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無相

有心無相

這是佛教中常用的一句術語,據說最早源於春秋時代的縱橫家鬼谷子。“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其意思是說:一個人所表現的外在吉兇相貌、神態,是可以隨著這個人的心念轉變發生變化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心無相
  • 屬性:佛教中常用的一句術語
  • 最早源於:春秋時代的縱橫家鬼谷子
  • 意思是說::一個人所表現的外在吉兇相貌
出處釋義,經典故事,內在含義,

出處釋義

而這種觀點,也被我國古代許多相學家所肯定。如宋初的陳摶在《心相篇》中曰:“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斯言雖簡,實入倫綱領之妙。”陳摶並據此推出:“未觀形貌,先相心田”的學說。
清代的陳釗也在《相理衡真》中講:“相有更變,心之所向,而相從之以變……”

經典故事

曾有一位原本相貌很不錯的雕塑家,但在一段時間後,突然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醜。他訪遍了名醫,吃遍了偏方但都無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遊歷了一座寺院,在與長老的交談中,他訴說了自己的苦惱。長老聽完笑了笑說:“你這病我能治。但條件是,要為我雕塑幾尊神態各異的觀音。”雕塑家聽了很高興,連想都沒想,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長老的條件。我們知道: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觀音是慈祥、善良、聖潔、美麗的化身。雕塑家在塑造菩薩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研究,甚至要模擬她的各種神態。而只有這樣,才能將觀音塑造的栩栩如生。半年後,雕塑家十分滿意地完成了長老交給的任務,同時也驚奇地發現:自己的相貌也變得比原來更加端莊、漂亮。此時他突然明白了這裡面的道理,原來“變醜”的病根,是因他在兩年前一直在雕塑大量醜陋的夜叉造成。宋朝蘇東坡與佛印禪師,某日到金山寺打坐參禪,蘇東坡覺得身心通暢,於是問禪師道:“禪師,你看我坐得如何?”佛印禪師說: “好莊嚴,像一尊佛!”蘇東坡甚喜,佛印反問:“你看我又如何?”蘇東坡不改喜好嘲弄的本性,隨即回答:“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聽了也不動怒,只是默不作答。蘇東坡竊喜,逢人便道:“我今天贏了。” 而妹妹蘇小妹則溫婉地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糞,所以你看禪師才像牛糞。”
有位女孩總覺得自己不討男孩子喜歡,因此有一點自卑。 一天,她偶然在商店裡看到一支漂亮的發卡,當她戴起它的時候,店裡的顧客都說好看。於是她非常高興地買下發卡,並戴著它去學校。接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許多平日裡不怎么跟她打招呼的同學,紛紛來跟她接近,更有不少人向她表示好感。突然的變化,使原本死板的她,一下子變得開朗、活潑多了。這個少女把這一連串變化歸結於自己戴了奇妙發卡的緣故,打算到店裡再買幾個其他樣式的發卡來試試。於是放學後,她急不可待地跑回那間商店。豈知她才進店門,老闆就笑嘻嘻地對她說:“我就知道你會回來拿你的發卡。早上我發現它掉在地上時,你已經一溜煙地上學去了。所以我就暫且替你保存了。”這時她才發現自己的頭上根本就沒有戴什麼神奇的發卡。
美國林肯總統的一個朋友,有次向他推薦某人為閣員。林肯卻沒有用他。推薦的朋友問林肯何以不用此人,林肯說:“我不喜歡他那副長相。”“喔?可是,這太嚴厲了?他不能為自己天生的臉孔負責呀!”“不,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該對自己的臉負責。”

內在含義

相貌是表情的凝固。一個人的相貌、神態,與他所處的環境、心情是分不開的。
德國自然科學家康德曾經說過:“神態甚至是不由自主地與內心活動相伴相隨,它是由於經常的重複逐漸成為的固定面容。”
著名哲學家叔本華也曾說:“秀美敏捷的外表是歲月刻畫的結果,由於臉部無數次飛快地收縮舒展,便表現出性格的特徵”。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講:“由於不同的人會頻繁使用不同的面部肌肉,結果會使某部分肌肉發育增強。而臉部的一些紋路正是因為肌肉力慣性的收縮,才會變得更加明顯。”
相由心生,相由心變。
假如說一個人在當前已經有了兇惡的面孔,可是,他在今後經常能發起慈悲之心,相信他那兇相在不久就會轉變成吉相;
反過來講,即使有些人在如今還是滿臉福相,但他不知行善積德,並經常起貪愛和憎恨的念頭,那么他的福相也會在不久消失。
所以說,我們如要想擁有一個較好的相貌,那么你在平時就要注意修心養性、多做善事。
另外,在生活中還要有一個平和、愉快的心態。即使我們原本長的並不十分漂亮,但叫別人看見也很舒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