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書籍序,書籍介紹,作者介紹,書籍目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書籍序
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據統計:圍城外的人群竟有千萬之眾,獨身已經成為人們司空見慣的一種生存形式。這個龐大的人群都自然和不自然地生活在孤獨的怪圈裡。
渴望與無奈、高雅與平庸;俊秀與醜陋,熟悉與陌生……喔!幾多歡樂、幾多苦痛。茫茫人海,那個躲在“燈火闌珊處”的人究竟在哪裡?
沒人能夠回答,但答案卻分明寫在他們臉上:無奈、焦慮、懵懂。
喔,原來從相識、相知到終成眷屬之間的距離竟如此遙遠;原來“相愛”對第二次選擇的人群是如此的奢侈。原來擇偶最逾越的不是雙方條件的比拼,不是苦苦尋覓的千百迂迴,卻難在了心與心的交融。
社會學者的研究,有關部門在分析,獨身的朋友和他們的親人在思索。
婚介所星羅棋布,婚介網人滿為患,可這個人群數量仍呈上升之勢。中國怎么了?現代人怎么了?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有更多的中年男人,都在不斷加入這一人群。誰來解讀這個現象?誰又能解讀這個現象?如果理論上解釋不清,那文學呢?藝術呢?
書籍介紹
中年尋偶的漫漫心路,獨身人群的酸辣苦痛;藝術與現實的巨大反差,圍城內外的悲歡心境。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據統計:圍城外的人群竟有千萬之眾,獨身已經成為人們司空見慣的一種生存形式。這個龐大的人群都自然和不自然地生活在孤獨的怪圈裡。然而,孤獨另外的含義是什麼?世界衛生組織權威認定:它是抑鬱、是緊張、是生活質量的下降、是生活秩序的混亂、是人們天性的異化。它還是失眠、是寂寞、是內分泌的紊亂、是免疫力的下降、是許多疾病的起源。哪個孤獨的個體不在苦苦尋覓?有幾個人甘願生活在這種狀態之中?
作者介紹
周玖玖,徐州市教育局音樂教研員。曾在國內一些著名的音樂刊物上發表音樂論文多篇,曾在國內二十多個省份作過有關藝術教育、藝術欣賞的專題講座,並於2003年出版了有關藝術鑑賞的專著《與藝術教師之間的對話》。本書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開玩笑?不像!徐天岐迅速地把身邊幾位朋友過了一遍,沒有可能。在當今這個浮躁的、實際的、物質化的時代,還有幾個人在讀徐志摩那些纏綿悱惻的文字呢?可這句簡單的話對現在的徐天岐來說,又是那么及時、那么恰如其分,這正是他最近的心情。說肉麻些,它真的像一隻手,在徐天岐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觸動了一下,酸溜溜的,很是舒坦。 最起碼,這是一個了解他的、懂他的人。有可能是個女人——是的,是個女人。
第二部分
演出結束以後,宣傳部的領導很興奮,在龍州天馥大酒店擺了幾桌酒,宴請參加活動的有關領導和主創人員。徐天岐、宋團、錢貴、卜成功、三哥還有電視台的薛翹翹、龍州大學的白羽都來了。大家到了酒店門口,就遞著眼神迅速地自由結合,進了一個單間。和那些領導、企業老總分開了。這幾天大家都很忙,沒去桌球俱樂部,想死了喔。
第三部分
在徐天岐循循善誘的講解下,音樂脫下了它的神秘面紗,音樂和人的生活、情緒是如此接近,因為它本身就是人創造出來的,它本身就來自人的心靈。它是一種精神產品,音樂是人類的精神家園。
他激情地說:“同學們,情緒低落時,聽聽音樂吧,它將給你最好的心靈慰藉;情緒高漲時,聽聽音樂吧,它將會延續你的快樂,使那種快樂變得深遠綿長;心情浮躁時,聽聽音樂吧,它將給你最好的心理暗示、淨化、呵護你的心情……”
第四部分
他是那么渴望地想結束這種單身生活,但生活卻總在一次次地給他開著玩笑,總讓婚姻和他擦肩而過。婚姻有那么重要么?愛情和婚姻究竟是什麼關係?哪一個更重要?不是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嗎?那你為什麼還在渴望婚姻呢?如果連夢兮那種婚姻都叫婚姻,單身生活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老歐又要進籠了,等待他的是什麼呢?需要他出面阻止嗎?他能阻止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