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認識規律從哲學角度以及辯證思維的角度論述了會計的認識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計認識規律
- 針對問題:會計學
- 包含:哲學內涵
- 作用:促進會計科學健康和快速地發展
簡介,正確把握關於會計認識的哲學思維,會計的矛盾觀,會計的歷史唯物觀,會計的能動反映觀,會計的普遍聯繫觀,會計的利益觀,會計實踐與會計理論研究之間的辯證關係,
簡介
科學的發展和理論的創新,必須來源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水土之中。缺少正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主觀教條地以事論事,人們就會喪失方向。但哲學的思想和方法,尚未得到會計理論界,特別是實務界的必要重視。人們習以為常的是就會計論會計,固執己見,爭辯不止。回顧會計發展的歷史必會明白,會計理論的重大突破不能脫離正確的哲學指導。哲學是從各門具體科學中概括總結出來的普遍規律和認識,因而對各門具體學科的科學研究具有指導作用。研究會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科學的會計哲學觀,目的是為人們提供現代會計理論和實踐的哲學理論與方法。全面客觀地把握會計工作中多樣聯繫和複雜矛盾,正確合理地處理和解決各種問題,以促進會計科學健康和快速地發展。
在整個會計學科理論體系中,會計哲學比其它會計理論更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會計學之間的過渡性橋樑,處於更高層次,由此成為指導各種具體會計理論不可或缺的、直接的基礎理論。會計的哲學觀,是有機地內含於會計的理論範疇和會計實踐之中,人們應該運用抽象的方法,進行提煉和總結。會計認識方法則是人們探求會計理論和會計工作過程所採用的手段或活動的總和。而會計認識路線是對會計現象及其規律由感性到理性進行反映或感知所遵循的根本途徑。選擇的路線會決定截然不同的結果。認識路線的偏差可能使人誤入歧途、事倍功半,或者導致所有勞動前功盡棄、事與願違。在會計理論研究過程中探討科學可行的認識路線往往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和實踐意義。
在整個會計學科理論體系中,會計哲學比其它會計理論更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會計學之間的過渡性橋樑,處於更高層次,由此成為指導各種具體會計理論不可或缺的、直接的基礎理論。會計的哲學觀,是有機地內含於會計的理論範疇和會計實踐之中,人們應該運用抽象的方法,進行提煉和總結。會計認識方法則是人們探求會計理論和會計工作過程所採用的手段或活動的總和。而會計認識路線是對會計現象及其規律由感性到理性進行反映或感知所遵循的根本途徑。選擇的路線會決定截然不同的結果。認識路線的偏差可能使人誤入歧途、事倍功半,或者導致所有勞動前功盡棄、事與願違。在會計理論研究過程中探討科學可行的認識路線往往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和實踐意義。
正確把握關於會計認識的哲學思維
在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任何逃脫哲學指導的行為都是缺少理性或難以想像的。尤其是在會計科學已發展到當今資訊時代,假若沒有藉助於哲學的導航,就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也無法將會計實踐水平上升到新的境界。因而要提倡在會計研究中運用哲學思維。會計哲學觀體系主要包括如質量互變觀、能動反映觀、時空觀、運動觀、唯物觀等。這裡筆者擇其主要的展開闡述,其他的就不再贅述。
會計的矛盾觀
世間所有事物都存在著矛盾,而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運用唯物辯證的矛盾觀點來觀察會計理論和實踐,需要著重把握三點:正確處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正確處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用系統的觀點看待會計工作。企業資金運動是一種複雜的,內在各種要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系統。
會計的歷史唯物觀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會計的產生和發展是歷史的過程,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會計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產物,脫離環境而孤立存在的會計是絕對沒有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無疑是推動會計發展的基本力量。
會計的能動反映觀
會計實踐作為人類社會活動,是與人類行為吻合的能動的反映。在會計工作中,會計行為是會計行為主體認識和改造會計行為客體的實踐活動,主體必須以客體的存在為基礎,並作用於客體;行為客體要成為現實的會計客體,就必須進入會計行為主體認識和改造的領域。會計行為主體認識和改造能力的日益增強,使得會計行為客體被利用的範圍和深度不斷拓展,這反而會推動會計行為主體認識和改造水平的提升。
會計的普遍聯繫觀
會計信息加工過程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及傳輸各環節,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如收入需要聯繫費用才能確認,會計報告必須聯繫使用者對信息的需求才能發揮效用等等。現代會計的預測和決策,更是建立在普遍聯繫的理論基礎上,人們對未來經濟活動的探究往往體現為預測和決策,而未來與現在和過去是彼此相聯繫的,人們惟有深入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預測和決策才能成為科學活動,才能有效指導未來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
會計的利益觀
利益是人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基本動因,利益原則也是會計理論和實踐的基本原則。會計管理實質是一種價值運動的管理,目的是為對企業的現狀和發展情況提供財務資料,便於企業經營者、投資者作出合理的經營決策,從而實現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因而在會計實務中,必須將企業的利益與其產品數量、質量及其社會效益聯繫起來,將勞動者的利益與其勞動成果聯繫起來,將責、權、利結合起來。
會計實踐與會計理論研究之間的辯證關係
