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1019-1083)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曾鞏自稱“家世為儒”(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祖父作過尚書戶部郎中,父為太常博士。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非常強,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鞏記實
- 簡介:百家講壇的一個系列
- 曾鞏:世稱“南豐先生
- 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
簡介,曾鞏簡介,主講人,已發表論文,已出版著作,康震語錄,詩文閒談,談李賀,古代都城專題,蘇軾專題,康震談曹操,謙謙君子風,各集導語,
簡介
百家講壇的一個系列,其主講人是康震。
曾鞏簡介
史稱鞏“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18歲時,赴京趕考,與隨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識,並結成摯友。20歲入太學,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歐陽修見其文筆獨特,非常賞識。歐陽修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自此名聞天下,但因其擅長策論,輕於應舉時文,故屢試不第。慶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為長子,只好輟學回歸故里,盡心侍奉繼母。曾鞏少年時與王安石為密友,登歐陽修之門以後,就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曾鞏才與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進士第。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五年,由歐陽修舉薦到京師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鮑溶詩集》和《列女傳》等大量古籍,對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並撰寫了大量序文。 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熙寧五年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致力於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定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民眾擁戴。 元豐三年(1080),改任滄州(今河北)知州,途經京城開封時,宋神宗召見。宋神宗對其“節約為理財之要”的建議大為讚賞,留任為三班院勾判。元豐四年,朝廷認為“曾鞏史學見稱士類,宜典五朝史事”,任為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同年九月,遭母喪,去官。次年,病逝於江寧府(今南京)。後葬於南豐源頭崇覺寺右。南宋理宗時追謚為“文定”,人稱“南豐先生”。 曾鞏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幹。作為歐陽修的積極追隨者和支持者,幾乎全部接受了歐陽修在古文創作上的主張,他在理論上也是主張先道而後文的。但比韓愈、歐陽修更著重於道。在古文理論方面主張先道後文,文道結合,主張“文以明道”。其文風則源於六經又集司馬遷、韓愈兩家之長,古雅本正,溫厚典雅,章法嚴謹,長於說理,為時人及後輩所師範。《宋史·曾鞏傳》評論其文“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王安石說:“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蘇軾認為:“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蘇轍則用“儒術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來概括曾鞏的學術成就。朱熹也推崇他“予讀曾氏書,未嘗不掩卷廢書而嘆,何世之知公淺也。”其議論性散文剖析微言,闡明疑義;記敘性散文舒緩平和,翔實而有情致,對後世創作影響極大,明清兩代著名作家都將其作品奉為典範。曾鞏為文,自然淳樸,而不甚講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較少的一個。 曾鞏的主要成就在文,但亦能詩。現存詩400餘首,大都寫得比較質樸,雄渾超逸,含義深刻,略似其文。元代劉塤認為曾鞏“平生深於經術,得其理趣;而流連光景,吟風弄月,非其好也。往往宋人詩體多尚賦,而比與興寡,先生之詩亦然”(《隱居通議》卷七),道出了他詩歌藝術的主要特徵。但他並非只善賦體,也有一些詩長於比興,形象鮮明,頗得唐人神韻。他的各體詩中以七絕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頗有風致。如《西樓》、《城南》、《詠柳》等,稱得上宋代近體詩中寫景抒情的佳作。就“八大家”而論,他的詩不如韓、柳、歐、王與蘇軾,卻勝於蘇洵、蘇轍。但為文所掩,不受重視。詞僅存《賞南枝》一首。