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美男,身長八尺,相貌英俊,自比關公;他有文化,滿腹詩書,精通兵法,談詩論道;他打仗一馬當先,扮成關公震懾敵軍提升士氣;他想靠自己統一中國,富國安民,不受外侮。他是個秀才,他是個忠臣,他是個大丈夫,他還是個大軍閥。為了理想,他發動內戰,屠殺工人,舉借外債;但他一生“不納妾,不積金錢,不留洋,不入租界”;最後,他死在日本人的手術刀下。
基本介紹
- 書名:最後的關公:吳佩孚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頁數:468頁
- 開本:16
- 品牌:廣東花城出版社
- 作者:溫靖邦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606908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北洋軍閥是些什麼樣的人?自從國民黨政權建立以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幾十年,很難見到誰能真實地介紹他們。以致留在現代和當代的人們心中的印象,無一例外都是一些身穿西方十幾世紀軍服、頭上頂著滑稽帽花的小丑,或愚蠢顢頇、胸無點墨,或暴戾恣睢、殺人如麻。
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灰色的歷史、陸沉的時代,有關這個時代,我們不知道的真相還很多。直皖兩系是如何分化發展的?段祺瑞是如何三造共和的?張作霖是怎樣從草根崛起為“東北王”的?“反動軍閥”吳佩孚竟然支持過“五四運動”?如何真正認識馮玉祥這個人?收復蒙古的民族英雄徐樹錚的死跟馮玉祥有何關係?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是如何慘死在一名婦女手上的?為何並非直系的四川軍閥楊森反而最忠於吳佩孚?日本人為何要一再拉攏下野的吳佩孚?
北洋那些事兒,遠遠不是你我所了解的那樣!
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灰色的歷史、陸沉的時代,有關這個時代,我們不知道的真相還很多。直皖兩系是如何分化發展的?段祺瑞是如何三造共和的?張作霖是怎樣從草根崛起為“東北王”的?“反動軍閥”吳佩孚竟然支持過“五四運動”?如何真正認識馮玉祥這個人?收復蒙古的民族英雄徐樹錚的死跟馮玉祥有何關係?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是如何慘死在一名婦女手上的?為何並非直系的四川軍閥楊森反而最忠於吳佩孚?日本人為何要一再拉攏下野的吳佩孚?
北洋那些事兒,遠遠不是你我所了解的那樣!
作者簡介
溫靖邦,四川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原先研究歷史,後長期潛心從事戰爭題材的文學創作,形成了真實、厚重、大氣的信史風格,筆下風起雲湧,人物眾多,縱橫捭闔,酣暢淋漓。近年來在崑崙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春風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作品400餘萬字。創作態度嚴謹認真,於歷史事件的描述把握尤見功力,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描繪戰爭場面的高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直系的領袖人物是曹錕、吳佩孚。其中吳佩孚是挑大樑的角色。沒有吳,便沒有直系的興盛。
第二章 忽然一位頭裹青布手提關刀的將軍率一支騎兵衝進峽谷,用《三國演義》里的常用語大聲喝道:休得傷了吾主。原來是吳佩孚得到訊息,提兵前來救援。
