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之間”》一書由高利民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有無“之間”
- 作者:高利民
- ISBN:9787532571406
- 定價:78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副標題:莊子道論釋讀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以解釋學、存在論的角度出發去闡釋莊子,以莊子之道為有無“之間”為立論點,敘述了莊子對於老子的繼承和突破,並從心、物、言等多方面展開論證,提出莊子之道是一個存在論的範疇及其居間性。作者還從古希臘政治哲學中吸取養分,引入“邏各斯”、“空間”等概念,輔助論證,頗具新意和突破。
作者簡介
高利民,男,1971年出生,漢族,復旦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內蒙古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從事中國哲學、藝術哲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方面的研究。在《復旦學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內蒙古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目錄
導言:有無之辨——我們如何面對古典文化?
第一章 《莊子》研究及相關問題背景
引言
第一節 《莊子》與莊子
第二節 莊子道論研究概述
第三節 本書對莊子道論的研究維度
第四節 題解
第二章 莊子之道的提出及相關研究
第一節 莊子之道的提出
第二節 有、無的字源學意義及其與道的關係
第三節 《老子》、《莊子》中“有”、“無”與道的關係
小結
第三章 有無“之間”——莊子之道
第一節 《天下》篇中的莊子道論
第二節 兩個寓言與莊子之道
第三節 莊子對道的直接論述
第四節 人對道的回歸
小結
第四章 大心之境
引言
第一節 大道與人心
第二節 欲望之心與成心
第三節 常心或大心之境
第五章 進人大心之境的途徑——忘
引言
第一節 《莊子》與莊子
第二節 莊子道論研究概述
第三節 本書對莊子道論的研究維度
第四節 題解
第二章 莊子之道的提出及相關研究
第一節 莊子之道的提出
第二節 有、無的字源學意義及其與道的關係
第三節 《老子》、《莊子》中“有”、“無”與道的關係
小結
第三章 有無“之間”——莊子之道
第一節 《天下》篇中的莊子道論
第二節 兩個寓言與莊子之道
第三節 莊子對道的直接論述
第四節 人對道的回歸
小結
第四章 大心之境
引言
第一節 大道與人心
第二節 欲望之心與成心
第三節 常心或大心之境
第五章 進人大心之境的途徑——忘
第一節 莊子之忘的提出
第二節 莊子之忘的幾個層次
第三節 通達大心之境
第六章 物論——從無用之用的角度
引言
第一節 莊子之物的內涵
第二節 什麼是物用
第三節 孔孟的天命承當和老子的無與用
第四節 莊子的無用之用
小結
第七章 語言論——以卮言為中心
引言
第一節 孔孟荀的名實觀及莊子的評價
第二節 為什麼是卮言
第三節 方言與道言或卮言
第四節 卮言的涵義與特點
小結
第八章 結語
第一節 以有無“之間”解讀莊子之道的得與失
第二節 本原空間的開啟
第三節 拯救與逍遙
第二節 莊子之忘的幾個層次
第三節 通達大心之境
第六章 物論——從無用之用的角度
引言
第一節 莊子之物的內涵
第二節 什麼是物用
第三節 孔孟的天命承當和老子的無與用
第四節 莊子的無用之用
小結
第七章 語言論——以卮言為中心
引言
第一節 孔孟荀的名實觀及莊子的評價
第二節 為什麼是卮言
第三節 方言與道言或卮言
第四節 卮言的涵義與特點
小結
第八章 結語
第一節 以有無“之間”解讀莊子之道的得與失
第二節 本原空間的開啟
第三節 拯救與逍遙
叢書信息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共173冊), 這套叢書還有 《當代中國社會信任問題研究》,《中國學術思想史稿》,《歐洲群體訴訟研究——以德國法為中心》,《中古太原士族群體研究》,《古都鄴城研究》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