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中國故事:斷案故事》大量選用了類似的案件,這些案件的成功破獲,其中所顯示出的成功經驗和智慧,至今仍對我們具有寶貴的啟迪作用。古人在總結破案經驗時,特彆強調這樣幾條:一是要研究犯罪心理,以及具有這種犯罪心理會在行動上神色上有什麼表現。例如那個偷十兩銀子的小偷,他偷了銀子會去做什麼呢?很可能會去小酒館喝酒。喝過酒之後,如果聽說縣衙正在用一種奇特的方式審查小偷,一定是想去看看又不敢去看,在行動上表現出遲遲疑疑的狀態。知縣就是用這種方法,引導小偷自己走出來,從而在茫茫人海中迅速將小偷一舉擒獲。再有一條也非常重要,就是重證據。重證據就是不能望風捕影。曹操有一次接到一封大罵自己的匿名信,十分震怒,責令手下官吏迅速破案。承辦官吏細心研究了匿名信,發現這封信的作者多次引用東漢初年有名的“兩京賦”,便叫幾個年輕學生以學習“兩京賦”的名義找老師。老師找到了,老師的筆跡也就容易搞到了,與匿名信的筆跡一對照,案子就破了。一起來翻閱《最經典的中國故事:斷案故事》吧!
基本介紹
- 書名:最經典的中國故事:斷案故事
- 出版社: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245頁
- 開本:16
- 作者:趙威重 劉向紅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155639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最經典的中國故事:斷案故事》輯錄了中國古代斷案故事一百二十餘篇,雖然說是故事,但絕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都有事實作根據的。在故事編寫過程中,忠於歷史事實是第一原則。只是在有些故事過於簡略的情況下,略加點染,以使其完整。有些故事因年代久遠,人物的真實姓名已不可考,為了敘述和閱讀的方便,補入了一些虛構的姓名。總體來說,都是儘量保持了故事的原貌。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假作真時
笨蛋
真假女兒
偷來的鑼鼓敲不得
血濃於水
智斷疑案
詭名和賦稅
詐術
縣界上的小島
引狼人室
順利未必是好事
不打自招
邪惡難逃
敲山震虎
自露馬腳
尋仇
巧稱饊子
燒豬斷案
殺雞取證
老牛識主
拷打羊皮
賜酒之謎
左手對右肋
鐵證如山
權威證詞
刨出的錢罐
以正壓邪
自取其禍
邪教害民
真假傷痕
引蛇出洞
以盜治盜
分析推理是硬功夫
眼線
改過自新
赤油傘的妙用
蒙頭的盜牛賊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皇宮失盜
做賊心虛
以靜制動
船夫竊銀
好孩子做賊
慣盜
既往不咎,再犯重辦
偷蔥
察言觀色辨真偽
殺人不見血
痛失愛女
弄巧成拙
閉氣功
輕薄喪命
離奇命案
調包計
“截湖大盜”覆滅記
引以為戒
自相矛盾
三年定案
橫行霸道的下場
知州稱病
倒霉的驛卒
哭聲辨真偽
分而治之
假傳聖旨
由表及里
假太守
防不勝防
獵狗肉
處變不驚
弟兄相殘
賊喊捉賊
欲蓋彌彰
不辭而別
非常警覺
法外開恩
奇怪的縱火案
失蹤的哥哥
先後決定命運
火眼金睛
過稅卡
自以為是
偵破匿名信
黑店
墨跡破案
尋找逃兵
兩處傷痕
葛源攻心
突然翻供
歹毒兄長
限期賠償
兄弟爭死
屈打成招
山中疑案
義丐還金
弄巧成拙
賭徒賣妻的下場
辦案的三個訣竅
挾嫌報復
證據
假贓
不思悔改,自取滅亡
“沒命社”沒命
人作孽,不可活
殺一儆百
如此繼母
鐵佛開口說話
自投羅網
順藤摸瓜抓道士
重點抓捕幼兒
懲治巫師
陳矯救孝子
法不容情人有情
皇帝也要守法
夜送讀書人
六指冤案
麥粒長芽
天理難容
錢能通神
馬蹄金變形
巧懲劫匪
前言
假作真時
笨蛋
真假女兒
偷來的鑼鼓敲不得
血濃於水
智斷疑案
詭名和賦稅
詐術
縣界上的小島
引狼人室
順利未必是好事
不打自招
邪惡難逃
敲山震虎
自露馬腳
尋仇
巧稱饊子
燒豬斷案
殺雞取證
老牛識主
拷打羊皮
賜酒之謎
左手對右肋
鐵證如山
權威證詞
刨出的錢罐
以正壓邪
自取其禍
邪教害民
真假傷痕
引蛇出洞
以盜治盜
分析推理是硬功夫