第三章 黎元洪不肯迴鑾,段祺瑞只好派人南下,迎請副總統馮國璋。這一迎,便播下了北洋系分裂的種子,迎出了劃分直皖兩系的一絲細細的但已清晰可見的罅隙。
第四章失掉了口實,甜頭又實在不少,曹錕想來想去,索性乾脆宣布就職。吳佩孚又發來電報,制止他的行動。倆人的關係受到了嚴峻考驗。
第五章吳佩孚見張其鍠生活起居不太講究,自奉節儉,覺得是個清流,便有些敬慕;幾次交談,發現對方國學根基不在自己之下,更加喜歡。後來,吳向譚延闓提出聘請張其鍠做秘書長,得到應允,從此相隨終生。
第六章王占元是個有趣的人物。人說南唐後主李煜本是風流才子卻誤做了人主;王占元也有同類命運,明明對辦實業開錢莊倒騰生意興趣特濃,這方面也的確有本領,卻執兵符握權柄當了個督軍。
第七章為什麼虎威天下的段合肥對一個其實離開他就生存不下去的徐樹錚這么遷就呢?慢慢才知道,這個人不但對段合肥忠心耿耿,毫無二心,還很有學問,才氣過人,國學根基深厚,能應付段合肥的隨意查問。
第八章徐樹錚向段祺瑞匯報了自己的想法:乘張作霖到團河公館來拜會的時候,暗伏刀斧手在兩廊下,擲杯為號,一舉剁為肉醬。
第九章配合北邊的兄弟部隊行動,王占元在武漢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大大折了皖系和段祺瑞的銳氣。
第十章1920年9月2日,吳佩孚率第三師進駐洛陽,成立了直魯豫巡閱副使署,決心在這裡韜光養晦,用數年時間練就一支勁旅。
第十一章“馮玉祥乃魏延一流人物,不可讓其坐大!”張其鍠那么一說,從此就在吳佩孚心裡種下了防備馮玉祥的種子。
第十二章吳佩孚叫孫傳芳在家休息幾天,待打完這場仗,一定要重用他,說是本帥不能讓忠義之士寒心。此後孫傳芳成為吳佩孚麾下的大將,由旅長升為師長,升為長江上游部隊總司令。
第十三章這次出師湘鄂,在政治上軍事上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就,楊森也來歸附,吳佩孚自以為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面面俱到,非常得意。但在回到洛陽不久,就發生了一件使他十分掃興的事。
第十四章吳佩孚濃眉倒豎,大聲說:“
第十五章曹錕所不知道的是,他的盟弟兼親家張作霖,早在直皖戰前就接觸了孫中山的特使,與對方交換了倒直的戰略構想。
第十六章吳佩孚單騎蹚陣,勢如關雲長下界的故事傳遍了整個燕西北戰場,陡然間增長了直軍官兵的士氣,訝嘆之餘,無不深信自己的大帥就是關公轉世。
第十七章馮玉祥明白,自己已經成了吳佩孚的眼中釘,再在洛陽邊上呆下去,恐怕就不是障礙太多的問題了,早晚吳佩孚會把部隊給吃掉。他不能不考慮如何離開河南了。
第十八章洛陽練兵期間,還有過一次有趣的艷遇,使吳佩孚大感麻煩。
第十九章曹、吳對孫文、段祺瑞、張作霖三角同盟關係的日益密切,十分不安,千方百計想要進行分化,重點放在皖、奉兩方面。曹錕早在賄選總統之前,就已經在下功夫拉攏段祺瑞。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王懷慶對坐在旁邊的馮玉祥極為小聲地捅了出來:“不吉利!不吉利!”馮玉祥在黑暗中只微微一笑,心裡明白,這個不吉利將會由自己來完成。
第二十二章顧祥麟說是不是帶支票去?吳佩孚說一點錢都不須帶,要閻老西支援,本帥這次就是要剜他的心頭肉,考察他是不是真心附直。
第二十三章吳佩孚是弈棋高手,在洛陽敲木魚的時候就計畫了另一路迂迴夾擊計畫。那就是王維城師出界嶺口,取道義院的大動作。這一著成功,也可聚殲奉軍主力。
第二十四章北京政變成功以後,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與障礙冒了出來,橫在馮玉祥面前。
第二十五章段祺瑞此時似乎的確已是成熟的政治家了。他在這裡玩了個小花招,就把什麼大權都集中於一身了——總理、總統二者合一,化合為臨時執政。
第二十六章吳佩孚明白:如果接受段的任命,固然可以擺脫馮、奉的壓迫,同時能夠重建大軍;但不可取,因為一是可能在舊部當中失去頂天立地的形象,二是會讓囚禁中的曹錕失望傷心。
