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有“性”福:大學生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及實踐

有德有“性”福:大學生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及實踐

《有德有“性”福:大學生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及實踐》是胡珍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12月。

該書以“以人為本的性道德教育的目標指向”為價值理想,堅持性、愛情、婚姻三者關係的統一作為性發展的最高追求,在剖析大學生性道德現狀的同時,探討由性道德教化的“權威獨白”向與“主體對話”的性道德教育的途徑。該書從占領高校德育主陣地——課堂教學入手,通過開設大學生“性科學與性健康”人文素質公共選修課,從大學生性生理、性心理的需求,以及性的人格發展的需要出發,構建了科學、系統、有針對性的性道德教育體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有德有“性”福:大學生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及實踐
  • 作者:胡珍
  • 類別:教育學著作
  • 字數:373千字
  • 首版時間:2017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解讀《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性權宣言》和學術界基於本土化研究得出的一系列大學生性道德教育的原則、規範、方法和內容等,調查了解現代大學生的性道德價值觀的現狀,從整個社會對大學生“性道德淪喪”“性倫理失范”的焦慮中,分析這些現象後面的本質原因,探索高校大學生性道德引領的路徑和方法。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研究綜述
第二部分 大學生性道德現狀及教育研究
第三部分 大學生性道德教育課堂教學實例
第四部分 大學生從性道德教育中的變化實錄

創作背景

馬克思認為:“男女之間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係,根據這種關係可以判斷出人類的整個文明程度。”性道德是調整公民性關係、評價性行為是非善惡的準則,是中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公民認同的性道德對道德建設才有積極的作用。性道德的進步,會促進人類性關係的進步和以性、愛情、婚姻三者統一的關係為核心的家庭和諧,讓人們真實地感受到個人生活的幸福。但是,性道德的具體內涵是什麼?什麼樣的性道德才能讓人們感到幸福?人們希望大學生有什麼樣的性道德?當代人們紛紛譴責的“大學生性道德淪喪”究竟是怎樣的真相?如何去有效引導大學生的性道德?《有德有“性”福:大學生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及實踐》即圍繞這一系列的問題展開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認為:獲取幸福的生活是每個人的本能需要;性道德能使性愛雙方獲得一生的幸福生活。凡是有兩個人參與的行為,就是具有社會性的行為;任何社會性的行為,都一定要符合這個社會的道德規範。性具有高度的隱私性,因此,性道德需要個人高度的自我認同;只有高度認同了的性道德,人們才會在私密中堅守;認同了性道德並自我踐行的人,才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幸福。過去的無數研究陳述了當代大學生性道德的現狀,提出了理論上的一些教育途徑和方法。作者經研究發現,影響大學生性道德認同的相關因素主要有二:其一是同齡人性道德價值取向的“從眾心理”;其二是網路性信息的影響。針對這兩個影響因素,高校的性道德教育要在大學生的性道德課堂教學實踐中下功夫,充分發揮“同齡人”的影響作用,用“參與式方法”開展性道德教育。
中國國內學者對大學生性道德現狀的研究概括為:大學生性知識滯後於性實踐、大學生性行為影響性健康、大學生性價值觀多元化、大學生以色情信息代替性教育。該書針對這些問題,著重進行了影響大學生性道德觀念的相關因素研究,發現:同齡人提供的性信息以及同齡人的從眾心理、網路性信息的良莠難辨與大學生性道德觀有顯著相關性,並形成了大學生性道德觀中“性、愛情、婚姻三者關係分離”的價值趨向。為此,該書從占領高校德育主陣地——課堂教學入手,通過開設大學生“性科學與性健康”人文素質公共選修課,從大學生性生理、性心理的需求,以及性的人格發展的需要出發,構建了科學、系統、有針對性的性道德教育體系。這些內容的確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以人為本的性道德教育”為價值理想,以“性道德給大學生帶來一生幸福”為歸宿,其課堂性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道德教育的力量,取得了實證研究和實踐探索兩方面的成果。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有德有“性”福:大學生性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及實踐》
2017年12月
四川大學出版社
978-7-5690-1356-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