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海泛面

最大海泛面

最大海泛面(maximum flooding surface)是層序中最大海侵所能達到的位置時所形成的界面,以從退積式準層序組合轉換為加積式或進積式準層序組合為特徵,因此,它是海侵體系域的頂界面,上覆的高水位體系域的前積層前端下超於最大海泛面之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最大海泛面
  • 外文名:maximum flooding surface
  • 出處:層序地層學中CS層
  • 用途:定義轉換期的術語
概述,定義,由來,

概述

最大洪泛面一詞來自層序地層學中CS層,是用來定義轉換期的術語。等同於“最大海泛面”。

定義

最大海泛面在湖泊層序中對應於最大洪泛面。(最高洪水期湖面最高水位線位置。通常對應的是沉積物退積期所形成的一套泥岩(凝縮層Condensed section ),該套泥岩厚度不大,但往往代表了一段很長的時間。 )

由來

在任一級海平面升降周期內,海平面上升速率極快,達到高峰後轉為緩慢或初始下降之前的瞬間,為最大洪泛面(海泛期)。這時盆地內湖(海)水深度最大,湖(海)侵範圍也最大。當濱線水進後,與淺水有關的陸源沉積場所不斷向大陸方向遷移,加之湖(海)水上涌的阻力,陸源物幾乎停止向深海盆地搬運,結果造成原來的斜坡和深盆的非補償環境,沉積了以懸浮作用為主的沉積物或自生礦物(海綠石、磷灰石和菱鎂礦等),代表了較長地質間隔內深水盆地的飢餓沉積,稱為凝縮層(段)。因此,凝縮層(段)是厚度很薄的一個海相地層單位,它由深海相、半深海相和遠洋沉積物組成,以極低的沉積速率為特徵。
凝縮層(Condensed section)是指沉積速率很慢的(1-10mm/1000a)、厚度很薄的、富含有機質的、缺乏陸源物質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積物,是在海平面相對上升到最大、海侵最大時期在陸棚、陸坡和盆地平原地區沉積形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