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最好的抉擇》是醫生和患者做出恰當醫療選擇的啟蒙書。如何分辨虛假醫療廣告和真實有用的醫療信息?選擇好醫院還是好醫生?治療真是多多益善嗎?要不要因為費用放棄治療?……看病就醫中所有的困惑都將在這本書中得到解答。
書中兩位哈佛醫學院教授,通過親訪追蹤16位高膽固醇、甲亢、乳腺癌、肝癌等患者,從醫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角度,分析比較了不同職業、背景的患者在面臨相同醫療問題時的不同選擇,揭示了患者同病不同命背後的種種決定力量,提出了有指導意義的諫言。
《最好的抉擇》邀請了眾多知名醫生、媒體人和患者家屬針對每章內容進行鞭辟入裡的分析,教你做聰明的患者,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最佳決策。
編輯推薦
●實施手術還是保守治療?選好醫院還是好醫生?當每一次選擇,都決定著生命的長度和質量時,你該如何抉擇?
●《最好的抉擇》通過16位患者親訴醫療故事、14位知名醫生、4位心理學家領路解讀,從醫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角度揭示了患者同病不同命背後的種種決定力量。
●《最好的告別》後又一值得期待的醫學人文書籍。如果說《最好的告別》是對於衰老與死亡的體悟,那《最好的抉擇》就是對人們在看病就醫中困惑的全面解答。特邀請了知名醫生、媒體人和患者家屬針對每章內容進行了鞭辟入裡的分析,提供了具指導意義的諫言。
●看《最好的抉擇》,做聰明的患者,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最佳決策,比醫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醫患”的共謀。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主編,鄭家強、胡大一兩位科學院院士鼎力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作者介紹
傑爾姆·格羅普曼
l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主任,在癌症與愛滋病研究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l 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後,至麻薩諸塞州總醫院擔任住院醫生,先後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l 定期為《華爾街日報》《新共和》《華盛頓郵報》撰文,《紐約客》簽約作者,《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帕米拉·哈茨班德
l 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美國知名內分泌科醫生,被評為“美國最好的醫生”之一。
l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在甲狀腺、腎上腺等疾病和女性健康領域頗有成就。
l 常與丈夫格羅普曼合作一起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以及其他科學期刊撰稿。
作品目錄
主編的話聽兩位老外醫生講私房話
引言 選擇的悖論
01 迷失在龐雜的醫療數據里
人們總想依靠權威數據幫自己找到心安的醫療決定,
但卻發現手中資料代表的意見並不都是一致的。
那么到底該如何分辨網上的醫療信息、撥開藥物廣告的迷霧呢?
簡單的疾病,複雜的決定
“損失厭惡”的患者
健康素養決定了你選擇什麼療法
病人是如何被廣告影響的
疾病的共性與患者的個性
在風險與偏見中尋找平衡
02相信現代醫學還是懷疑它的可靠性
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和對生命的態度,是影響病人做決定的
關鍵因素。認識自己的偏好,以及那些易於讓自己迷失的外界因素,
可能極大改善醫療決定的質量,甚至起死回生。
了解患者比認識疾病更重要
現代醫學的篤信者
塑造生命奇蹟的新療法
反思極致治療的必要性
現代醫學的懷疑者
醫生有時也會犯錯
治療越少越好還是多多益善
03如何找到對自己有效的療法
龐雜的信息讓人應接不暇:醫生會有推薦,專家看法不同,
數據讓人一頭霧水,蒐集來的醫學指南也包含著大量的主觀判斷。
那么對於沒有經驗的病人,什麼才是最好的?
每位醫生都有自己的好惡
尋求最佳選擇的伯努利公式
何為“最好的治療”,專家各有定義
你看的醫學指南已經2年沒修訂了
04未來會不會後悔現在的決定
身體的痛苦、認知的偏差,加上傳統思維的誤區,使得病人不知
是該相信醫學技術,還是自然恢復的力量,那么該如何在千頭萬緒的困惑
中理出一條清晰的思路,避免做出極端危險的決定?
不斷拖延的手術決定
痛苦指數對醫療決定的影響
不完美的手術和不完美的情緒
與醫生溝通的心態
一個人看病不如找個人陪
做了決定,可能失望但不後悔
05聽聽病友的意見
當科學或醫生都無法幫你做出醫療決定時,不妨試試
聆聽其他人的親身經歷,從別人的經驗中預知自己的未
來是否充滿挫折和逆境,評估現在所做決定對將來
可能造成的影響。
風險投資家的醫療風險分析
在20個專家、百萬條搜尋結果里找答案
比較不同治療手段效果的3個方法
渴望相信和有必要懷疑
社交網路在求醫過程中的作用
06我的病情我參與
對所有病人來說,自主權是最重要的權利。它使病人有權決定
接受什麼樣的治療和照顧,行使自主權到何種程度;也允許病人
自行選擇如何面對自己的病情、向誰隱瞞病情。
“高溫”情緒下的決策衝突
誰推薦的醫生會是“最好的”
不斷調試的患者自主權
艱難的乳房切除術抉擇
最好經驗因人而異
由“患者”決定病情保密的對象
07患者與醫生誰更有“權”做決定
為什麼醫生不讓病人知曉做決定的過程?要知道合乎理性的決策過程應是
醫患雙方目標統一,病人了解每一種療法會有何後果,雙方共同做出符合
患者最大利益的醫療決定。
原來醫生也不知道
在網際網路迷霧中尋找理性決策
醫患共同決策的6個前提
人們的抗挫能力要比想像中強
08怎樣選擇告別人生的姿態
病人對於治療的預期會在整個治病過程中不斷變化,帶領病人及其家屬
走過病人生命最後的日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會是一件高效率的事情,
它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
生前預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放手也是種愛
臨終關懷為何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身為子女,是否該選擇冒險治療
病危患者呼喚決策規則和流程
09如果病人不能決定,親屬如何替他選擇
維持病人的生命,讓他感到自己的存在,需要大量的努力、決心和毅力。
代理人和醫生們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與病人的喜好區別開,才能夠在病人
沒有辦法幫自己做主的時候,更好地為病人做出抉擇。
充滿不確定性的肝臟移植術
醫生也是患者的代理人
自決原則與行善原則哪一個優先
不傷害才是第一要務
一切都是為了患者的最大利益
要不要因為醫療費用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