其詩文曾被選譯成英文,在國外發行。 曾鞏的學術和文章在他生前就享有很高的聲譽。降及南宋,盛譽不衰。朱熹在北宋各古文家中獨服膺曾鞏。呂祖謙編選《古文關鍵》時,只取曾鞏,不取王安石,可見當時風尚。元末明初朱右編選《八先生文集》,開始將曾鞏與韓、柳、歐、王及三蘇並列。明代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作文都推尊曾鞏。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抄》,將曾鞏正式列為八大家之一,這更奠定了他在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桐城派的宗祖方苞,以及劉大櫆、姚鼐等,將歐陽修、曾鞏的文章作為楷模,從學曾入手學歐文。這種風氣在從方苞到方東樹的幾代桐城派作家中都沒有多大改變。從宋到清,雖也有個別貶抑曾鞏的言論,但不是主流。 曾鞏強調六經為本源,借聖人之學加強文章底蘊,追求一種雍容典雅的藝術風格。無論敘事、議論都沖和平淡、委曲周詳。布局完整嚴謹,節奏舒緩不迫,語言乾淨,思致明晰。文章平易理醇,且其開闔、承轉、起伏、迴環都有一定的法度,顯得規矩嚴密,故唐宋八大家中最便於學習。明清唐宋文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學“古文”多由模仿曾文入手,這當是一個重要原因。 曾鞏一生用功讀書,家裡藏書二萬餘卷,他一一加以校勘,至老不倦。收集古今篆刻500卷,編為《金石錄》。所著文集《元豐類稿》50卷現存於世,有《四部叢刊》影元本。曾編校過《梁書》、《陳書》、《南齊書》、《列女傳》,整理過《戰國策》、《說苑》,另有《續稿》40卷、《外集》10卷,宋後亡佚。 曾鞏還十分重視興教勸學,培養人才,在撫州居所側建有“興魯書院”,並親自定學規、執教席,推動撫州學風。在南豐“子固公園”,有曾鞏幼時讀書處──讀書岩、曾文定公祠、仰風亭、思賢堂,縣博物館亦建在其內。南昌市有一條子固路,也是後人為紀念這位先賢而命名的。 南豐曾氏為耕讀世家。自鞏之祖父致堯於太平興國八年(983)舉進士起,77年間曾家出了進士19位。進士中,致堯輩7人,其子易占輩6人,其孫鞏輩6人。此外,鞏之妹婿王安國、王補之、王彥深等一批人亦皆進士。披閱《建昌府志》、《南豐縣誌》及諸曾著作如鞏之《元豐類稿》,我們不能不被該家族的儒學底蘊、文化積澱與苦學精神所震驚。曾鞏進士同年蘇軾、蘇轍贈詩稱:“儒術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非虛言也。
曾鞏作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豐類稿》和《隆平集》傳世,從他傳世的文集來看,他的興趣主要在於史傳、策論一類的套用文。尤其是他從事史書編纂工作多年,對史傳碑誌的寫作較有研究。對他有關套用文的理論進行研究和總結,對現代套用文的發展不無指導意義。 套用文起源於堯舜時代。他在《辭中書舍人狀》中論述套用文的歷史發展時,斷定套用文起源於堯舜時代。在唐、虞、夏、商、周時代。君主一方面創新政事,按百官的實績賜與爵位和恩惠,另一方面教化治理平民,一定要有詔、號、令、命一類的套用文詔告天下,傳達君主的意圖。於是君主挑選聰明、才能出眾、工於語言的文學大臣載於典冊,使君主的意圖傳布暢達,施行於天下,傳於後世,這樣就產生了套用文,以作為教化治理的工具。“竊以唐虞三代之君,興造政事,爵德官能之際,所以播告天下,訓齊百工,必有詔號令命之文,達其施為建立之意。皆擇當世聰明雋逸、工於言語文學之臣,使之散揚演暢,被於簡冊。以行之四方,垂之萬世,理化所出,其具在此。”(《辭中書舍人狀》)套用文起源於堯舜是他根據有聖君就有套用文推斷出來的。因為聖君要治理國家,治國的號令要使天下人周知,唯一的途徑就是借“能言之士”通過文字傳達,套用文是治理國家所必須的。”蓋聖君難諭之情,將欲施於號令,得當世能言之士,然後是於文辭”(《謝中書舍人表》最早的套用文見於甲骨卜辭,是現今通行的說法,曾鞏認為套用文的起源早於甲骨卜辭。這種說法還是可信的。其一,符合套用文為套用而產生的實際;其二,符合有文字便有文章的基本原理,據近年考古研究的資料表明,漢字歷史可遠溯到五六千年前。(節選自《套用寫作》學術月刊1995年第1期《曾鞏套用文論》) 曾鞏的思想屬儒學體系,他贊同孔孟的哲學觀點,強調“仁”和“致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對兼併政策,主張發展農業和廣開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時,總是以“仁”為懷,“除其奸強,而振其弛壞;去其疾苦,而撫其善良”(《齊州雜詩序》)。由於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對王安石變法有些不同看法。他認為法愈密,則弊愈多。但是曾鞏也不主張死守成法,他對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滿,提出“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戰國策目錄序》)的觀點。主張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對法製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動上,他能夠維護新法,在齊州為官時,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樂業。 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他師承司馬遷、韓愈和歐陽修,主張“文以明道”,把歐陽修的“事信、言文”觀點推廣到史傳文學和碑銘文字上。