第二十七章段祺瑞在北方與奉系暗中鬥法的過程中,一刻也沒忘記南邊的直系,沒有忘情於直系的首領吳佩孚。
第二十八章施從濱逃來逃去未能逃脫一刀之苦。然而這卻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若干年後施從濱長女作下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大案。
第二十九章蕭耀南是拒吳的先鋒,擁吳的幹將。送走了張其鍠,馬上就為吳佩孚的復出清掃道路,派他的督署參謀長張月波,間關潛赴瀋陽,求見張作霖,建議張吳合作。
第三十章直奉聯合終於以釋放曹錕、擁戴北洋元老王士珍為總統以及戰事結束以後奉軍出關為條件正式達成。
第三十一章段祺瑞手裡沒有實力,卻自詡甚高,在直、奉、馮三派軍閥角逐中駕馭風雲上台,滿以為能施展胸中抱負,恢復皖系過去的局面;結果卻賠進了手裡的最後一點本錢,被軍閥們一腳踢開,淒悽惶惶地下台去了。
第三十二章馮玉祥終於維持不下去了,為了保存實力,通電下野,玩了個藏軍於直的花招——就是讓部將去遊說吳佩孚,爭取吳能收容國民軍,以躲過這場滅頂之災。
第三十三章葉唐之戰,表面上是湖南軍閥的內部糾葛,其實是南方革命政府與北洋軍閥的較量,是北伐的前奏。
第三十四章滯留包頭暫未去蘇聯的馮玉祥,揪心地關注著他部隊的命運。獲悉戰線已經崩潰,他仰天長嘆,徒喚奈何,只好趕快安排收拾殘局,避免全軍覆沒。
第三十五章南口戰役結束以後,直奉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導火線是杜錫珪內閣的去留問題。
第三十六章要在這橋頭上和這個姓葉(葉挺)的年輕人硬拼,看來難以占到便宜;只有靠智慧,才能戰勝他。吳大帥甚至產生了諸葛亮智收姜維、岳飛義服楊再興的幻想。
第三十七章高、閻二師長電告吳佩孚,三軍行至雞公山下踟躕不前,要求靳雲鶚統帶。吳佩孚正需大將,也正好借這個梯子下樓,馬上下令恢復靳雲鶚討賊聯軍副總司令兼前敵總司令職務
第三十八章孫傳芳了解到全軍不戰自敗的情況,捶胸頓足不已,不明白自己辛苦練兵,何以練出了這伙招呼不住的官兵。深知不趕快收兵,勢必釀成全軍覆沒。
第三十九章蔣介石、唐生智派了各種各樣的人到河南拉攏吳佩孚的部下。魏益三這種雜牌軍將領,是他們下鉤的主要對象
第四十章張作霖曾經要求吳佩孚同意張宗昌魯軍和奉軍一道進入河南,幫助吳佩孚奪取武漢,遭到了拒絕。終於,他徹底失去了耐心,認為不能坐失戎機,無論吳佩孚同意與否,也要派兵南下。
第四十一章張學良的腦殼裡殘留著馮玉祥部隊南口失敗一蹶不振的形象,以為些許部隊即可阻擊。沒想到此時馮部已是十萬之眾,而且手持先進的蘇俄武器,戰鬥力今非昔比。
第四十二章孫傳芳敢於斷然拒絕蔣介石的利誘,決定與北伐軍周旋到底,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有奉張這座大靠山。
第四十三章孫傳芳自從上次六萬大軍過江損兵折將以來,變得謹小慎微了,不願再冒任何風險。他怕沒有後路,軍心不穩,否定了馬葆珩的意見;決定當夜奪回濟寧,再來取徐州。
第四十四章1927年1月底,蔣介石任命閻錫山為國民革命軍北路總司令;6月,山西改掛青天白日旗,晉軍也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北方軍
第四十五章蔣介石召集第一集團軍中黃埔出身的軍官訓話,聲色俱厲地說:舊的軍閥固然是打倒了,新的軍閥又產生了。要完成國民革命,非將新軍閥一起打倒不可。
第四十六章正當蔣、馮、閻殺得天昏地暗的時候,吳佩孚在蜀中發表通電,宣稱要出川調停,乘便藉此與闊別多時的老朋友敘舊。
第四十七章重重壓力都堆到了實力並不雄厚的楊森頭上。各方面認真起來,他是萬難頂得住的。那么到了最後關頭,對這位恩公,楊森會怎么辦呢?
第四十八章楊森灰溜溜回到萬縣,越想越氣,決定索性把吳佩孚接到萬縣,公開擺設出來。他馬上派三條兵艦去奉節,堅邀吳大帥“命駕”。
第四十九章楊森大怒:“你這是叛將逞兵作亂,哪來那么多歪道理!”當即把話筒摔了,氣呼呼道:“誓殺郭大兒憨!”
