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館中的南洋》是一部4集人文歷史紀錄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館中的南洋
- 類型:人文歷史
- 集數:4 集
《會館中的南洋》是一部4集人文歷史紀錄片。
《會館中的南洋》是一部4集人文歷史紀錄片。劇情簡介該片通過挖掘南洋會館裡的故事,還原東南亞華人的奮鬥歷史,以及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1分集劇情參考資料1...
“南洋莆田會館”成立於1957年,會所最早設於奎因街,會所曾多次遷移,1994年遷至芽籠33巷門牌25號現址。 南洋莆田會館是屬福建省莆田、興化及仙遊人的宗鄉團體,它是一間融入濃濃鄉情與諸神合一的組織,會員人數210餘名。更名 華聲報訊:南洋莆田會館從3月28日起正式改名為新加坡莆田會館,以更好地區分會館和南洋...
新加坡華人地緣社團。1938年成立,當時名為普寧會館。發起人為張伯賢、李子白、陳榮清、陳梓亭等。宗旨是:聯絡情誼,促進團結,共謀福利,服務社會,效忠邦國。會所設於梧槽路租賃而來的小樓上。社團活動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暫停,到1948年才恢復活動。1953年會館才正式定名為南洋普寧會館。1942年新加坡淪陷後,會務停頓...
據悉,雷人在南洋華人族群的總人口中,次於福建人、廣府人、客家人、潮州人、海南人、高涼暨廣西人而居第七位。而在各邑籍華人中,客家人在1801年成立檳城嘉應會館,檳城廣東會館和福建汀州會館也在1801年成立,馬六甲潮州會館創辦於1822年,馬六甲瓊州會館也於1869年成立,而雷州人的首間會館新加坡雷州會館1892年才...
1929年,南洋客屬總會於新加坡創立,由豐永大公會、應和會館、豐順會館、新加坡永定會館、惠州會館、廣西暨高州會館、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發起成立,創會會長為著名愛國僑領、東南亞華僑首富、萬金油大王 胡文虎先生 ,會址設在新加坡柏城街20號。現有26個屬會。截止2015年,新加坡客家人已發展到40餘萬。李光耀、胡賜...
星洲南洋東山會館 星洲南洋東山會館是新加坡華人地緣社團。1938年成立。由福建東山縣人士組成。宗旨:聯絡鄉誼,促進團結,共謀福利。1962年成立互助部,1970年成立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第21屆(1982-1983年)會長為王亞生。
檳城惠州會館是馬來西亞檳城境內的會館,由鄉賢李興(淡水人)於1828年(清道光八年)創立,初名為“惠州公司”,後易名為“惠州會館”。從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起,由胡捷發(惠陽人)任會長達10年之久,建樹殊多,為同僑所欽佩。1937年,由孫榮光任會館主席。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南洋各地陷入日軍...
前身為成立於1854年的新加坡瓊州會館(Singapore Kiung Chow Hwee Kuan),這一名稱沿用至1993年10月。團體中多為社區性的同鄉組織及宗族組織,沒有縣級同鄉組織,故能團結在瓊州會館這一最高組織周圍。1850年,海南人開始移居新加坡及南洋各地。至90年代初,下屬同鄉會、宗親會、俱樂部、劇社、國術團及寺廟等,總計59個...
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 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 南洋客屬總會成立於1929年,由應和會館、惠州會館、豐順會館、茶陽(大埔)會館、三和會館(即今廣西暨高州會館)、 豐永大公會、永定會館及南洋上杭同鄉會八大客屬團體發起,會所設在柏城街20號。總會屬下有27個團體會員,個人會員近4500人。
重修後的騰陽會館沿襲了初創時的規模製度,成為易羅池畔一景。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抗日戰爭烽煙四起,中國教育部決定將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的南洋華僑中學由新加坡暫遷到保山,選騰陽會館為華僑中學校址。南洋華僑中學除接待了一批難民外,安置了一大批難僑子弟在這裡就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春,東南亞各國相繼...
