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歌兼喜春來·詩磨的剔透玲瓏》是元代文學家張養浩創作的一首散曲。該散曲講述作者辭官後精心作詩,縱情飲酒,面對眼前的楊柳輕煙、梨花明月,沐浴著海棠清風,早已不想進入虛榮煊赫的相府王宮,從而表現出主人公執著的人生追求和對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的肯定,以及他對現實還有不滿和牢騷。此散曲格調高遠,文字顯白流暢,感情真朴醇厚,無論抒情或是寫景,都能出自真情而較少鏤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最高歌兼喜春來·詩磨的剔透玲瓏
- 作者:張養浩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全元散曲》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品別名:中呂·最高歌兼喜春來·詩磨的剔透玲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呂】最高歌兼喜春來
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車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斷送。金波瀲灩浮銀瓮,翠袖殷勤捧玉鐘。對一縷綠楊煙,看一彎梨花月,臥一枕海棠風。似這般閒受用,再誰想、丞相府帝王宮。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中呂:宮調名。
②最高歌:曲牌名,又名醉高歌,屬北曲中呂宮。喜春來:曲牌名,又名陽春曲,屬北曲中呂宮。
③磨:琢磨,推敲。玲瓏:這裡作“靈巧”“生動”講。
④高車大纛(dào):高大的車子和旗子,古時顯貴者的車與儀仗。
⑤金波:指酒言其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瀲灩(liàn yàn):形容水波流動。銀瓮:這裡指銀色的酒杯。
⑥“翠袖”句: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此用其句。翠袖:指穿著翠綠衣服的美人。玉鐘:指珍貴的酒器。
⑦綠楊煙:初春楊柳枝條泛綠髮芽,有如輕煙。唐李賀《浩歌》詩有“嬌春楊柳含細煙”句,此處即藉此意。
⑧梨花月:即月照梨花。宋晏殊《寓意》詩有“梨花院落溶溶月”句。
⑨海棠風:即風吹海棠。元元好問《雪岸鳴鵪》詩有“鞦韆紅索海棠風”句。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詩推敲得精練生動,酒灌得懵里懵懂。高車大旗有何用?一部笙歌將人斷送。美酒溶溶滿銀瓮,佳人殷勤捧玉盅。面對一縷楊柳輕煙,眼看一彎梨花明月,頭臥一枕海棠清風。有這般清閒享用,誰還再想入相府進王宮!
創作背景
張養浩一生,官途順暢,職位顯赫,但在經歷了30餘年的宦海生涯、充分認識到上層統治階級的黑暗後,他毅然決然地於至治二年(1322年)棄官回家,從此過上了田園家居的生活。這首《最高歌兼喜春來·詩磨的剔透玲瓏》便作於這一時期。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的痴呆懵懂”,起首的這兩句領起全篇,是對作者生活狀態的總體概括:精心作詩,縱情飲酒。作者辭官回鄉之後,寄情詩酒,對詩文窮盡心力、千錘百鍊,精益求精;對醇酒,則是甘之如飴,如饑似渴,沉溺其中而難以自拔。這兩句雖然十分簡括,但卻含蓄曲折地反映了作者此時的心境:“詩言志。”在詩文之上如此盡心竭力,說明張養浩並未完全忘卻世事,也並不想將自己胸中的錦繡才華徹底埋沒於鄉野田園。沉浸於酒,更表現了其內心的不平靜,作者滿腹的牢騷和不滿只是礙於當時現狀不敢明言。
“高車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斷送”,這兩句乃自嘲之語,自問自答中對往昔混跡官場、虛榮煊赫的生活進行了否定:縱然生前有高官厚祿加身,佳人艷婦環繞,死後也不過是一抔黃土埋葬,一部笙歌傳送罷了。至於墳墓是否豪華, 喪歌是否熱鬧,已經毫無意義。
前文寫對現實生活的摒棄、否定,不過是為下文描寫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做鋪墊。其後,作者極盡鋪張誼染之能事,將自己辭官後的生活描寫得樂趣備至,令人心馳神往:“金波”“銀瓮”“翠袖”“玉鐘”,這兩句以器具的精美珍貴、衣飾的華麗精巧來反映府中生活的奢華; 皎潔明亮的月光之下,微風夾雜著海棠香氣拂面而過,“綠楊煙”“梨花月”“海棠風”將作者的生活環境渲染得十分雅致。本來極為尋常的田園生活,在擺脫了俗世羈絆、無牽無掛的作者心中,卻生髮出了無限奇思妙想,產生了十分愜意的感受。
因此,“閒受用”的作者, 對“丞相府”“帝王官”中爾虞我詐、污濁不堪的生活才毫無留戀之情,堅守自己隨緣自適、樂天知命的人生哲學,執著於自己所選擇的遠離官場、忠於本心的生活方式。這既是作者對自我價值的發掘和重視, 也是作者與黑暗社會決裂的堅定心聲。
整首散曲描寫田園生活的美景,獨特之處在於張養浩將眼前所見的景色描寫得本色自然,流暢婉轉,絲毫不見扭捏生硬之氣,絕非那些故作清高、以隱居田園作為終南捷徑的假君子、假隱士可以比擬。
名家點評
重慶三峽學院副教授湯宏建:“整曲看得出,作者這一段辭官的期間,心情是放鬆的。從作品的內容可以看出,就物質享受而言,張養浩的鄉居生活相當優裕,與丞相府、帝王宮相比,多的是生活的悠閒,少的則是政治權力。對於那些門第高貴或富有家財的文人而言,生活在城市與鄉村的最大區別並不是物質享受的多寡,而在於與權力距離的遠近。”(《元曲名篇賞析》)
作者簡介
張養浩(公元1270—1329年),元代前期散曲作家,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人。武宗朝入拜監察御史,因直言敢諫遭罷免,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辭官歸隱後屢召不赴。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陝西大旱,他被召為陝西行台中丞,致力於治旱救災,到官四月,積勞成疾,死於任上。著有《雲莊歸田類稿》四十卷,今存二十四卷。另著有散曲集《雲莊休居白適小樂府》。現存小令161首,套數2首,主要抒寫歸隱後的生活情趣、明媚生動的自然景色以及對官場險惡的感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