第五十章可憐吳佩孚一世梟雄,太自信威重如山足以服人,竟失察於人心不古世道險惡,他把羅澤洲看得和楊森一樣忠心耿耿,面臨危險而渾然不覺。
第五十一章吳佩孚在途中和大家商量,認為只有一個地方可去了,那就是張學良控制下的北平。
第五十二章這一時期,吳佩孚除了對人發發牢騷之外,只能做兩件事情排遣時日,一是寫詩作畫,講春秋釋易禮,一是扶乩占卜問鬼神,研究搜羅舊部重組大軍的方法。
第二章 忽然一位頭裹青布手提關刀的將軍率一支騎兵衝進峽谷,用《三國演義》里的常用語大聲喝道:休得傷了吾主。原來是吳佩孚得到訊息,提兵前來救援。
第三章 黎元洪不肯迴鑾,段祺瑞只好派人南下,迎請副總統馮國璋。這一迎,便播下了北洋系分裂的種子,迎出了劃分直皖兩系的一絲細細的但已清晰可見的罅隙。
第四章失掉了口實,甜頭又實在不少,曹錕想來想去,索性乾脆宣布就職。吳佩孚又發來電報,制止他的行動。倆人的關係受到了嚴峻考驗。
第五章吳佩孚見張其鍠生活起居不太講究,自奉節儉,覺得是個清流,便有些敬慕;幾次交談,發現對方國學根基不在自己之下,更加喜歡。後來,吳向譚延闓提出聘請張其鍠做秘書長,得到應允,從此相隨終生。
第六章王占元是個有趣的人物。人說南唐後主李煜本是風流才子卻誤做了人主;王占元也有同類命運,明明對辦實業開錢莊倒騰生意興趣特濃,這方面也的確有本領,卻執兵符握權柄當了個督軍。
第七章為什麼虎威天下的段合肥對一個其實離開他就生存不下去的徐樹錚這么遷就呢?慢慢才知道,這個人不但對段合肥忠心耿耿,毫無二心,還很有學問,才氣過人,國學根基深厚,能應付段合肥的隨意查問。
第八章徐樹錚向段祺瑞匯報了自己的想法:乘張作霖到團河公館來拜會的時候,暗伏刀斧手在兩廊下,擲杯為號,一舉剁為肉醬。
第九章配合北邊的兄弟部隊行動,王占元在武漢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大大折了皖系和段祺瑞的銳氣。
第十章1920年9月2日,吳佩孚率第三師進駐洛陽,成立了直魯豫巡閱副使署,決心在這裡韜光養晦,用數年時間練就一支勁旅。
第十一章“馮玉祥乃魏延一流人物,不可讓其坐大!”張其鍠那么一說,從此就在吳佩孚心裡種下了防備馮玉祥的種子。
第十二章吳佩孚叫孫傳芳在家休息幾天,待打完這場仗,一定要重用他,說是本帥不能讓忠義之士寒心。此後孫傳芳成為吳佩孚麾下的大將,由旅長升為師長,升為長江上游部隊總司令。
第十三章這次出師湘鄂,在政治上軍事上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就,楊森也來歸附,吳佩孚自以為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面面俱到,非常得意。但在回到洛陽不久,就發生了一件使他十分掃興的事。
第十四章吳佩孚濃眉倒豎,大聲說:“
第十五章曹錕所不知道的是,他的盟弟兼親家張作霖,早在直皖戰前就接觸了孫中山的特使,與對方交換了倒直的戰略構想。
第十六章吳佩孚單騎蹚陣,勢如關雲長下界的故事傳遍了整個燕西北戰場,陡然間增長了直軍官兵的士氣,訝嘆之餘,無不深信自己的大帥就是關公轉世。
第十七章馮玉祥明白,自己已經成了吳佩孚的眼中釘,再在洛陽邊上呆下去,恐怕就不是障礙太多的問題了,早晚吳佩孚會把部隊給吃掉。他不能不考慮如何離開河南了。
第十八章洛陽練兵期間,還有過一次有趣的艷遇,使吳佩孚大感麻煩。
第十九章曹、吳對孫文、段祺瑞、張作霖三角同盟關係的日益密切,十分不安,千方百計想要進行分化,重點放在皖、奉兩方面。曹錕早在賄選總統之前,就已經在下功夫拉攏段祺瑞。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王懷慶對坐在旁邊的馮玉祥極為小聲地捅了出來:“不吉利!不吉利!”馮玉祥在黑暗中只微微一笑,心裡明白,這個不吉利將會由自己來完成。
第二十二章顧祥麟說是不是帶支票去?吳佩孚說一點錢都不須帶,要閻老西支援,本帥這次就是要剜他的心頭肉,考察他是不是真心附直。
