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中國文臣

姜正成編寫的《有趣的中國文臣》講述了中國歷史上有趣的十大文臣,比如亂世謀臣諸葛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還有為了富國強兵的改革大師王安石,熱衷於變法的商鞅,治國有方的改革家管仲,等等。他們的事跡脫俗不凡,然而,每一個歷史細節都脫離不了歷史發展的大勢,都改變不了歷史最終必然向前發展的方向。關注歷史人物,可使我們增長智慧;放眼歷史大勢,可使我們站得更高。

基本介紹

  • 書名:有趣的中國文臣
  • 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
  • 頁數:24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物資出版社
  • 作者:姜正成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475020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文臣始終是歷史上最為耀眼的明星之一。他們在亂世中平定天下,在盛世中安撫百姓,他們運籌帷幄、治國變法,他們手握重權、一展抱負,文臣的命運少了些光鮮,多了些嫉恨。
姜正成編寫的《有趣的中國文臣》講述了中國歷史上有趣的十大文臣,比如亂世謀臣諸葛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還有為了富國強兵的改革大師王安石,熱衷於變法的商鞅,治國有方的改革家管仲,等等。

作者簡介

姜正成(筆名:姜若木),江蘇省沭陽縣人, 1978年7月畢業於華東工程學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先後就職於國家航天部戰術飛彈研究所、江蘇省沭陽縣委辦公室秘書、團縣委書記,29歲起任鄉鎮黨委書記、縣鄉鎮企業局局長、縣外經委主任,38歲時任縣委常委兼公安局長,1997年2月調任新組建的地級宿遷市委政法委工作。由於仕途不順,也為了圓自己的文學夢,2002年9月赴京創業至今,著有長篇偵破小說《紅顏》、《紅眉》、《紅乳》。他於2004年編著的《狼道》一書至今仍為全國暢銷書之一,2011年由他編著的“一目了然速讀史”系列(10本)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全國農家書屋重點推薦書目。由他主編的“感恩”系列《感謝失敗》、《感謝仇人》、《感謝貧窮》被多個國家購買著作權。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長城學會會員、中國愛心企業家俱樂部副會長、北京5·26圖書聯盟副會長、北京出版發行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刊發行協會理事、北京圖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的人生座右銘是:四十歲前努力超越別人,四十歲後努力超越自己。

圖書目錄

上篇歷史上有趣的亂世文臣
謀輔弱蜀,亂世稱雄——諸葛亮
躬耕隴畝,自幼喪父
隆中對,初見劉備
遊說吳主,共周抗敵
赤壁之戰,大獲全勝
以法治蜀,令出必行
舉賢授能,唯賢是用
草船借箭,神機妙算
白帝城託孤
七擒七縱孟獲
五出祁山,病逝五丈原
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
亂世出生,嶄露頭角
擊袁術,滅呂布
三戰徐州,官渡之戰
遠征烏桓,敗於赤壁
平定關中,擊退關羽
誘韓遂,勝馬超
筆墨雄渾,雄逸絕診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妙用連珠,計誅國賊——王允
望族世家,名士讚賞
韜光養晦,堅強不屈
忠心朝廷,隱忍不發
獻貂蟬,巧施連環計
伺機行動,剷除董卓
涼州反叛,身死人手
識時務,料事如神——劉伯溫
早年求學,坎坷仕途
出謀劃策,助明開國
迂迴巧諫,奏奇效
君臣猜忌,伴君如伴虎
處死李彬,與李善長結怨
謀士之死,誰之罪
開國功臣,治國良臣
位冠群臣,聲後世——蕭何
豐沛起兵,追隨劉邦
深謀遠慮,收存典籍
慧眼識才,力薦韓信
坐鎮關中,保障軍餉
開國首功,位列三傑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惶惶不安,功高恐震主
無為而治,蕭規曹隨
下篇歷史上有趣的改革文臣
組織再造,變法革新——商鞅
投奔秦國,遊說秦孝公
醞釀變法,推行新法洽
兩次變法,獲得成功
立木為信,領兵破魏
不聽忠言,車裂而死
歷史評價,貶褒不一
變法圖強,收復五州——王安石
任職地方,多辦實事
慷慨奮行,銳意革新
醞釀變法,危機四伏
改革運動,人言不足恤
大刀闊斧,推行新法
西望國門,無力回天
變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不修邊幅,潔身自好
兼具遠見實務——張居正
直上盡頭竿,成大器
獨掌大權,鞏固國防
雄才大略,整頓吏洽
清杏百畝,推行一條鞭法
瘁於國事,人亡政息
萬曆新政,毀譽參半
兵制改革,富國強兵——管仲
管鮑之交,流傳佳話
定國家,霸諸侯
勵精圖治,實施改革
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尊王攘夷,助君稱霸
竭盡忠誠,臨終論相
以人為本,以百姓為天
廢封建,一匡聽下——李斯
效倉中鼠,遊說秦王
策滅六國,力諫逐客
大興改革,統一度量衡
焚書坑儒,以安天下
二世幫凶,偽造遺詔
橫徵暴斂,迎合“聖”思
腰斬成陽,黃犬之嘆
後記
聲明

