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義的自然反應法

從嬰兒有意義的反應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嬰兒對外界物體的辨別與理解,同時也能看到外界事物對嬰兒的作用與意義。在嬰兒心理研究中,經常選用的嬰兒自然反應法主要有:視覺追蹤法、視崖反應法、迴避反應法、抓握反應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意義的自然反應法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自然反應法,視覺追蹤法,視崖反應法,迴避反應法,抓握反應法,

自然反應法

嬰幼兒的反應是多種多樣的,有先天遺傳的,也有後天習得的;有無秩序的,也有有規則的;有自發的,也有應答性的。其中,有些是有意義的,有些是無意義的。從嬰兒有意義的反應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嬰兒對外界物體的辨別與理解,同時也能看到外界事物對嬰兒的作用與意義。在嬰兒心理研究中,經常選用的嬰兒自然反應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視覺追蹤法

嬰兒對物體的注視和追蹤是一種可作為嬰兒心理測查指標的有意義自然反應法。例如,在嬰兒面前放置一個螢幕,螢幕上左右各開了一個視窗,左邊視窗放有一個好看的球,自下向上運動,直至消失;幾秒鐘後球在右邊視窗出現,並自上向下運動。反覆幾次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即使2~3個月的嬰兒在看見球在左邊視窗消失後,都會將視線轉向右邊視窗以期待球的出現。這說明嬰兒已具有對物體運動軌跡的知覺能力及運動方向、位置的預測、判斷能力。

視崖反應法

視崖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吉布森(E.J.Gibson)和沃克(R.D.Walk)於20世紀60年代設計的一種首先用於研究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這是一個特製的設備,上以無色透明的鋼化材料為面,底下兩端在不同位置置放紅白格相同的棋盤布,一端緊貼著玻璃置放,看起來沒有深度,為“淺灘”,另一端則將同樣的圖案置於低於玻璃1.33米處,造成一個視覺上的“懸崖”,在兩端之間有一個過渡地帶貼上白膠布,稱為“中央板”。實驗時,首先將嬰兒置於中央板,然後分別在兩側誘使嬰兒爬行。比如讓嬰兒的母親分別在懸崖一邊和淺灘一邊招呼他過來,如果嬰兒不能認識到不同深度,那么不論母親在哪一邊叫他,他都會爬過來。根據吉布森的研究結果,6~7個月已能爬行的嬰兒幾乎都敢於自由地爬過“淺灘”,而拒絕爬過“懸崖”。這說明這一年齡段的嬰兒已具有深度知覺,並對懸崖深度表示害怕、恐懼。在我國,研究者也用同樣的裝置對嬰兒進行了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在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將視崖裝置的測查與生理指標的測量結合起來,使對嬰兒深度知覺的測查大為改善,發現嬰兒在更小的時候(兩個月時)就開始具有深度知覺。實驗時他們將兩個月的嬰兒分別置於深、淺兩端,發現當將他們置於不同端時,其心跳頻率不一,放在深端時嬰兒心跳頻率下降。研究者認為這是嬰兒出現注意反應的標誌,同時也說明兩個月的嬰兒已能夠感知到不同深度,具有最初的深度知覺能力。從情緒發生髮展的角度看,恐懼感則是在此基礎上才發展起來。吉布森及其他研究者認為視崖反應不僅僅說明了嬰兒是否具有深度知覺,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嬰兒對物體的特性具有一定的認識,他必然是認識到了緊貼棋盤格的一邊是堅硬的,可支持他,而另一側則不是。
在近年來,研究者還將視崖裝置用來研究嬰兒與母親(或其他成人)的社會交往,特別是嬰兒與母親間的情感交流。當將嬰兒置於中央板時,分別讓母親(或其他成人)在兩側做出各種不同的表情,如驚恐、害怕、無所謂,或高興、愉快,看兒童這時的情感反應和動作反應將會怎樣。研究發現,這一方式能有效地測查嬰兒—母親間的情感社會性交流,嬰兒的情感反應和動作反應與母親表情的性質相同,即當母親表現出驚恐、害怕時,阻止大多數嬰兒爬過來,儘管他們想到母親那邊去;而母親表現出高興、愉快時,則有更多兒童爬過來(比在一般中性表情情況下多得多)。

迴避反應法

這是利用嬰兒對於發生在其目前看來似乎帶有威脅性的物體或情境所產生的一種迴避性反應的研究方法。例如,身子往後躲閃,頭向旁避開,伸手阻擋等等都屬於迴避反應。在利用這種反應方式時,研究者經常在正對著嬰兒的一定距離外,呈現一個物體或其視像,然後使它向嬰兒移動,當物體或視像由遠而近加速向嬰兒運動時,物體或視像越來越大,給人以一種逼近的壓迫感,這時嬰兒就會伸出雙手去抵擋物體,或者睜大眼睛,面部緊張,或者頭往後仰以迴避物體。近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嬰兒研究者在實驗室里對這種將頭後仰的迴避反應進行量化測定,他們在嬰兒的頭部後置放了一個氣球,而該氣球與敏感的壓力感測器相聯,當嬰兒的頭稍往後仰時,感測器就會自動地把壓力的細微變化反映並記錄下來,這一措施非常有助於對嬰兒物體知覺、認知、情感等的定量分析。

抓握反應法

抓握反應是有效測查嬰兒知覺,包括物體知覺運動知覺、時空知覺等,和嬰兒對事物理解的自然反應法之一。有人對嬰兒進行了這樣一個實驗:在嬰兒三個月左右時,在其目前放一個小球和一個大球,當嬰兒還不會用手拿東西的時候,他就能根據球的大小及其與球之間的距離而用不同的姿勢去抓;小球用手掌去抓握;大球用兩隻手去抱。當嬰兒4.5~5個月時,研究者在嬰兒坐的椅子前面呈現一個運動的物體(30厘米/秒),發現嬰兒能把手伸向物體,即將運動的地方而不是他當時看到的物體所在的位置去抓住物體,這表明嬰兒不僅知覺到了物體的存在、物體的運動,同時也知道了物體運動的軌跡與時空關係,以指導自己確定抓握的方向與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