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目辨證診斷學

《望目辨證診斷學》具有突出的當代中醫學特點,並為臨床診斷疾病證候和未病先防提供了自漢代華佗以降失傳一千餘年的具有中醫學傳統的望目診斷學理論和方法,也為進一步研究和發展中醫學打下基礎。《望目辨證診斷學》可供中醫臨床、科研、教學等中醫工作者使用。對於醫學專業以外的讀者來說,在閱讀《望目辨證診斷學》之後,可大體得知自身健康狀況,為未病先防,或為採用中醫方法體檢提供一個新途徑。

基本介紹

  • 書名:望目辨證診斷學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頁數:963頁
  • 開本:16
  • 作者:王今覺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32164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望目辨證診斷學》在繼承《內經》和華佗望目診病理論基礎上,揭示臟腑在白睛的分布部位,開創性地闡述目裹特徵、黑睛特徵、白睛特徵(包括白睛形態特徵、白睛血脈特徵)及其相互關係與變化所具有的普遍規律、臨床意義和診斷全身各科疾病證候的理論和方法。

圖書目錄

第一卷望目辯證的理論基礎
第一篇望目辯證的解剖組織基礎
第一章目之解剖
第一節目之結構
一、目系
二、目珠
三、目的附屬組織
第二節目之神經
一、眼瞼之神經
二、結膜之神經
第三節目之血管
一、眼瞼之血管
二、目珠之血管
第四節目之肌肉
第五節目之白睛
一、白睛之組織結構
二、白睛之血管
第六節白睛血管分布部位
一、動脈
二、靜脈
三、血管網
第二章望目辨證的中醫學藏象經絡基礎
第一節目與全身臟腑
一、目與肝
二、目與心、血和脈
三、目與脾、胃
四、目與肺
五、目與腎
第二節目與全身經脈
一、目與肝經相連
二、目與心經相連
三、目與脾經、胃經相連
四、目與膽經相連
五、目與沖脈相通
六、目與任脈相連
七、目與督脈相連
第三節白睛與全身臟腑
一、白睛與全身臟腑相關聯
二、白睛通過五臟生克乘侮忤而與全身臟腑相聯繫
第四節白睛與全身經脈
一、白睛與肝經
二、白睛與心經
三、白睛與膽經
四、白睛與小腸經
五、白睛與胃經
六、白睛與膀胱經
七、白睛與三焦經
八、白睛與督脈
九、白睛與驕脈
第五節目是命門
附:關於命門的其他學說
一、關於“小心”“腎間動氣”與命門
二、關於“右腎”與命門
三、關於“陽氣”是命門
第二篇關於“望目”診病理論
第一章華佗望目診病理論
第二章五輪八廓診病理論
第一節“五輪”理論
第二節“八廓”理論
第三章“望目辨證”診病理論
第二卷望目辯證方法及眼象特徵
第一篇望目辯證方法及白睛表面的臟腑分布部位
第一章望目辨證方法
第一節實施望目辨證的條件
一、適當的光線
二、望目辨證的輔助工具
第二節運用望目辨證的操作規範
一、望目辨證手法
二、在望目辨證時的注意事項
三、準確運用望目辨證的要點
第二章白睛表面的臟腑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第一節五臟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一、肝臟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二、心臟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三、脾臟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四、肺臟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五、腎臟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第二節六腑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一、膽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二、小腸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三、胃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四、大腸