會計理論是在人們長期的會計實踐中產生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經過辨證思維活動所形成關於會計的理性認識。它來自於實踐,又指導會計實踐。會計作為複雜的社會實踐活動,反映和控制特定的對象為資金或信息,都是物質的不同表現形式,會計人員加工處理會計信息的過程儘管表現為主觀行為,但會計信息的本質是客觀實在的資金運動,並不因為會計人員主觀加工而改變。歷史和現實證明:離開客觀事實原則的會計信息是危害巨大的,會計工作必須如實反映客觀實際情況。
會計理論研究認識途徑的多樣化中必然包括會計實踐
會計理論是會計學術研究的成果與人們對會計實踐的理性認識。會計理論隨著會計實務的演進和會計研究的深化必將不停的向前發展,還與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研究方法的進步緊密聯繫。不論西方會計學者多么熱衷於實證研究,規範研究方法本身亦有其獨特優勢。正如瓦茨齊默爾曼指出的“我們重申,實證性理論並不會削弱規範性命題的重要性。”實證研究儘管可解釋若干現象或證明若干假設,卻並非適用於所有的命題。強調理論研究的實踐基礎,不等於放棄規範研究方法。不管怎樣會計理論不能脫離也不可能沒有會計實踐。
3.3 會計理論研究是一種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往復、無限發展的過程
會計研究是人們在會計實踐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發展為系統化的關於會計理性認識的過程。長期以來,會計研究這項實踐活動已形成了其自身的方法體系。其認識過程的形成要經過從實踐到感性認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活動的這三個基本階段。而會計活動的複雜性,決定著會計理論形成的上述三個階段必然是循環往復的辨證過程。
4 會計認識路線及其哲學層面的幾點啟迪
與唯心主義認識路線恰恰相反,堅持科學的會計認識路線,就是把握唯物主義存在決定思維的認識路線。因為認識客觀事物的目的在於改造客觀世界。對會計工作、會計研究和會計教育等會計領域的認識是十分複雜的過程。會計人員所處客觀環境不一樣,工作的範圍、內容,性質和發展情況的差異,造成對同一問題有各種不同的認識。如果要對某種問題有相同的或相似的認識,就應遵行正確的認識方法和能動的反映論。認識客觀事物是人們實踐活動的客觀現象。它是與認識主體相關的事物,才有必要去認識。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是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改造與被改造的互動依存關係。
堅持正確的會計認識路線,就要把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感性認識階段,客觀事物是認識的起點和對象,利用各種手段對其進行多方位的外在的、粗淺的認識,並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資料。在理性認識階段,對獲得的豐富的感性認識資料,利用各種分析研究方法,對其進行多方位的內在的、實質的認識,並形成綜合、系統的理性認識。正確的會計認識可用於指導會計實踐。一定條件下的理性認識可用於會計實踐中,又要經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使其不斷完善。這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反覆過程。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會計認識路線的探討對於從事會計研究和開展會計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與良好的實際效果。由此不難得到如下啟示:
4.1 會計實踐是形成會計哲學認識和會計理論發展的基礎
會計理論研究應當深深根植於我國會計實踐的肥沃土壤。只有通過會計實踐才能檢驗會計理論最終是否正確,同時會計實踐也會加深對會計哲學的認識程度。會計環境是會計理論研究必須加以關注的前提條件,但不一定表明它就是會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會計理論邏輯起點應當是會計目標,而會計理論研究的基礎只能是我國會計實務。還要全面正確地認識制約實踐效果的因素。在同樣的條件下,由於認識主體的素質、認識的手段、認識的客體或對象等情況的較大差異,導致人們的認識結論截然不同。
4.2 會計哲學思維決定會計理論與實踐活動的方向
會計哲學要指導會計實踐。開展實踐與會計理論研究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認識路線——辨證的科學思維、唯物能動的反映論、全面聯繫與矛盾運動的觀念。在開展會計研究和實際工作過程中,要掌握系統化的會計認識方法,避免孤立、僵化、機械地看問題,以及唯理論與經驗論等觀念。預防“左”傾和“右”傾的錯誤認識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我國的會計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推向更高的境界,力爭取得新的突破和飛躍。
4.3 要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作為會計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重要指導
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勇於探索、與時俱進的唯物主義認識論要創造民主的條件,重申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虛心接受人們提出的意見。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伸張正氣,打擊邪惡。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對於所犯錯誤注重總結經驗教訓,加深認識,儘快改正,有效克服各種錯誤思想。要信任民眾,走民眾路線,要善於學習,從實踐與書本中學,要向前看,注意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4.4 會計認識的辨證運動也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矛盾運動
唯物辨證的認識論既是唯一科學的會計認識路線,也是唯一科學的會計工作路線。在實踐摸索和理論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克服官僚主義、本本主義和主觀主義,還要杜絕安於現狀、空洞樂觀的錯誤想法和保守觀念。未來會計研究的具體方法將是複合型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究方法也會不斷創新。在探索性科學研究中,沒有靜止固定的方式,也不存在預示成功的法律規定能供仿效,因此必須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盡力發揮自己的潛能,靈活運用適合於自己的研究方法,方可大有所為。