他在《南齊書目錄序》中說:“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顯之情,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他強調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發難顯之情,寫“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風以“古雅、平正、沖和”見稱。《宋史》本傳說他“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議論性散文,剖析微言,闡明疑義,卓然自立,分析辨難,不露鋒芒。《唐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證辯,論得失而重理,語言婉曲流暢,節奏舒緩不迫,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他的記敘性散文,記事翔實而有情致,論理切題而又生動。著名的《墨池記》和《越州趙公救災記》熔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深刻有力,通情達理。他的書、序和銘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歐陽舍人書》和《上福州執政書》歷來被譽為書簡範文。敘事委婉深沉,語言簡潔凝練,結構十分嚴謹。《戰國策目錄序》論辯人理,氣勢磅礴,極為時人所推崇。當西崑體盛行時,他和歐陽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風,專趨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讚嘆說:“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漢星之斗。”(《贈曾子固》)。蘇軾也說:“醉翁門下士,雜從難為賢;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 曾鞏也擅長寫詩,有400餘首傳世。其詩或雄渾瑰偉,或委婉超逸,無不含義深刻,妙趣橫生。《迫租》描繪了“今歲九夏旱,赤日萬里灼”,“計雖賣強壯,勢不旭弱”的慘狀,發出“暴吏體宜除,浮費義可削”的呼聲,與王安石的《兼併》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絕句《西樓》、《城南》,清新雋永,具有王安石晚年詩作的風致。他的詠物詩多數富有新意,如《詠柳》詩:“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樹隱喻奸臣和邪惡勢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別開生面。曾鞏的詩作,格調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詩言文言理的通病,又為其文名所掩,故不甚為人們所注意。 曾鞏一生整理古籍、編校史書,也很有成就。《戰國策》、《說苑》、《列女傳》、《李太白集》和《陳書》等都曾經過他的校勘。《戰國策》和《說苑》兩書,多虧他訪求採錄,才免於散失。他每校一書,必撰序文,藉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曾鞏好藏書,珍藏古籍達20000多冊;收集篆刻500卷,名為《金石錄》。曾鞏治學嚴謹,每力學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識其微,故能“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其弟曾肇,說他的文章“一落紙,為人傳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學士大夫手抄口誦,惟恐得之晚也”(曾肇《亡兄行狀》,見《元豐類稿》卷末)。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宋元學案》云:“陳無己(師道)好學苦志.以文謁曾子固,子固為點去百十字,文約而義意加備,無己大服。” 曾鞏的文章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南宋朱熹“愛其詞嚴而理正,居嘗誦習”。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劉大槐、姚鼐和錢魯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為圭臬。《明史·王慎中傳》載:“慎中為文,初主秦漢,謂東京之下無可取,已司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於曾鞏;順之初不服,久亦變而從之。” 曾鞏一生著述豐富,有《元豐類稿》50卷、《續元豐類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於世。另外,他還著有《衛道錄》、《大學稽中傳》、《禮經類編》、《雜職》、《宋朝政要策》、《詩經教考》等等。宋朝南渡後,《續稿》、《外集》散佚不傳,今僅存《元豐類稿》 50卷。又世傳《隆平集》30卷舊題曾鞏撰,前人考訂系出於偽托。
