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名,屬膜翅目、莖蜂科。分布華北、華東各地。主要危害月季、薔薇、玫瑰、十姐妹等花卉。除幼蟲在莖內蛀食外,成蟲產卵也會造成嫩梢折斷,受害枝失去開花能力,嚴重時60%以上枝梢受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月季莖蜂
- 拉丁學名:Neosyrista?similis
- 別稱:薔薇莖蜂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 目:膜翅目
- 科:莖蜂科
- 分布區域:華北、華東各地。
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20~25毫米,翅展45毫米,體翅灰黑色,有藍黑斑點。雌蟲觸角絲狀,胸部背面有並列3列藍蘭色斑點,前翅散生多個藍黑短斜斑點,外緣有8個近圓形藍蘭斑點,後翅外緣有1列藍黑色斑點,翅中部有1個較大藍黑斑,腹部末端有3根尾刺。雄蟲腹部細長,
月季莖蜂幼蟲圖
![月季莖蜂幼蟲圖 月季莖蜂幼蟲圖](/img/d/fbc/nBnauMWNldTNygTOlZGMlVjZkJjM4QDMyYmNhVWZ0kDN1MGOmhDNiVGZyY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卵
為橢圓形,長0.9毫米,黃白色,孵化前為紫黑色。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約30毫米,頭橙黃色,體暗紅色,前胸背板硬化,黑色,各體節有橫列的顆粒狀突起,上生白色長毛,
蛹
長筒形,長8~21毫米,赤褐色,頭端有1尖形突起。
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幹內越冬。次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從枝條鑽出,轉蛀新枝。先在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環食1周,再沿髓部向上蛀食,隔一定距離咬1圓形排糞孔,排出長圓形糞便,被害枝葉枯萎折斷。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成蟲羽化。雌蟲傍晚產卵,先在枝梢上鋸1~3道產卵痕,卵僅產於下邊一道卵痕之中,1枝1粒卵。每隻雌蟲可產卵500粒以上。幼蟲可多次轉移枝梢為害,到11月後幼蟲就在被害枝梢內越冬。
防治方法
1、當發現枝梢枯萎,可在產卵痕下2厘米處剪除,清除其中的蟲卵。
2、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初期(柳絮盛飛期)噴施殺蟲劑。
3、在幼蟲為害期,建議大家可向蛀孔內注射50%敵敵畏乳油50倍液2~2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