會計理論研究認識途徑的多樣化中必然包括會計實踐
會計理論是會計學術研究的成果與人們對會計實踐的理性認識。會計理論隨著會計實務的演進和會計研究的深化必將不停的向前發展,還與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研究方法的進步緊密聯繫。不論西方會計學者多么熱衷於實證研究,規範研究方法本身亦有其獨特優勢。正如瓦茨齊默爾曼指出的“我們重申,實證性理論並不會削弱規範性命題的重要性。”實證研究儘管可解釋若干現象或證明若干假設,卻並非適用於所有的命題。強調理論研究的實踐基礎,不等於放棄規範研究方法。不管怎樣會計理論不能脫離也不可能沒有會計實踐。
3.3 會計理論研究是一種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往復、無限發展的過程
會計研究是人們在會計實踐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發展為系統化的關於會計理性認識的過程。長期以來,會計研究這項實踐活動已形成了其自身的方法體系。其認識過程的形成要經過從實踐到感性認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活動的這三個基本階段。而會計活動的複雜性,決定著會計理論形成的上述三個階段必然是循環往復的辨證過程。
4 會計認識路線及其哲學層面的幾點啟迪
與唯心主義認識路線恰恰相反,堅持科學的會計認識路線,就是把握唯物主義存在決定思維的認識路線。因為認識客觀事物的目的在於改造客觀世界。對會計工作、會計研究和會計教育等會計領域的認識是十分複雜的過程。會計人員所處客觀環境不一樣,工作的範圍、內容,性質和發展情況的差異,造成對同一問題有各種不同的認識。如果要對某種問題有相同的或相似的認識,就應遵行正確的認識方法和能動的反映論。認識客觀事物是人們實踐活動的客觀現象。它是與認識主體相關的事物,才有必要去認識。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是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改造與被改造的互動依存關係。
堅持正確的會計認識路線,就要把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感性認識階段,客觀事物是認識的起點和對象,利用各種手段對其進行多方位的外在的、粗淺的認識,並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資料。在理性認識階段,對獲得的豐富的感性認識資料,利用各種分析研究方法,對其進行多方位的內在的、實質的認識,並形成綜合、系統的理性認識。正確的會計認識可用於指導會計實踐。一定條件下的理性認識可用於會計實踐中,又要經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使其不斷完善。這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反覆過程。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會計認識路線的探討對於從事會計研究和開展會計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與良好的實際效果。由此不難得到如下啟示:
4.1 會計實踐是形成會計哲學認識和會計理論發展的基礎
會計理論研究應當深深根植於我國會計實踐的肥沃土壤。只有通過會計實踐才能檢驗會計理論最終是否正確,同時會計實踐也會加深對會計哲學的認識程度。會計環境是會計理論研究必須加以關注的前提條件,但不一定表明它就是會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會計理論邏輯起點應當是會計目標,而會計理論研究的基礎只能是我國會計實務。還要全面正確地認識制約實踐效果的因素。在同樣的條件下,由於認識主體的素質、認識的手段、認識的客體或對象等情況的較大差異,導致人們的認識結論截然不同。
4.2 會計哲學思維決定會計理論與實踐活動的方向
會計哲學要指導會計實踐。開展實踐與會計理論研究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認識路線——辨證的科學思維、唯物能動的反映論、全面聯繫與矛盾運動的觀念。在開展會計研究和實際工作過程中,要掌握系統化的會計認識方法,避免孤立、僵化、機械地看問題,以及唯理論與經驗論等觀念。預防“左”傾和“右”傾的錯誤認識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我國的會計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推向更高的境界,力爭取得新的突破和飛躍。
4.3 要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作為會計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重要指導
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勇於探索、與時俱進的唯物主義認識論要創造民主的條件,重申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虛心接受人們提出的意見。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伸張正氣,打擊邪惡。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對於所犯錯誤注重總結經驗教訓,加深認識,儘快改正,有效克服各種錯誤思想。要信任民眾,走民眾路線,要善於學習,從實踐與書本中學,要向前看,注意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4.4 會計認識的辨證運動也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矛盾運動
唯物辨證的認識論既是唯一科學的會計認識路線,也是唯一科學的會計工作路線。在實踐摸索和理論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克服官僚主義、本本主義和主觀主義,還要杜絕安於現狀、空洞樂觀的錯誤想法和保守觀念。未來會計研究的具體方法將是複合型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究方法也會不斷創新。在探索性科學研究中,沒有靜止固定的方式,也不存在預示成功的法律規定能供仿效,因此必須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盡力發揮自己的潛能,靈活運用適合於自己的研究方法,方可大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