殿內遍施彩繪,尤其是大殿前次間上部繪有金色捲髮男女頭像和西洋建築風景畫,實為別致有趣,這也標誌著與南洋諸國建立的藥材貿易關係。以館興商 懷慶會館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由此可見當年禹州懷慶商幫之強盛,懷藥貿易之興旺。懷幫藥材業發展以後,貨到銷售地點,堆積如山,行棧存放不了,甚至遭到損失;行棧租費...
揚州是清代南北貨物的集散中心,除鹽為大宗外,其次即為南北貨商業,廣東商人在揚州主要經營南糖等貨,並在旗桿巷建立嶺南會館,還在花園巷建立片石山房。清末南洋勸業會刊印的《金陵雜誌·會館志》載,清末南京有兩廣會館,在邀貴井附近。東北 東北的牛莊(營口)在鴉片戰爭以後,廣東商人因充當外商買辦的身份,其足跡...
新加坡南洋大學是歷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也曾是東南亞乃至海外唯一一所中文大學。陳嘉庚先生回到中國大陸後,他在南洋華僑組織如福建會館中的一些職位由陳六使繼任。繼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後,陳六使在新加坡倡議辦南洋大學。在英國殖民者的打壓下,南洋大學甚至不能以學校的名義註冊,最後註冊了“南洋大學有限公...
位於康王南路289號的錦綸會館是明清時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西關見證。每年年初,行業領袖都集會於此,共同商定絲織商品的規格和價格,隨即通過會館南面的十三行,將產品運上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南洋、西歐以及北美。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元里抗英鬥爭中,錦綸會館的貢獻也不容小視,不僅起到聯合絲織工人抗爭的組織作用,還為...
三和會館成立時是在美芝路,當時還曾創辦過“三和學校”。該會館後來被政府徵用,1976年搬到惹蘭勿剎,1999年購置了位於沈氏大道門牌142號的三層樓會所。組織體系 永遠榮譽會長 成立超(祖籍廣西容縣,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特邀顧問,世界廣西同鄉聯誼總會永久名譽會長,南洋客屬總會名譽會長)楊亞生(祖籍廣西容縣)會長 ...
新加坡雷州會館最早時館址在樟宜,後遷到小坡,再遷到嘉華街。原本置有雷州人義山地產,在樟宜八條石內山芭地帶。歷史背景 二戰時,由於旅居南洋的雷人積極參加當地抗日運動,日據時期新加坡雷州會館被取締,雷僑被搜捕。在1947年,和平後的兩年,重新更換註冊執照,才略有事跡可尋,但前賢們未審何故,不善於做記錄...
1953年獻出產業雲南園,作為創辦南洋大學的校址(後改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理工學院、南洋理工大學)。(四)1972年後,黃祖耀領導時期。為繼承和發揚先賢熱心文化教育事業的優良傳統,於1988年成立雲南園實業私營有限公司,利用南洋理工大學未使用完的雲南園土地,進行雲南園土地發展計畫,將其盈利用來資助福建會館屬下的南僑...
潮州沈氏聯合會為潮州八邑會館屬下團體會員,亦是一地緣兼血緣性的團體。會員有120名。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導,南洋沈氏公會顧問拿督沈慕羽表示,隨著中國的崛起,中文用途廣泛,馬來西亞教育大藍圖必須有所改變,華文教育應該大開放,不能有所限制南洋沈氏公會顧問拿督沈慕羽表示.他建議馬來西亞教育部向泰國,印尼和越南...
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創立於1933年,由馬來西亞各州海南鄉團聯合發起,是世界海南鄉團聯誼會理事鄉團成員。該會有屬會71個,會員總計約40000人。發展歷史 1933年11月15日,南洋英屬瓊州會館成立。1942年,日軍占領馬來西亞後,會務被迫停止。1945年,日本投降,瓊州會館恢復活動。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瓊州會館由...