眼線
改過自新
赤油傘的妙用
蒙頭的盜牛賊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皇宮失盜
做賊心虛
以靜制動
船夫竊銀
好孩子做賊
慣盜
既往不咎,再犯重辦
偷蔥
察言觀色辨真偽
殺人不見血
痛失愛女
弄巧成拙
閉氣功
輕薄喪命
離奇命案
調包計
“截湖大盜”覆滅記
引以為戒
自相矛盾
三年定案
橫行霸道的下場
知州稱病
倒霉的驛卒
哭聲辨真偽
分而治之
假傳聖旨
由表及里
假太守
防不勝防
獵狗肉
處變不驚
弟兄相殘
賊喊捉賊
欲蓋彌彰
不辭而別
非常警覺
法外開恩
奇怪的縱火案
失蹤的哥哥
先後決定命運
火眼金睛
過稅卡
自以為是
偵破匿名信
黑店
墨跡破案
尋找逃兵
兩處傷痕
葛源攻心
突然翻供
歹毒兄長
限期賠償
兄弟爭死
屈打成招
山中疑案
義丐還金
弄巧成拙
賭徒賣妻的下場
辦案的三個訣竅
挾嫌報復
證據
假贓
不思悔改,自取滅亡
“沒命社”沒命
人作孽,不可活
殺一儆百
如此繼母
鐵佛開口說話
自投羅網
順藤摸瓜抓道士
重點抓捕幼兒
懲治巫師
陳矯救孝子
法不容情人有情
皇帝也要守法
夜送讀書人
六指冤案
麥粒長芽
天理難容
錢能通神
馬蹄金變形
巧懲劫匪
序言
本冊輯錄了中國古代斷案故事一百二十餘篇,雖然說是故事,但絕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都有事實作根據的。在故事編寫過程中,忠於歷史事實是第一原則。只是在有些故事過於簡略的情況下,略加點染,以使其完整。有些故事因年代久遠,人物的真實姓名已不可考,為了敘述和閱讀的方便,補入了一些虛構的姓名。總體來說,都是儘量保持了故事的原貌。
這一百二十餘個故事雖然都很短小,但是匯聚起來,還是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的面貌。它涉及到的生活層面很多,從一般底層老百姓(包括乞丐),到地方大戶、豪紳、地頭蛇;從小小差役到縣太爺,以至封疆大吏、千歲王爺,最後到皇帝都涉及了;從社會治安、經濟生活到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等各個層面都有深刻反映。這些對我們全面認識古代封建社會是有重要幫助的。
但是,這裡的重點顯然在於斷案。這些斷案故事在發生的當時就對封建社會的司法工作產生過重大影響。今天,這些斷案故事不僅對於我們全面認識古代封建社會的司法工作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就是對於我們今天的司法工作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借鑑作用。
首先,這些斷案故事中所反映出來的成功經驗和辦案智慧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鑑的。古代封建社會刑偵手段和檢驗手段與今天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古代一些賢明智慧的官員卻能夠在刑偵手段和檢驗手段極其落後的情況下,成功地破獲一些在今天看來都是難以破獲的案件,真是不能不叫人嘆服。例如,一個人在外面做生意賺了十兩銀子回家,走在半路上歇腳,躺在青石板上睡著了。一覺醒來,發現牢牢拴在腰上裝有十兩銀子的錢包不見了。他去報案,卻一點兒線索也提供不出來,只知道銀子丟了。事情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到哪兒去抓小偷呢?就是在今天,這樣看似簡單的案子恐怕也是不好破的。因為沒有線索,茫茫人海,你到哪裡去找小偷?即使破案,也是僥倖。可是當時的知縣卻有辦法迅速破案。本書大量選用了類似的案件,這些案件的成功破獲,其中所顯示出的成功經驗和智慧,至今仍對我們具有寶貴的啟迪作用。古人在總結破案經驗時,特彆強調這樣幾條:一是要研究犯罪心理,以及具有這種犯罪心理會在行動上神色上有什麼表現。例如那個偷十兩銀子的小偷,他偷了銀子會去做什麼呢?很可能會去小酒館喝酒。喝過酒之後,如果聽說縣衙正在用一種奇特的方式審查小偷,一定是想去看看又不敢去看,在行動上表現出遲遲疑疑的狀態。知縣就是用這種方法,引導小偷自己走出來,從而在茫茫人海中迅速將小偷一舉擒獲。再有一條也非常重要,就是重證據。重證據就是不能望風捕影。曹操有一次接到一封大罵自己的匿名信,十分震怒,責令手下官吏迅速破案。承辦官吏細心研究了匿名信,發現這封信的作者多次引用東漢初年有名的“兩京賦”,便叫幾個年輕學生以學習“兩京賦”的名義找老師。老師找到了,老師的筆跡也就容易搞到了,與匿名信的筆跡一對照,案子就破了。
