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觀

儒家關於朋友的屬性、作用和交友之道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朋友觀
  • 定義:儒家關於朋友的屬性、作用和交友之道的理論
基本釋義,朋友之義在相契相助,平等性,契合,道義性,愛助性,朋友之用在輔仁成事,交友之道以誠信為本,慎於擇友,君子素交,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忠於友情,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傳統朋友觀的新變化,對現代社會的意義,

基本釋義

朋友是五倫之一。它從屬於君臣、父子、長幼、夫婦等人倫,但它有較多的平等性,範圍也廣大得多,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因而為儒家有識之士所看重。中國歷史上有注重道義、珍視友誼的優良傳統;也積累了許多關於友誼的精彩論述。
“朋友”一詞既可合用亦可分用。《論語》鄭玄注曰:“同師曰朋,同志曰友。”實際生活中,朋與友沒有差別,友即朋,朋即友。朋友表示一種志同道合而又交往密切的人際關係。

朋友之義在相契相助

朋友具有其他人際關係所沒有的特質。

平等性

《易·繫辭》說:“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彼此要尊重。萬章問友,孟子說:“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孟子指出,交友必須是對等的、互慕的,輩分、地位、血親都不能作為附加條件摻合進來,不能強制、脅迫。

契合

性朋友必須情趣相投,心靈相通,自然相親,不是外表上親近。揚雄說:“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法言·學行》)王守仁認為交友應有“性分之契”(《與黃宗賢書》)。友情由相契相知而能持久。王符的《潛夫論》說:“恩有所結,終身無懈;心有所矜,賤而益篤。”(《交際》)士窮乃見節義,逆境更顯友情。

道義性

儒家認為道義是友誼的基礎。道義相對於勢利而言。交友要同道合義,不以實利為紐帶。孔子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禮記·學記》又說:“樂其友而信其道。”蔡邕說:“朋友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離。”(《正交論》)歐陽修說:“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朋黨論》)李贄說:“以利交易者,利盡而疏;以勢交通者,勢去則反。”“唯君子超然勢利之外以求同志之勸。”(《續焚書·論交難》)

愛助性

朋友之間要在生活、學問、事業諸方面互相愛護幫助,相輔相成。《詩經·小雅·伐木序》說:“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王守仁說:“凡有志之士,必求助於師友;無師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者也。”(《別三子序》)戴震說:“友也者,助也;明乎朋友之道者,交相助而後濟。”(《孟子字義疏證·原善下》)

朋友之用在輔仁成事

朋友的社會功能很多,其大要在於輔仁成事。曾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這句話成為儒家論友的經典性言論。朋友在一起,應該講論道德,切磋學問,並有必要的勸戒。朱熹說:“朋友之交責善,所以盡我誠。”(《跋胡文定公與呂尚書帖》)王守仁說:“君子之學,非有同志之友,日相規勸,則易以悠悠度日,而無有乎激勵警發之益。”(《與陳國英》)
友誼能產生出加倍的合力,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從而推動各項公益事業。《易·繫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劉歆的《新議》說:“才非交不用,名非交不發,義非交不立。”君子成人之美,朋友之間有互相引薦推揚的責任,故蔡邕的《正交論》引榖梁赤的話:“心志既通,名譽不聞,友之罪也。”
友誼對於執政者也是重要的。君王僅靠地位權勢尚不足以治國,還要禮賢下士,與臣下結成相對和諧的朋友關係,沖談等級給上下級之間造成的隔膜和從屬狀態,以便同心協力促進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說苑·尊賢》載魏文侯屈尊結科名士田子方的故事。魏文侯的體驗是:“自吾友子方也,君臣益親,百姓益附,吾是以知友士之功焉。”周文王、周武王與姜太公,齊桓公與管仲,劉備與諸葛亮,唐太宗與魏徵,除君臣關係外,部分地存在著友誼關係,這是上述帝王能夠建大功立大業的重要保證。

交友之道以誠信為本

 朋友之間沒有強制性的權利和義務,只有道義上和情感上的聯繫,所以必須彼此坦誠信任。孔子說:“朋友信之。”(《論語·公冶長》)孟子說:“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程頤說:“相比之道。以誠信為本。”(《程氏易傳·比卦》)誠信是一個總的原則,在具體的態度與做法上又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慎於擇友

 孔子認為交友得當便有益,不當則有損,故不可不慎。《孔子家語》亦說:“君子慎取友也。’(《貴驗》)但在寬嚴掌握上,各人分寸又有不同。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又說:“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蔡邕說:“非善不喜,非仁不親。”(《正交論》)他們都主張從嚴掌握。司馬光說“余何游乎?余將游聖人之門,仁人之里,非聖不師,非仁不友,可乎?未可。不若游眾人之場,聞善而遷,觀過而改。”(《友箴》)他主張泛交,但道德是非的界限還是要分清的。韓愈認為朋友有多種多樣,“或以事同,或以藝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與之已密,其後無大惡,因不複決舍,或其人雖不皆入於善而於己已厚,雖欲悔之不可”,但最傾心的朋友還是極少的(《韓昌黎文集·與崔群書》)。

君子素交

《禮記》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藝文類聚》卷二十一引)“淡”的要求是淡於財勢,非淡於情意;淡於迎合,非淡於協作;淡於急切,非淡於責善。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他所推揚的忠恕之道,首先適用於朋友關係,多施情義,以心換心。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孟子·離婁上》)朋友之間有矛盾應多做自我批評。

忠於友情

韓愈說:“士窮乃見節義。”(《柳子厚墓志銘》)他稱讚柳宗元在好友劉禹錫被貶播州時,上疏請以柳州相換,是患難交情,抨擊那些勢利小人,平時交友說得漂亮,一旦臨小利害,便反跟若不相識,又落井下石。《戰國策》更有“士為知己者死”(《趙策》一)的說法,而歷史上也確有以身殉友的人。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

人情變化莫測,當友誼不能繼續加以維持時,應以文明方式結束來往。樂毅《報燕王書》說:“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史記·樂毅列傳》)朱熹說:“若朋友之不善,情意自是當疏,但疏之以漸,若無大故,則不必峻絕之。”(《朱子語類·力行》)

傳統朋友觀的新變化

儒家的朋友觀隸屬於宗法倫理體系,交友之道必須服從於忠孝之道,所以不能不受到限制。明末泰州學派的何心隱提出調整五倫順序,將朋友提為五倫之首。清末譚嗣同著《仁學》,批判君臣、父子、夫婦三綱違背平等自由原則,造成慘禍烈毒如地獄一般,必須廢除,“惟朋友之倫獨尊”,朋友之交“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節宣惟意”,“兄弟於朋友之道差近,可為其次”,這是對傳統倫理的大膽改造。

對現代社會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儒家傳統的五倫說,其中許多內容過時了,惟有朋友觀有更多的存留價值。朋友一倫非但沒有陳舊,隨著宗法倫理的瓦解反而更顯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社會越進化,朋友越重要。由於朋友關係內在的平等性、坦誠性和愛助性,它成為人們所追求的一種理想的人際關係,可以使它廣泛滲入其他人際關係,從而使整個社會人際關係健康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