宣告成立。由當時的教育部長林金山主持開幕儀式。嘉賓有:勞工部政務部長謝嘉惠、國會議員沈文武、楊敦清、洪南標、劉永源、南洋大學校長黃麗松博士、銀行家陳錦泉、暨社會名流、社團代表以及南洋各地鄉親逾千賓客歡聚一堂,盛況異常熱烈。"普寧大廈"落成慶祝儀式上 對聯是:普遍捐獻興建大廈、屋宇落成堪慶祝。
步入飯店,放眼儘是優雅的南洋風格原木設計,洋溢著極富生命力的藝術情調。飯店大廳收藏了帛琉國寶——全帛琉最大的手工木雕故事板,彷佛述說著帛琉的歷史與故事。讓愛來度假會館「帛琉古堡」的美譽,當之無愧。在帛琉唯一的超大型水上樂園中,旅客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縱情享受南島的自然氣息。直線飆速滑水道加上 720...
思明區江夏堂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黃培松在1910年奉旨建造的宗祠,是黃氏廣大宗親“過台灣”、“下南洋”的出發地,被譽為“廈門最具藝術價值的老建築”。2004年,江夏堂被列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先後被列為市級第二批涉台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江夏堂先後接待了海內外...
鄉親會館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是由以下新加坡各大會館共同發起:新加坡福建會館(閩南)、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潮州) 、新加坡興安會館(閩南) 、南洋莆田會館(閩南) 、新加坡莆中高平公會(閩南) 、新加坡廣東會館(粵)、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客家) 、新加坡海南會館(瓊) 、新加坡三江會館(長江、黃河、黑龍江...
蘇州商會成立後,與全國各大商會往來密切,又與南洋各埠華僑所創的中華商會乃至日本、美國實業團體有著頻繁的接觸。加之它處於省城地位,並得交通便捷、經濟發達、商業繁榮之優勢,逐漸發展成為與京、津、滬、漢、穗、渝、寧等地商會齊名的全國八大商會之一。蘇州商會博物館地址選取頗費匠心,選在自古就是“紅塵中一...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年十年間禁大陸人民赴南洋。1757-1840年“一口通商”。如將部分禁海視為開海,粗略地說,在鴉片戰爭前的清代,禁海時期約占15%,開海時期約占85%。清初海禁,遷海政策是以軍事戰略為主要出發點的政策,非以遏止對外貿易為目的,但不持久,並不能表示清朝前期以“閉關...
因為這裡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建築受到法國影響較大。這一帶還有較多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式殖民地風格建築與嶺南騎樓建築混合的“南洋風格建築”,是歐亞混合的“南洋”文化的產物,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景觀欣賞和經濟開發價值。除了西式的建築外,老城區也有彎彎曲曲的小巷和規模彎嶺南大屋。騎樓建築群曾經...
台灣路與香港路是以前店後坊上住宅的“竹竿厝”建築為主的傳統商業街,但兩者建築風格迥異,香港路為典型的閩南風格的“騎樓式”,而台灣路則是典型“中西合璧”的非騎樓式,其代表建築“萬圓錢莊”“新生布行”等著名老字號商鋪的建築具有明顯的南洋風格。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店鋪經營...
由於古代貿易交流的緣故,中國、日本、南洋,甚至歐洲的商船經常出人會安港,在會安經商的中國人及日本人很多,因此,當局允許在這裡分別建立華人和日本居住的單獨街道。雖然也有地方當局管理,但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心以在這裡按照各自的民族風俗習慣生活。同時也作為亞洲傳統國際商港遺址被保護起來。這些建築中最著名的是...
隨著封建社會的消亡,福建商幫卻在海外南洋、台灣等地開闢出新的商業場地。福建商幫中的許多商人,正是以自由商人的身份,大無畏地開拓海外市場,終於在福建幫這棵枯樹上開出了新枝,使福建商幫的商業精神在海外華人和台灣的福建籍人身上得到延續。廣東商幫 明清時期,粵商的廣東會館在全國的地域分布相當廣泛,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