文摘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諸葛亮的躬耕地尚有爭議,一說在南陽臥龍崗,另說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催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占領的許縣。諸葛亮此時已16歲,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幹。稱其為“臥龍”。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髮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了這門親事,立即迎娶了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諸葛亮小時候,由父親帶去拜水鏡先生為師。水鏡先生對諸葛亮說:“我出三個題目,答對了就收下你。”著出了一個啞題:他屈起食指,伸到諸葛亮面前,又點了點。
諸葛亮向水鏡先生深深一鞠躬,又後退三步,站在一邊解釋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水鏡先生坐在蒲團上說:“我出的第二個題目是,要你想辦法使我離開這個座位。”諸葛亮走到牆角,順手拿了一根竹竿就要捅房上的瓦。
水鏡先生連忙起來阻止說:“不要捅漏了房子!”
諸葛亮笑了:“先生坐地,我想通天,先生不是離開座位了嗎?”
水鏡先生穩坐回椅子上說:“你能使我寸步難行嗎?”
諸葛亮指指水鏡先生說:“你這老匹夫,分明沒有本事,在此胡扯!”水鏡先生氣得臉色發紫,諸葛亮卻摘下他的帽子,扔到房頂上。水鏡先生氣急了,只好脫了鞋蹲在諸葛亮父親的肩上去拿帽子。這時,諸葛亮抓起水鏡先生的鞋子藏了起來。水鏡先生拿到了帽子,卻找不到鞋子,諸葛亮說:“您寸步難行啦!”
水鏡先生哈哈大笑,說:“好聰明的孩子,我收下你啦!”
三年後的一天早上,水鏡先生對弟子們說:“我出一道考題。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止,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誰就出師。”弟子們急了,有的大呼:“莊外失火!”有的謊報:“家裡死了人,得趕緊回去!”水鏡先生根本不理睬。只有諸葛亮,早伏在書桌上睡著了。他鼾聲大作,攪得考場不得安寧,水鏡先生很生氣。
午時三刻快到了,諸葛亮一覺醒來,聽說先生出了這么一個考題,一把拉住水鏡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這么刁鑽,盡出歪題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弟子了,還我三年學費,快還我三年學費!”P4-5

