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從(心理學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服從對於現實生活是十分有意義的,服從能夠保證群體目標的實現。對領導和規範的服從,可以使成員在一些緊急情況下“一切行動聽指揮”。個人在社會中又總是隸屬於一定的群體,在群體中遵守各種規章制度,服從群體規範,就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讚揚。如果違反了這些群體規範就會受到懲罰,損害個人利益。

服從與從眾都是由壓力引起的行為,但兩者又有一定的區別。服從是被動的,是在別人的直接要求命令下做出的決定,是無條件的,因此伴隨有不滿、不情願等否定性情緒;而從眾往往是主動的,是沒有人直接命令或要求你怎么樣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服從
  • 適用學科:心理學
  • 適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定義,關於服從的實驗研究,服從的社會心理學基礎,毀壞服從:抵制它的影響,

定義

服從是指個體按照群體規範,社會要求或群體領導的命令而行動。服從是在外界壓力的影響下而發生的。這種壓力一種來自群體規範,群體要求,一種來自領導權威的命令。

關於服從的實驗研究

關於服從行為的最著名的研究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勒格拉姆Milgram進行的。實驗分組進行,每組兩人,其中一人是主試的助手。指導語為:我們要做一個關於學習的實驗,研究兩個問題,一是觀察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有什麼作用,另一個是觀察懲罰學生對他的學習有什麼影響。你們兩個人一人當教師,一人做學生,有抽籤的方式決定。由於事先的安排真正的被試抽的簽總是當教師,助手則總是當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教學生學習一組有聯繫的配對詞,教完yo'g之後,要檢查學生是否學會。檢查方式是教師讀刺激詞,學生用選擇的方式從四個可供選擇的答案中挑出一個詞。如果學生答對,就繼續學,答錯了,就以電擊的方式懲罰,錯誤越多,懲罰越重。電擊強度共分30級,從15伏、30伏、直到450伏。為了使被試確信不疑,主試安了一個45伏的電擊,使被試接受一次體驗。然後主試和被試一起把學生綁在椅子上,說是以防他逃走,並把電極縛在他的手腕上。然後,當教師的被試到隔壁房間,通過話筒進行教授。在教授的過程中,假被試學生經常故意學不會。在受到假電擊時作出痛苦的反應甚至是求饒,說自己有心臟病等。當學生裝作痛的已經發不出聲,只能用腳敲打牆壁時,當教師的被試問實驗者怎么辦,要不要繼續教學生,實驗者用很淡漠而嚴厲的表情說“他不回答就做錯誤處理”,於是,教師懲罰學生後又繼續教下去。
米勒格拉姆是想知道有多少被試能服從實驗者的要求,用懲罰的手段對付學生而一直堅持到最後一級。結果有62%的人把實驗貫徹到底,實際使用了450伏的電擊,但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緊張和焦慮。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拒絕使用450伏電擊。但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無一人從一開始就拒絕電擊,也無一人在300伏以下就拒絕電擊。實驗結束後,向被試說明了真相。
該實驗表明,當服從行為涉及第三者的時候,多數人都寧肯犧牲第三者的利益而表現出服從。

服從的社會心理學基礎

在許多形式下,權威人物減輕了那些服從命令的人對其所從事行為的責任。“我僅僅是按命令行事”成為遵守殘酷命令的一個防禦藉口。在生活當中,責任轉移或許是內隱的。負責人被認為要對所發生的事情負責。
權威人士經常擁有明顯的身份標識,他們穿著特別的制服和戴著特殊的徽章,有特殊的符號等,這有助於提醒人們遵守社會規範。“服從權威人士”這是一個強有力的規範,並且當人們面對他時,違背是很困難的。畢竟我們不想做錯事,並且聽命於掌權的人有助於我們避免犯錯誤。
由於權威人物命令在逐漸增大,使這種服從得以堅持下來。起初的命令是相對輕微的行為,到後來才要求一些危險的和另人不悅的行為。
第四 許多情境下所涉及毀壞服從的事件變化很快。

毀壞服從:抵制它的影響

提醒受到權威人士指令的人:你們是必須對任何受傷害後果負責的。
向人們指出,且不論其他,完全服從於毀壞性指令是不恰當的。
如果人們懷疑權威人士的見解和動機時,他們就會很容易的抵制權威人士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