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合物的螢光和磷光——新概念、新理論、新發現

《有機化合物的螢光和磷光——新概念、新理論、新發現》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機化合物的螢光和磷光——新概念、新理論、新發現
  • 作者:高希存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1日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199 頁
  • ISBN:9787030765116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分子軌道理論和雅布隆斯基能級圖(MOJab)難以回答導致分子發光的電子來源於哪裡;如何返回基態;磷光與螢光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光致磷光的效率一般比光致螢光低,為什麼電致磷光的效率就比電致螢光效率高;高溫如何猝滅磷光;氧氣如何猝滅磷光等關鍵科學問題。
《有機化合物的螢光和磷光——新概念、新理論、新發現》對有機發光的機制提出了π-BET理論:有機物吸收能量發生π鍵異裂,接著發生兩次主要為分子間的給體到受體的電子轉移。電子處於同一雜化軌道,則不伴隨自旋軌道耦合產生螢光;若為不同雜化軌道,則伴隨自旋軌道耦合產生磷光。根據π-BET理論,磷光的發生完全符合角動量守恆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其可以解釋斯托克斯位移、卡莎規則、光譜鏡像原理、氧氣猝滅磷光機制、低溫有利磷光機制、濃度猝滅、重原子效應、發射波長大於激發波長、遲滯螢光、聚集誘導發光、電致磷光比電致螢光效率高、稀土配合物的電致磷光效率低等重要實驗現象,並導出了“軌道自旋角動量”這一新概念。π-BET理論可以讓科學家從分子結構入手來分析發光機制。作者還對原子結構的修正和光的本質以及氧氣的結構和反應做了探索性研究。

圖書目錄

自序
前言
第1章光的簡述1
1.1光的研究歷史1
1.2光的能量和頻率3
1.3光的傳播和偏振3
第2章與有機發光相關的物理學基礎5
2.1引言5
2.2動量和動量守恆定律5
2.3能量和能量守恆定律6
2.4角動量和角動量守恆定律7
2.5原子中電子的運動10
2.6原子軌道中的電子的能級——光譜項19
2.7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22
2.8對原子結構的探索26
2.9對光的本質的探索34
2.10螢光、磷光、火光41
參考文獻44
第3章有機分子的結構47
3.1引言47
3.2有機分子的結構和化學鍵47
3.3過渡金屬有機配合物的結構和化學鍵57
3.4使用價鍵理論的概念全面解釋過渡金屬有機配合物的成鍵70
參考文獻73
第4章幾種典型有機發光分子的結構75
4.1引言75
4.2芘中的化學鍵75
4.3Alq3 76
4.4Ir(ppy)3 77
4.5稀土有機配合物79
參考文獻79
第5章傳統有機發光理論概述80
5.1引言80
5.2吸收與發射80
5.3MOJab理論82
參考文獻84
第6章MOJab與π-BET理論85
6.1傳統有機發光理論遇到的挑戰85
6.2π-BET理論對**有機發光現象的解釋101
參考文獻111
第7章π-BET理論的實驗證實114
7.1關鍵名詞114
7.2實驗方法114
7.3芳香族化合物——苯115
7.4芳香族化合物——萘120
7.5芳香族化合物——蒽124
7.6芳香族化合物——芘128
7.7具有官能團的芳香族化合物——二苯甲酮132
7.8具有官能團的芳香族化合物——9-芴酮137
7.9具有官能團的芳香族化合物——蒽酮140
7.10金屬有機配合物——8-羥基喹啉系列144
7.11二苯甲醯甲烷與鋁的配合物163
7.12具有官能團的芳香族化合物——五甲基苯甲腈165
7.13芳香族化合物——四咔唑對苯二腈168
7.14銥配合物——Ir(ppy)3 171
7.15稀土有機配合物175
7.16均苯四甲酸二酐180
7.17苯並呋喃二酮181
7.18溴效應——溴代苯並呋喃二酮182
7.19高效電致磷光材料——溴代苯並呋喃酮類化合物183
7.20單分子白光——芳胺連線蒽醌186
參考文獻192
第8章無機化合物的發光機制與光伏、半導體材料機理展望194
8.1無機化合物中的化學鍵194
8.2無機化合物的發光機制195
8.3展望198
參考文獻19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