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踩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昌踩鼓
  • 榮譽:江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代表作:千秋歲 四門子等
簡介,保護,

簡介

會昌古代山多林密,瘴氣多,山民疾病多,自古有求巫問神的習俗。會昌踩鼓是典型的道教音樂。其演奏特色是手腳並用,用腳控制鼓的聲音、節奏、輕重,表現出道教音樂的神秘色彩。
據老藝人介紹,踩鼓發端於唐代,式徽於宋末,元初隨道教傳入會昌,成為會昌道士重要法器。八百年來,會昌踩鼓一直作為道場壓煞驅邪的主要表現形式傳承至今。“文革”期間,道士受到不同程度迫害而紛紛改行,會昌踩鼓一度瀕臨滅絕;改革開放以來,會昌踩鼓成為民眾趨利避害,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手段重新流傳開來。
依附於道教的會昌踩鼓,自古以來就是道士法器之一,其使用有嚴格的規定,主要在打醮活動禁壇、咒水、呈詞、度孤、蒙山、蓮燈等科儀中使用。通過手腳配合,靈活表現輕重、緩急、音色、音質變化,令人耳目一新。在整個演奏中,踩鼓與二胡、嗩吶、竹笛以及揚琴、三弦等緊密配合,其它樂器則根據鼓點的提示和引導,相互配合,演奏出各種不同風格的曲牌和樂曲。現存的曲目主要有:《千秋歲》《玉芙蓉》《楓葉聲》《雪花飄》《四門子》《甘州歌》《四季花》《九腔》以及《文公走雪》《畫眉跳架》《王婆罵雞》等。
演奏時踩鼓者坐在中間,腳下放一堂鼓,在雙手持槌擊鼓的同時,左腳抬起以腳跟外側輕踩鼓面,手腳並用,手舞足蹈;輕重緩急,節奏多變,別有一番情趣。踩鼓藝人雙手擊鼓時,發出“咚咚”響聲;左腳抬起、點踩鼓面時,則又發出“沽咚、沽咚”聲;腳沿鼓面中心輕滑遊動,則發出“沽……沽”長聲;倘若點踩輕滑並用,則又發出“沽咚、沽咚、沽……”聲,真可謂鼓點多樣,變幻莫測,迭盪起伏,寓意無窮。而這些手腳並用、點踩輕滑的擊鼓技藝,根據歷代民間藝人的摸索積累,總結出了“三火爆”、“三大挑”、“一小挑”等會昌踩鼓演奏技藝。
隨著時代的發展,會昌踩鼓已不再是道人布道施法的專用工具了,在逢年過節、娶親嫁女、添了祝壽、升學建房等多種場合,都能聽到會昌踩鼓那清脆悅耳的“咕咚、咕咚”聲。會昌踩鼓,來自民間,源於生活,既為道教所用,更為民眾所需。它那點踩輕滑的踩鼓技藝,不僅填補了鼓藝空白,也開創出中華鼓文化獨具魅力的踩鼓藝術。
挖掘整理踩鼓的演奏方法,對於研究道教音樂神秘色彩,及其演變、發展脈絡也大有裨益。整理曲目精華,將為道教音樂寶庫增添瑰寶。傳承踩鼓藝術,對於當今鼓樂打擊樂也有學習、借鑑作用。

保護

2013年8月,會昌踩鼓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