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磷農藥膳食暴露風險評估生物學機制模型研究

《有機磷農藥膳食暴露風險評估生物學機制模型研究》是依託東南大學,由王燦楠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機磷農藥膳食暴露風險評估生物學機制模型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燦楠
  • 依託單位:東南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膳食暴露是人群長期低劑量接觸有機磷農藥的主要途徑,其風險評估是國內外食品安全關注的重點問題。長期以來,困擾有機磷農藥膳食暴露風險評估的主要問題是:膳食攝入量與內暴露劑量及毒效應之間在定量評估上的脫節。新近出現的生物學機制模型可將外暴露劑量、內暴露劑量和毒效應通過生物學機制結合為一整體,現已成為美國、歐盟等已開發國家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本課題瞄準國際科學前沿,以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有機磷農藥膳食暴露生物學機制模型為目標,從模型構建、參數獲取、模型校準、模型驗證和模型套用諸方面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以期為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增添新方法,為利用多學科信息開展膳食暴露風險評估提供新技術,為我國有機磷農藥風險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內容屬國內首創,與國外同類研究比較,具有全面、深入的特點。本項目是我們既往多年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具有紮實的工作基礎和良好的研究條件。

結題摘要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缺乏把暴露評估、危害特徵描述、風險特徵描述結合為一體的評估方法。生物學機制模型將外暴露、內暴露和毒效應通過相關的生物學機制結合於一個模型內,被視為定量風險評估中的理想方法。為提升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水平,縮短與已開發國家差距,本課題組瞄準國際科學前沿,以有機磷農藥毒死蜱為研究對象分別構建了經口暴露、經皮暴露及兩種途徑聯合暴露的生物學機制模型,探討將外暴露劑量、內暴露劑量和毒效應相結合評估暴露風險。我們首先構建了大鼠經口暴露毒死蜱PBPK模型,在此基礎上,改變相關模型參數,進行人群PBPK模型的外推探索,模型模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單劑量經口暴露372.952 ug/kg CPF(P99.9)後,血清CPF、TCP和CPF-oxon以及肝臟CPF和CPF-oxon在0~24小時內隨時間變化先上升後下降,模型能夠預測內暴露劑量以及代謝產物在體內濃度變化情況,說明構建的PBPK模型對有機磷農藥內暴露劑量以及代謝產物含量的評估和預測是可行的。我們又將大鼠參數的年齡相關函式編寫入PBTK/TD模型程式,構建了能夠反映年齡差異的幼年大鼠毒死蜱經口暴露的PBTK/TD模型,並對所構建的模型,通過兩種方法(即利用模型計算參考劑量和預測人群暴露情況),對模型的功能進行初步探索和套用。所構建的經皮暴露毒死蜱的PBTK/TD模型,通過對模型預測結果和實驗結果的相關性分析,證明我們所構建大鼠經皮暴露毒死蜱的PBTK/TD模型的模擬能力較好。所構建的經口、經皮聯合暴露CPF的PBTK/TD模型,模型驗證結果顯示,模型能夠較好地預測毒死蜱的毒動學和毒效學變化,對模型擬合結果與實驗值進行相關性分析,二者的相關性在0.850-0.997之間(p<0.05)。我們的研究結果提示,運用PBTK/TD模型可模擬和預測染毒後毒死蜱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情況,評估毒死蜱多途徑暴露對大鼠乙醯膽鹼酯酶活性影響的劑量-效應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