後記

文臣作為中國歷史上一股重要的政治勢力,在數千年的文明長河中書寫了絢麗多彩的篇章。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角度對歷史上的文臣進行闡述,再現了歷史,不僅故事真實,而且極具趣味性,可以說費盡心思。在本書中,文臣的風流韻事,坎坷仕途都一一呈現。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中國歷史上的文臣們,手無縛雞之力,卻有著宏偉的抱負;普遍清貧卻心懷天下。他們或機智幽默,或大智若愚,或勵精圖治,或洞察世情,或力諫君王施行仁政,或為民申冤救民倒懸……
歷來,一個國家要發動戰爭,多是武將們摩拳擦掌、主動請纓,而文臣們則大多沉穩持重、瞻前顧後。所以“三國”時曹魏來犯,東群臣大多主和,才會成就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千古佳話。再比商鞅.他是先泰法家中能夠登上政治舞台,並且充分發揮自己才幹現自己理想的少數人物之一。在他的精心策劃及大力推動之下,秦國由一個半封建半遊牧的落後國家,數年之間便躍登為強國,威脅六國。商鞅雖然殉法而終,然而,他的學派及徒屬依然占據著秦國的要職,在政治上繼續發揮影響力,以至於商學、商法成為秦國的政治文化和傳統中的主要部分,鞭策著秦國完成了統一大業的使命。而管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傑出的政治家、理財家、改革家,他的治國方略影響了此後中華民族歷史的全過程。他是中國歷史上治國安邦、富國強兵第一人。
真正的文臣,心胸坦蕩、光明磊落,不計個人得失,將智慧謀於社稷民生;奸佞的權臣,狡詐多端、用心險惡、飛揚跋扈,於喪心病狂中禍亂乾坤。悠悠幾千年,縱橫數萬里,在遼闊而久遠的歷史天幕下,仰望和聆聽歷朝歷代的群臣逸事,可謂跌宕人心、感慨萬千。通過閱讀這些傳說、故事,有助於了解忠與奸、賢與惡,同時也可以對歷史有著更完整的認識。客觀而言,不論是正史,還是稗官野史或歷史傳說,它們都是我們認識歷史的重要途徑。
我們嘗試著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從文臣自身的性格去探求,在這裡不僅有清晰的歷史事件、人物和故事,還有清晰的答案。探尋導致文臣成敗的內在性格原因,也應該是讀者感興趣和需要的。

序言

歷代文臣治國,並非純用儒學,儒、兵、法、道,等等,不免雜用。歷代治世能臣,也並非都能夠一帆風順,施展才華。有人有幸得遇明主,受到信任,柄政握權,一展抱負;有人明珠投暗,受到猜忌,被人嫉恨;有人生居顯赫,死蒙哀榮;有人功成身退,百代流芳;也有人作威作福,遭人唾罵。治世能臣也有七情六慾,甚至並非個個都是正人君子。而他們每個人的不同際遇,不同風采,都留有一段生動的故事,可供我們品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文臣的理想。讀書人不在朝堂時,沒有施展的舞台,只能修身、齊家,所謂“窮則獨善其身”而已。但是在野的讀書人也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關注民生,心繫天下興亡;他們在觀察,‘在分析,在儲備智慧和學養,一旦有機會,就會幹預社會生活,去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抱負。
本書講述了中國歷史上有趣的十大文臣,比如亂世謀臣諸葛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還有為了富國強兵的改革大師王安石,熱衷於變法的商鞅,治國有方的改革家管仲,等等。他們的事跡脫俗不凡,然而,每一個歷史細節都脫離不了歷史發展的大勢,都玫變不了歷史最終必然向前發展的方向。關注歷史人物,可使我們增長智慧;放眼歷史大勢,可使我們站得更高。 歷史就像一條河流,它流經的地方,我們再回首去看,一定能看到河流順著地勢伸展到下游的軌跡。歷史的發展,後人總能看出某些內在的邏輯,儘管其中不乏一個個偶然性事件。
本書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生動的語言,刻畫了眾多歷史人物的鮮活形象,真實再現了歷史。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真正的文臣,心胸坦蕩、光明磊落、不計個人得失,將智慧用於社稷民生;奸佞的文臣,狡詐多端、用心險惡、飛揚跋扈,於喪心病狂中禍亂乾坤。悠悠幾千年,縱橫數萬里,在遼闊而久遠的歷史天幕下,仰望和聆聽歷朝歷代的權臣逸事,可謂跌宕人心、感慨萬乾。通過閱讀這些傳說故事,有助於您了解忠與奸、賢與惡,同時也可以幫助您對歷史形成更完整的認識。客觀而言,不論是正史,還是稗官野史或歷史傳說,它們都是我們認識歷史的重要途徑。
由於時間倉促且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