第二十三章吳佩孚是弈棋高手,在洛陽敲木魚的時候就計畫了另一路迂迴夾擊計畫。那就是王維城師出界嶺口,取道義院的大動作。這一著成功,也可聚殲奉軍主力。
第二十四章北京政變成功以後,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與障礙冒了出來,橫在馮玉祥面前。
第二十五章段祺瑞此時似乎的確已是成熟的政治家了。他在這裡玩了個小花招,就把什麼大權都集中於一身了——總理、總統二者合一,化合為臨時執政。
第二十六章吳佩孚明白:如果接受段的任命,固然可以擺脫馮、奉的壓迫,同時能夠重建大軍;但不可取,因為一是可能在舊部當中失去頂天立地的形象,二是會讓囚禁中的曹錕失望傷心。
第二十七章段祺瑞在北方與奉系暗中鬥法的過程中,一刻也沒忘記南邊的直系,沒有忘情於直系的首領吳佩孚。
第二十八章施從濱逃來逃去未能逃脫一刀之苦。然而這卻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若干年後施從濱長女作下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大案。
第二十九章蕭耀南是拒吳的先鋒,擁吳的幹將。送走了張其鍠,馬上就為吳佩孚的復出清掃道路,派他的督署參謀長張月波,間關潛赴瀋陽,求見張作霖,建議張吳合作。
第三十章直奉聯合終於以釋放曹錕、擁戴北洋元老王士珍為總統以及戰事結束以後奉軍出關為條件正式達成。
第三十一章段祺瑞手裡沒有實力,卻自詡甚高,在直、奉、馮三派軍閥角逐中駕馭風雲上台,滿以為能施展胸中抱負,恢復皖系過去的局面;結果卻賠進了手裡的最後一點本錢,被軍閥們一腳踢開,淒悽惶惶地下台去了。
第三十二章馮玉祥終於維持不下去了,為了保存實力,通電下野,玩了個藏軍於直的花招——就是讓部將去遊說吳佩孚,爭取吳能收容國民軍,以躲過這場滅頂之災。
第三十三章葉唐之戰,表面上是湖南軍閥的內部糾葛,其實是南方革命政府與北洋軍閥的較量,是北伐的前奏。
第三十四章滯留包頭暫未去蘇聯的馮玉祥,揪心地關注著他部隊的命運。獲悉戰線已經崩潰,他仰天長嘆,徒喚奈何,只好趕快安排收拾殘局,避免全軍覆沒。
第三十五章南口戰役結束以後,直奉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導火線是杜錫珪內閣的去留問題。
第三十六章要在這橋頭上和這個姓葉(葉挺)的年輕人硬拼,看來難以占到便宜;只有靠智慧,才能戰勝他。吳大帥甚至產生了諸葛亮智收姜維、岳飛義服楊再興的幻想。
第三十七章高、閻二師長電告吳佩孚,三軍行至雞公山下踟躕不前,要求靳雲鶚統帶。吳佩孚正需大將,也正好借這個梯子下樓,馬上下令恢復靳雲鶚討賊聯軍副總司令兼前敵總司令職務
第三十八章孫傳芳了解到全軍不戰自敗的情況,捶胸頓足不已,不明白自己辛苦練兵,何以練出了這伙招呼不住的官兵。深知不趕快收兵,勢必釀成全軍覆沒。
第三十九章蔣介石、唐生智派了各種各樣的人到河南拉攏吳佩孚的部下。魏益三這種雜牌軍將領,是他們下鉤的主要對象
第四十章張作霖曾經要求吳佩孚同意張宗昌魯軍和奉軍一道進入河南,幫助吳佩孚奪取武漢,遭到了拒絕。終於,他徹底失去了耐心,認為不能坐失戎機,無論吳佩孚同意與否,也要派兵南下。
第四十一章張學良的腦殼裡殘留著馮玉祥部隊南口失敗一蹶不振的形象,以為些許部隊即可阻擊。沒想到此時馮部已是十萬之眾,而且手持先進的蘇俄武器,戰鬥力今非昔比。
第四十二章孫傳芳敢於斷然拒絕蔣介石的利誘,決定與北伐軍周旋到底,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有奉張這座大靠山。
第四十三章孫傳芳自從上次六萬大軍過江損兵折將以來,變得謹小慎微了,不願再冒任何風險。他怕沒有後路,軍心不穩,否定了馬葆珩的意見;決定當夜奪回濟寧,再來取徐州。
