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山紅軍醫院舊址群

會昌山紅軍醫院舊址群
會昌山紅軍醫院舊址。1932年7、8月間紅25軍獨立3師後方醫院從筠門嶺遷到這裡。成立粵贛軍區後,將此醫院改為粵贛軍區醫院。當時有4名醫生,10多名護士,20多個擔架運輸員。醫院設有內科、外科、手術室。主要擔負中央蘇區南線部隊和地方傷病員的治療,為支援前線作出了貢獻。
舊址在會昌山(嵐山嶺)的半山寺,與會昌城僅一河之隔。半山寺是清乾隆年間建造,原為寺後改為“空中道”道堂。磚木結構,分上下兩棟,下棟是二層樓房,樓下一廳兩廂兩耳房,是醫院的診斷室、手術室、藥房。樓上五間為工作人員住房。上棟是六間橫排平房,為傷病員住房。舊址面寬21.2米,進深21米,占地面積441平方米。
紅軍醫院舊址左上角20米處是毛澤東同志詩詞碑。《清乎樂·會昌》:“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這首光輝詞章是毛澤東同志1934年到蘇區南線前沿作軍事調查之後,回到文武壩,於7月下旬一天清晨,他帶領粵贛省委、省蘇、省軍區的劉曉、鐘世斌、何長工等領導同志從文武壩出發,渡過綿江,經五里排、黃坊,健步登上會昌城外高峰--會昌山。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縱覽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錦繡河山,滿懷豪情,回到文武壩,欣然命筆寫下了這首光輝詞章。
紅軍醫院後山頂是會昌山主峰,海拔400米。會昌山是“八一”起義軍會昌山戰鬥遺址。會昌山戰鬥是起義軍揮師南下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這次戰鬥是在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同志親自指揮下,英勇戰鬥,戰果輝煌。殲滅敵軍四個團,俘虜敵官兵900餘人,繳槍1000餘支。會昌山戰鬥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起義軍的革命士氣,沉重打擊了敵人。它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八一”起義軍在人民民眾中的影響,在中國革命軍事史上具有重要一頁。遺址上留有作戰時用過的戰壕、防空洞可供參觀。
紅軍醫院舊址左前方60米處是革命紀念亭,名曰“望粵亭”。由兩個六角亭連為一體成“鴛鴦亭”。紀念亭往下約100米是“革命烈士紀念塔”,是為紀念第二次國內 革命戰爭時期光榮犧牲的會昌籍革命烈士而建的一座紀念塔。塔為磚石混凝土結構,四方形。塔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塔身,高12米,正方形邊寬2.6米,頂上一面大紅旗,旗高2米,旗寬3米。垂塔身正面(朝南)鑲嵌著“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金光閃閃的鎏金大字。下部為基座,基座平台邊長10.4米,厚0.45米,四邊中間設三級台階 為入口,入口處寬3米,四周邊用不鏽鋼為欄。塔身基座為五層,最底邊長5.6米,高0.65米,面積31.36平方米;二層為裝飾體,邊長5.9米,高0.3米;三層邊長4.9米,高0.94米,鐫刻著全縣7700多烈士英名;四層邊長3.9米,高0.5米;五層邊長2.6米,高0.5米。紀念塔占地面積l08平方米,通高15米。美觀大方,莊嚴肅穆。
會昌山是一座具有光輝史跡的紅色山頭,革命舊址、紀念設施連成一個群體,對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有著重大意義。
2007年,會昌革命歷史紀念地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江西省國防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