這一百二十餘個斷案故事除了以成功的經驗和卓越的智慧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之外,還向我們揭示了古代封建社會司法制度的致命缺陷。首先是讓人感覺到人治大於法治,似乎每一級官僚手中,都掌握著老百姓的生殺大權。這其中有一則故事,講到一個知縣,為了整治社會治安,抓了好幾百他認為是地痞、流氓、二流子之類的人,在這些人中他親自挑選,留下了十分之一的人,其餘的人都推到事先準備好的“虎穴”里關起來,不給吃喝。幾天以後,打開“虎穴”,一看,被關進去的人都死了。這叫什麼法律?誰給縣太爺那么大權力?若是碰到一個仁慈的縣太爺,老百姓的日子還好過一點,若是碰到這等酷吏,老百姓還能活嗎?老百姓對當時的司法制度沒辦法,就只好盼望自己攤上一個清明仁慈的好官了。其次是刑訊逼供,這可以說是封建司法制度的一個痼疾,許多冤假錯案就是在刑訊逼供中造成的。在嚴刑拷打之下,慘烈的肉體折磨是人所不能忍受的。在這種情況下,受刑的人會普遍產生一種只求速死的心態,為了求得速死,還有什麼罪行不能招認呢?審判者看到讓招什麼就招什麼,倒是感到痛快了,感到威風八面了。可是,他不知道自己正是個十足的蠢材!正在製造冤假錯案。最後值得注意的是錢能通神的問題。過去有俗語說:“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說得當然不全對,但封建社會有許多時候也確實如此。本書有一個小故事,非常生動地描繪了錢財在司法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一個高官,本來是很有作為的。在新到一個部門工作後,決心先平反一件人所共知的冤案。第一次,有人提出送他三萬貫錢,請他不要過問此案。他大怒,沒有答應,催促辦案人員儘快審理。第二次,又提出送他五萬貫錢,請他勿碰此案,他仍然沒有答應。可是,第三次,提出送他十萬貫錢,請他不要過問此案。他答應了,立即通知辦案人員不要再審此案,仍然維持原判。錢,到底還是起了關鍵作用。這個高官對十萬貫錢不能無動於衷,對十萬貫錢背後的力量不能不有所恐懼。出得起十萬貫錢的勢力能是一股小勢力嗎?這個案例就很典型。
什麼時候法治大於人治,什麼時候沒有了刑訊逼供,什麼時候錢不能通神,什麼時候正義就會得到伸張,罪惡就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劉烈恆、宋加哲、宋緒連、黃永恆、楊順、時祥選、韓薇等同志。
編者
2012年1月
這一百二十餘個故事雖然都很短小,但是匯聚起來,還是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的面貌。它涉及到的生活層面很多,從一般底層老百姓(包括乞丐),到地方大戶、豪紳、地頭蛇;從小小差役到縣太爺,以至封疆大吏、千歲王爺,最後到皇帝都涉及了;從社會治安、經濟生活到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等各個層面都有深刻反映。這些對我們全面認識古代封建社會是有重要幫助的。
但是,這裡的重點顯然在於斷案。這些斷案故事在發生的當時就對封建社會的司法工作產生過重大影響。今天,這些斷案故事不僅對於我們全面認識古代封建社會的司法工作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就是對於我們今天的司法工作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借鑑作用。