第四十四章1927年1月底,蔣介石任命閻錫山為國民革命軍北路總司令;6月,山西改掛青天白日旗,晉軍也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北方軍
第四十五章蔣介石召集第一集團軍中黃埔出身的軍官訓話,聲色俱厲地說:舊的軍閥固然是打倒了,新的軍閥又產生了。要完成國民革命,非將新軍閥一起打倒不可。
第四十六章正當蔣、馮、閻殺得天昏地暗的時候,吳佩孚在蜀中發表通電,宣稱要出川調停,乘便藉此與闊別多時的老朋友敘舊。
第四十七章重重壓力都堆到了實力並不雄厚的楊森頭上。各方面認真起來,他是萬難頂得住的。那么到了最後關頭,對這位恩公,楊森會怎么辦呢?
第四十八章楊森灰溜溜回到萬縣,越想越氣,決定索性把吳佩孚接到萬縣,公開擺設出來。他馬上派三條兵艦去奉節,堅邀吳大帥“命駕”。
第四十九章楊森大怒:“你這是叛將逞兵作亂,哪來那么多歪道理!”當即把話筒摔了,氣呼呼道:“誓殺郭大兒憨!”
第五十章可憐吳佩孚一世梟雄,太自信威重如山足以服人,竟失察於人心不古世道險惡,他把羅澤洲看得和楊森一樣忠心耿耿,面臨危險而渾然不覺。
第五十一章吳佩孚在途中和大家商量,認為只有一個地方可去了,那就是張學良控制下的北平。
第五十二章這一時期,吳佩孚除了對人發發牢騷之外,只能做兩件事情排遣時日,一是寫詩作畫,講春秋釋易禮,一是扶乩占卜問鬼神,研究搜羅舊部重組大軍的方法。
序言
故事開始之前的饒舌
這是一部透視近現代風雲人物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藉以揭示中國數千年興亡更替之秘的書。
近現代軍閥的興起與衰落,他們作為社會人與自然人所綜合構成的心理底蘊,將是本書重點探究的課題。
然而這一切絲毫也無損於本書作為信史的品質。
文學傳記有著比歷史傳記更豐富的內容和更深刻的指向。一個只考慮堆砌資料的歷史學家將永遠不可能理解歷史;同樣,一個只醉心於考究地敘述、生動地描繪的小說家,將永遠寫不出具有時代深度和歷史厚重感的作品。文學傳記若能達致輝煌,則其發光之源定然在於準確地揭示了一切發生和存在的最初原委。
北洋軍閥是些什麼樣的人?自從國民黨政權建立以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幾十年,很難見到誰能真實地介紹他們。以致留在現代和當代的人們心中的印象,無一例外都是一些身穿西方十幾世紀軍服、頭上頂著滑稽 帽花的小丑,或愚蠢顢頇、胸無點墨,或暴戾恣睢、殺人如麻。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灰色的歷史、陸沉的時代。
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
那是一塊雖窄小卻異常豐富的歷史斷片。是中國的古代社會通向現代社會的走廊,是社會轉型期的樞紐。中國人正經歷著步履彷徨的民族惆悵期,民主共和其實只是少數先驅的奢侈品,人們失去皇權以後無所適從,茫然地在黑暗中衝撞;這也是一個撫慰傷痕,重新尋找憧憬,重新確立價值取向的一個大磨合的時代。
這種磨合其實正是由北洋軍閥來完成的。
我書中的人物將表明,他們不論良莠,對歷史都有一種感情上的義務,對價值有一種理智上的義務,並且每個人都力求使這兩種義務相一致。這就是文化的道德意識與現實的政治需求相統一的一種追求。這些人物身上有著兩千年歷史大樹投下的陰影,也有西方近、現代文明越過萬裏海洋斜映在他們身上的一縷熹微。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是在禍國殃民,沒有人不認為自己是在做著正義的事業。私慾並不能解釋一切;私慾有可能是啟動一切的初因。唯有結果,才能評判是非。探索僅僅到此就戛然止步就將流於膚淺。重要的是把動機和效果結合起來考察。因為動機產生於人們的存在的需求——需求的相當大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植根於文化;效果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終點,其中社會環境、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狀況起著決定的作用——其間也晃動著文化的身影。這樣我們就不能不重視文化對歷史人物潛在的極為強大的制約作用。