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五、膀胱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第三節奇恆之腑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一、腦、胸骨及以上各骨相應之“髓”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二、腰骨及以下各骨相應之“髓”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三、脈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四、女子胞或外腎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附:“乳”在白睛表面的分布部位及相關生理基礎
第二篇目裹特徵
第一章目裹皮膚顏色特徵
一、目裹皮膚“黯色”
二、目裹皮膚“青色”
三、目裹皮膚“淡青色”
四、目裹皮膚“紫色”
五、目裹皮膚“紫黯色”
第二章目裹皮膚形態特徵
第一節目裹浮腫
一、目裹壅腫
二、目裹臥蠶
第二節目裹腫脹
一、目裹紅腫
二、目裹青紫
第三章目裹運動障礙特徵
一、目裹震顫及相關特徵
二、目裹下垂及相關特徵
第三篇眼球運動障礙特徵
第一章眼球震顫及相關特徵
一、眼球震顫
二、眼球震顫、目裹膚色青黯
三、眼球震顫、目裹膚色淡黯
第二章眼球轉動障礙及相關特徵
一、眼球轉動障礙
二、眼球轉動障礙、目裹膚色青黯
三、眼球轉動障礙、目裹膚色淡黯
第四篇白睛特徵
第一章白睛底色特徵
一、白睛底色“淡白色”
二、白睛底色“蒼白色”
三、白睛底色“黃色”
四、白睛底色“淡黃色”
五、白睛底色“金黃色”
六、白睛底色“黯黃色”
七、白睛底色“紅色”
八、白睛底色“淡藍色”
九、白睛底色“藍色”
第二章白睛乾濕特徵
第一節白睛特徵“汪淚”
第二節白睛特徵“乾燥”
第三節白睛特徵“浮壅”
一、白睛特徵“無色浮壅”
二、白睛特徵“紅色浮壅”
第四節白睛特徵“水腫”
一、白睛特徵“無色水腫”
二、白睛特徵“紅色水腫”
第三章白睛形態特徵
第一節不隆起於白睛表面的白睛特徵
一、白睛特徵“點”
二、白睛特徵“條”
三、白睛特徵“斑”
四、白睛特徵“霧漫”
五、白睛特徵“月暈”
附:瞳孔周圍灰色環系列
第二節隆起於白睛表面的白睛特徵
一、白睛形態特徵“結”
二、白睛形態特徵“包”
三、白睛形態特徵“丘”
四、自睛形態特徵“崗”
五、白睛形態特徵“島”
六、白睛形態特徵“泡”
第五篇白睛血脈特徵
第一章白睛血脈顏色特徵
第一節白睛血脈單色特徵
一、白睛血脈“鮮紅色”
二、白睛血脈“粉色”
三、白睛血脈“淡色”
四、白睛血脈“灰色”
五、白睛血脈“紫色”
六、白睛血脈“黯色”
七、白睛血脈“藍色”
八、白睛血脈“青色”
九、白睛血脈“黑色”
第二節白睛血脈複色特徵
一、白睛血脈紅色系列
二、白睛血脈粉色系列
三、白睛血脈淡色系列
四、白睛血脈黯色系列
五、白睛血脈藍色系列
六、白睛血脈紫色系列
第二章白睛血脈形態特徵
第一節白睛血脈線形特徵
一、白睛血脈“直線”
一、白睛血脈“彎曲”
三、白睛血脈“迂曲”
四、白睛血脈“平行”
五、白睛血脈“分岔”
六、白睛血脈“交叉”
七、白睛血脈“彎鉤”
第二節白睛血脈圖形特徵
一、白睛血脈“結花”
二、白睛血脈“結網”
三、白睛血脈“頂珠”“垂露”
四、白睛血脈“穿霧”
五、白睛血脈“虎尾”
六、白睛血脈“串珠”
七、白睛血脈“附珠”
第三章白睛血脈長短粗細特徵
第一節白睛血脈長短特徵
一、白晴血脈“長”
二、白睛血脈“短”
第二節白睛血脈粗細特徵
一、白睛血脈“粗”
二、白睛血脈“細”
第四章白睛血脈浮沉特徵
第一節白睛血脈“浮”
第二節白睛血脈“沉”
第五章白睛血脈根支及走向特徵
第一節白睛血脈“根支”特徵
一、白睛血脈“有根”
二、白晴血脈“根虛”
三、白睛血脈“無根”
第二節白睛血脈“走向”特徵
一、白睛血脈根支均在同一髒(或腑)部位
二、白睛血脈根支不在同一髒(或腑)部位
三、白睛血脈“走向”可顯示臟腑“乘”“侮”“忤”關係
四、白睛血脈走向可提示病勢
第六篇黑睛特徵
第一章瞳孔縮小
第二章瞳孔散大
第三章瞳孔忽大忽小及相關證
……
第三卷望目辯證病因、病勢及相關證候
第四卷望目辯十六綱及標本盛衰
第五卷望目辯證臟腑證候
附篇
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