首先,這些斷案故事中所反映出來的成功經驗和辦案智慧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鑑的。古代封建社會刑偵手段和檢驗手段與今天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古代一些賢明智慧的官員卻能夠在刑偵手段和檢驗手段極其落後的情況下,成功地破獲一些在今天看來都是難以破獲的案件,真是不能不叫人嘆服。例如,一個人在外面做生意賺了十兩銀子回家,走在半路上歇腳,躺在青石板上睡著了。一覺醒來,發現牢牢拴在腰上裝有十兩銀子的錢包不見了。他去報案,卻一點兒線索也提供不出來,只知道銀子丟了。事情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到哪兒去抓小偷呢?就是在今天,這樣看似簡單的案子恐怕也是不好破的。因為沒有線索,茫茫人海,你到哪裡去找小偷?即使破案,也是僥倖。可是當時的知縣卻有辦法迅速破案。本書大量選用了類似的案件,這些案件的成功破獲,其中所顯示出的成功經驗和智慧,至今仍對我們具有寶貴的啟迪作用。古人在總結破案經驗時,特彆強調這樣幾條:一是要研究犯罪心理,以及具有這種犯罪心理會在行動上神色上有什麼表現。例如那個偷十兩銀子的小偷,他偷了銀子會去做什麼呢?很可能會去小酒館喝酒。喝過酒之後,如果聽說縣衙正在用一種奇特的方式審查小偷,一定是想去看看又不敢去看,在行動上表現出遲遲疑疑的狀態。知縣就是用這種方法,引導小偷自己走出來,從而在茫茫人海中迅速將小偷一舉擒獲。再有一條也非常重要,就是重證據。重證據就是不能望風捕影。曹操有一次接到一封大罵自己的匿名信,十分震怒,責令手下官吏迅速破案。承辦官吏細心研究了匿名信,發現這封信的作者多次引用東漢初年有名的“兩京賦”,便叫幾個年輕學生以學習“兩京賦”的名義找老師。老師找到了,老師的筆跡也就容易搞到了,與匿名信的筆跡一對照,案子就破了。
這一百二十餘個斷案故事除了以成功的經驗和卓越的智慧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之外,還向我們揭示了古代封建社會司法制度的致命缺陷。首先是讓人感覺到人治大於法治,似乎每一級官僚手中,都掌握著老百姓的生殺大權。這其中有一則故事,講到一個知縣,為了整治社會治安,抓了好幾百他認為是地痞、流氓、二流子之類的人,在這些人中他親自挑選,留下了十分之一的人,其餘的人都推到事先準備好的“虎穴”里關起來,不給吃喝。幾天以後,打開“虎穴”,一看,被關進去的人都死了。這叫什麼法律?誰給縣太爺那么大權力?若是碰到一個仁慈的縣太爺,老百姓的日子還好過一點,若是碰到這等酷吏,老百姓還能活嗎?老百姓對當時的司法制度沒辦法,就只好盼望自己攤上一個清明仁慈的好官了。其次是刑訊逼供,這可以說是封建司法制度的一個痼疾,許多冤假錯案就是在刑訊逼供中造成的。在嚴刑拷打之下,慘烈的肉體折磨是人所不能忍受的。在這種情況下,受刑的人會普遍產生一種只求速死的心態,為了求得速死,還有什麼罪行不能招認呢?審判者看到讓招什麼就招什麼,倒是感到痛快了,感到威風八面了。可是,他不知道自己正是個十足的蠢材!正在製造冤假錯案。最後值得注意的是錢能通神的問題。過去有俗語說:“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說得當然不全對,但封建社會有許多時候也確實如此。本書有一個小故事,非常生動地描繪了錢財在司法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一個高官,本來是很有作為的。在新到一個部門工作後,決心先平反一件人所共知的冤案。第一次,有人提出送他三萬貫錢,請他不要過問此案。他大怒,沒有答應,催促辦案人員儘快審理。第二次,又提出送他五萬貫錢,請他勿碰此案,他仍然沒有答應。可是,第三次,提出送他十萬貫錢,請他不要過問此案。他答應了,立即通知辦案人員不要再審此案,仍然維持原判。錢,到底還是起了關鍵作用。這個高官對十萬貫錢不能無動於衷,對十萬貫錢背後的力量不能不有所恐懼。出得起十萬貫錢的勢力能是一股小勢力嗎?這個案例就很典型。
什麼時候法治大於人治,什麼時候沒有了刑訊逼供,什麼時候錢不能通神,什麼時候正義就會得到伸張,罪惡就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劉烈恆、宋加哲、宋緒連、黃永恆、楊順、時祥選、韓薇等同志。
編者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