一個能夠存在——哪怕只是短暫的存在的社會,是一個人們在普遍原則上選擇他們所繼承的獨特文化的社會。中國人熱愛他們的文明,不僅因為他們生活在這文明之中,而且因為他們認定它是美好的。
溫靖邦
這是一部透視近現代風雲人物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藉以揭示中國數千年興亡更替之秘的書。
近現代軍閥的興起與衰落,他們作為社會人與自然人所綜合構成的心理底蘊,將是本書重點探究的課題。
然而這一切絲毫也無損於本書作為信史的品質。
文學傳記有著比歷史傳記更豐富的內容和更深刻的指向。一個只考慮堆砌資料的歷史學家將永遠不可能理解歷史;同樣,一個只醉心於考究地敘述、生動地描繪的小說家,將永遠寫不出具有時代深度和歷史厚重感的作品。文學傳記若能達致輝煌,則其發光之源定然在於準確地揭示了一切發生和存在的最初原委。
北洋軍閥是些什麼樣的人?自從國民黨政權建立以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幾十年,很難見到誰能真實地介紹他們。以致留在現代和當代的人們心中的印象,無一例外都是一些身穿西方十幾世紀軍服、頭上頂著滑稽 帽花的小丑,或愚蠢顢頇、胸無點墨,或暴戾恣睢、殺人如麻。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灰色的歷史、陸沉的時代。
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
那是一塊雖窄小卻異常豐富的歷史斷片。是中國的古代社會通向現代社會的走廊,是社會轉型期的樞紐。中國人正經歷著步履彷徨的民族惆悵期,民主共和其實只是少數先驅的奢侈品,人們失去皇權以後無所適從,茫然地在黑暗中衝撞;這也是一個撫慰傷痕,重新尋找憧憬,重新確立價值取向的一個大磨合的時代。
這種磨合其實正是由北洋軍閥來完成的。
我書中的人物將表明,他們不論良莠,對歷史都有一種感情上的義務,對價值有一種理智上的義務,並且每個人都力求使這兩種義務相一致。這就是文化的道德意識與現實的政治需求相統一的一種追求。這些人物身上有著兩千年歷史大樹投下的陰影,也有西方近、現代文明越過萬裏海洋斜映在他們身上的一縷熹微。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是在禍國殃民,沒有人不認為自己是在做著正義的事業。私慾並不能解釋一切;私慾有可能是啟動一切的初因。唯有結果,才能評判是非。探索僅僅到此就戛然止步就將流於膚淺。重要的是把動機和效果結合起來考察。因為動機產生於人們的存在的需求——需求的相當大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植根於文化;效果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終點,其中社會環境、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狀況起著決定的作用——其間也晃動著文化的身影。這樣我們就不能不重視文化對歷史人物潛在的極為強大的制約作用。
一個能夠存在——哪怕只是短暫的存在的社會,是一個人們在普遍原則上選擇他們所繼承的獨特文化的社會。中國人熱愛他們的文明,不僅因為他們生活在這文明之中,而且因為他們認定它是美好的。
溫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