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那一天(徐志摩散文詩)

最後的那一天(徐志摩散文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志摩是現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極重的一位,他對西方文明的諳熟和傾心讚美認同是不言自明的。在這首《最後的那一天》中,徐志摩正是借用了《聖經》中關於“末日審判”的典故,用詩的語言和形式創造設定一個理想化的,想像出來的情境,寄託並表達自己對純潔美好而自由的愛情的嚮往和讚美。

基本介紹

  • 書名:最後的那一天
  • 作者徐志摩
  • 內容:愛情
  • 年代:現代
作品簡介,作品原文,作品賞析,寫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名稱:最後的那一天
作者:徐志摩
體裁:散文詩
年代:現代
內容:愛情

作品原文

在春風不再回來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條的那一天,
那時間天空再沒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瀰漫著,
太陽,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間;
在一切標準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價值重估的那時間,
暴露在最後審判的威靈中,
一切的虛偽與虛榮與虛空,
赤裸裸的靈魂們匍匐在主的跟前;
我愛,那時間你我再不必張皇,
更不須聲訴,辨冤,再不必隱藏,
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並蒂蓮,
在愛的青梗上秀挺,歡欣,鮮妍,
在主的跟前,愛是唯一的榮光。

作品賞析

徐志摩是現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極重的一位,他對西方文明的諳熟和傾心讚美認同是不言自明的。在這首《最後的那一天》中,徐志摩正是借用了《聖經》中關於“末日審判”的典故,用詩的語言和形式創造設定一個理想化的,想像出來的情境,寄託並表達自己對純潔美好而自由的愛情的嚮往和讚美。第一節描繪出了“最後的那一天”所出現的黑暗恐怖的情景:春風不再回來,枯枝也不再泛青,太陽、月亮、星星等發光體都失去了光芒,整個天空黑茫茫渾沌一片。詩人著力渲染那一天的不同尋常,這自然是為了襯托對比出兩類人在這一情景面前的不同心境,壞人只能惶惶然,好人卻能坦坦然。
第二節進一步展開描繪那一天將發生的不同尋常的事情——“價值重估”。那一天,一切現實中成舊的,習以為常甚或神聖不可動搖的價值標準都必須重新估價甚至完全推翻。在這“最後審判”的威嚴中,在公正嚴厲的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一個靈魂都是赤裸裸的,不加掩飾也無法掩飾,完全暴露呈現在上帝面前,再也沒有了諸如財富、地位、權力等身外之物,也沒有了諸如“仁義”、“道德”、“忠孝節義”之類的“掩羞布”和“貞節坊”。
在第一二節詩味並不很濃的,沾滯於現實的意象設定和描繪說明之後,作者在第三節轉入他最拿手的對愛情的空靈想像和瀟灑描繪。到那個時候,在現實生活中遭受詬病,冤屈,不能堂堂正正、自由無拘地相愛的“你我的心”,卻象一朵雪白的並蒂蓮/在愛的青梗上秀挺,歡欣,鮮妍,——”。在這裡,詩人以“並蒂蓮”比喻兩顆相愛的“心”,化虛為實,巧妙貼切,並且使得“雪白”不但修飾“並蒂蓮”,更象徵寓意了“你我”愛情的聖潔。“愛的青梗”,在意象設定上,也是虛實並置,使意象間充滿張力,“秀挺”、“歡欣”、“鮮妍”三個動詞(或動詞化的形容詞)則生氣滿溢,動感極強。徐志摩在第三節中對愛情的描寫,顯然與第一二節的黑暗、恐怖或莊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出了愛情“是唯一的榮光”的純潔和神聖。“你我”在上帝面前再不必象在現實生活中那樣“張皇”。躲躲藏藏,完全可以在上帝面前問心無愧,上帝也一定能為“你我”作主,讓“你我”“有情人終成眷屬”,最後獲得美滿之愛。

寫作背景

作者長期留學劍橋(又譯康橋)大學,該詩寫作地點不詳,時間不詳,作者是現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極重的一位,他打破了基督教傳統理論,創作了這首愛情散文詩,表現出相當的熱烈大膽,不惜一切代價,不怕一切流言之勇氣的。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6~1931年)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縣硤石鎮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經用過的筆名字:南湖、雲中鶴。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