虛。耳呈現黑色,是腎臟有病。耳呈現深黑色的,是因為邪氣充斥其間;耳呈現淺黑色的,是因為正氣空虛。因而病色以淺淡微虛,以深濃為實,等等。綜觀原書,其特色全在「遵經」二字。汪氏論病,強調「ii治病必須之診,診病必須遵經」。原書立論,皆源於《內經》、《難經》、《傷寒論》等經典名著,並融入了作者自己的臨床經驗。古代社會,由於沒有先進的診斷儀器,診病主要憑藉醫生的學識和經驗。汪氏根據《內經》的經典理論,運用「望、聞、問、切」四診的方法解決了許多疑難雜症,其診斷手段至今仍在中醫診病時廣泛套用,因此,原書自問世以來,被醫家奉為「望診」圭臬,歷代傳誦不絕。但是原書文詞簡古,後世鮮見有人注釋整理。為此,我們對原書內容做了分類歸納,病進行了宜於今人理解、套用的靈活解讀,對一些關鍵點,或常人常見的形色進行了圖示化講解。這些明晰的圖解,或將抽象的醫理形象化,或將複雜的問題條理化,使之既變於初學者入門,又適合專業人士精研,更可成為現代人於日常起居間觀形色即可知健康情況的家用手冊。甘健行己丑年六月於素心齋原序我父親汪坤堅,字義彰,號石城翁。他生前在讀書之餘,曾對我說:「醫學之道,最為精深微妙,應明辨清楚後再去施行,這樣才能救治大眾。如果似懂非懂,草率對人施治,就有可能把人治死。你已經行醫多年了,知道醫道的精要嗎?」我起身回答說:「過去軒轅氏著《本草》,作《內經》,盧氏、扁鵲、雷公、桐君這些明醫,無不遵循他們鎖定下的行醫規範;漢代、晉代、唐代、宋代的醫家很少有人能超出他們為醫學所奠定的範圍。我現在學習他們遺留下來的經典,領會文中的旨趣,其要旨有兩個方面:一是診斷,二是治療。望、聞、問、切,講的是診法:針灸藥石,講的是治法。如果想要治病,必須先進行診斷。不進行診斷就不知道是什麼病,不進行診斷就不知道病在何處,也就不知道怎樣進行治療了。醫家不但要診斷出病人得了什麼病,而且還要了解這種病是怎樣形成的。這樣,凡是天地古今的道理,是否適合南方、北方的不同地域,一年四季氣候的差異,晝夜陰晴的變化,以致人的先天稟賦、體質強弱的不同,老人、少年身體條件的差異,都會通過望、聞、問、切顯現出來,這豈止是僅僅了解一些氣血經絡、皮肉筋骨,以及五臟六腑的狀況和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就行了的呢?病人的病情雖然表現在外部,但其本源卻在人體的內部。病情表現在某一部位,但根源卻在另一部位。找到病因的源頭就可以知道它的始末,追尋病因就可以探求它的本源。所以寒、熱補瀉方法的運用,都需在診斷之後才能決定;治本與治標,其先後順序的原則,也要診斷後才能確立。大方、小方、急方、緩方、奇方、偶方、複方等七種類型的配方,宣劑、通劑、補劑、泄劑、輕劑、重劑、滑劑、澀劑、燥劑、濕劑等十種分類的方劑,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中藥的八種治療方法,鑱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等九種治病針法的選用,莫不因診斷的結果而取捨選用。古代聖賢所說的『明理』,就是要明白這些道理。醫學上講的辨證醫治,就是用四診的方法來辨識疾病的症候。不明白這個道理,就不能進行辯證施治。辨證不明,治法也就無從確定。因此,治病必須懂診斷,診斷則必須遵循醫學經典的原則了。」父親聽完我的話,對我說:「你算是入門了,但還沒有登堂入室。古代遺留下來的醫學經典,文詞深奧,診病方法精深細微。你既然已經掌握了診法的大鋼,就應該進一步研究裡面的具體內容,要慎之又慎,這是需要徹底搞清楚的事情,更要下功夫窮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因為這是患者身家性命的所寄,與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詩經.衛風.淇奧》說:『君子修養自己的道德,就好像做一件精美的骨器、精良的玉器一樣,認真地加工製作。』你要努力再努力。」聽了父親的教導,我把這些話都銘記在心,經常警示自己。現在作《望診遵經》一書,有感於父親昔日的教導,就把這番話寫在本書的前面,用以告誡後人。光緒元年三月上浣新安汪宏廣庵氏書於西安航連線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