自稱"家世為儒“①曾祖歷官水部員外郎,祖父為尚書戶部郎中,父為太常博士。《宋史》稱曾鞏年幼"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成誦“②。"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③。但據他自稱幼時從先生受書,"方樂與家人童子嬉戲“,到十六七歲時,"窺六經之言,與古今文章有過人者“,始知愛好,並努力學習④。到二十歲後,"歐陽修見其文奇之“⑤大約就在這時,他曾給歐陽修寫信,並"獻雜文時務策兩編“。信里他一面稱讚歐陽修的道德文章,一面表白自己的為人志節:"鞏自成童,聞執事之名,及長,得執事之文章,口誦而心記之,觀其根極理要,撥正邪僻,掎挈當世,張皇大中,其深淳溫厚,與孟子韓吏部之書為相唱和,無半言片詞舛駁於其間,真六經之羽翼,道義之師祖也。……又聞執事之行事,不顧流俗之態,卓然以體道扶教為己務。……信所謂能言之能行之,既有德而且有言也。韓退之沒,觀聖人之道者,固在執事之門矣。"曾鞏當時少不更事,而能有這樣的看法,很不簡單,所言者雖有所未盡,但大體符合實際。又說:"鞏性樸陋,無所能似,家世為儒,故不業他。自幼迨長,努力文字間,其心之所得,庶不凡近。……唯其寡與俗人合也,於公卿之門未嘗有姓名,亦無達者之車回顧其疏賤。抱道而無所與論,心常憤憤悱悱,恨不得發也。今者乃敢因簡墨布腹心於執事,苟得望執事之門而入,則聖人之堂奧室家,鞏自知亦可以少分萬一於其間也。"這段話是表述自己的為人的。與俗不合,抱道自守,心志如此,確不凡近。歐陽修對於這樣的人物自是重視的。因此,曾鞏上書之後,曾經得到歐陽修接見。據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講,歐陽修見到他之後,曾對他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而且當曾鞏向歐陽修告別之時,歐陽修還寫了《送曾鞏秀才序》,其文云:"廣文曾生來自南豐,入太學,與其諸生群進於有司,有司斂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棄之。……然曾生不非同進,不罪有司,告予以歸,思廣其學而堅其守,予初駭其文,又壯其志,……曾生橐其文數十萬言來京師,京師之人無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乾也。予豈敢求生,而生辱以顧予,是京師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獨余得也。於其行也,遂見於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賀余之獨得也。"此序作於慶曆二年(1042),這時曾鞏雖見棄於有司,卻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 在這期間,曾鞏也結識了王安石,還曾向歐陽修推薦。他在《再與歐陽舍人書》中說:"鞏頃嘗以王安石之文進左右而以書論之,其略曰:鞏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稱其文。雖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誠自重,不願知於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時所急,雖無常人千萬,不害也。顧如安石,此不可失也。"這是追述前此一封信中的話,可見曾鞏對王安石曾經非常器重。在這封信里,他不僅推薦王安石,還曾提到王回、王向,一併向歐陽修推薦。 後來,在《與王介甫第一書》里曾鞏又說:"鞏至金陵,自宣化渡江來滁上,見歐陽先生,住且二十日,……歐公悉見足下之文,愛嘆誦寫,不勝其勤。間以王回、王向文示之,亦以書來言:此人文字可驚,世所無有。……歐公甚欲一見足下。能作一來計否?"由此看來,在這期間曾鞏同歐陽修已有相當親密的交往。 曾鞏是在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知貢舉時考中進士的。在這之前,他不但認識了歐陽修這樣的前輩,結交了王安石這樣的朋友,而且已經同當代其他幾個重要人物如杜衍、范仲淹等都有書信來往,投獻文章,議論時政,陳述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不過,曾鞏所寫的這些書信,不同於尋常的"乾謁“,不是請求薦引。例如,他在《上杜相公書》中說:"今也過閣下之門,又當閣下釋袞冕而歸,非乾名蹈利者所趨走之日,故敢道其所以然,而並書雜文一編,以為進拜之資。蒙賜之一覽焉,則其願得矣。"這封信大概就寫於慶曆五年(1045)杜衍、范仲淹等被黜離職之後。曾鞏於此時寫信並投獻文章,正好說明他的為人和政治態度,政治上同杜衍、范仲淹一致,絕不趨炎附勢。 曾鞏既中進士,便被調任為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司法參軍,又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為實錄檢討官。 在這期間,曾鞏對於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對於歷代圖書聚散以及學術源流多所論述,寫過一些敘錄,如《新序目錄序》、《列女傳目錄序》、《戰國策目錄序》等,還有《梁書》、《陳書》、《南齊書》等,也都寫有“敘錄”。 曾鞏雖推崇歐陽修,但他的學術觀點和歐陽修亦有所不同。例如,他在《筠州學記》中說:"周衰,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於秦火之餘,士學於百家之後,言道德者矜高遠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刑名兵家之術,則狃於暴詐,惟知經者為善矣,又爭為章句訓詁之學,以其私見妄(一本下有"臆"字),穿鑿為說,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學者靡然溺於所習。當是時能明先王之道者揚雄氏而已。"他對揚雄如此稱讚,這看法與韓愈比較相近,與歐陽修則頗相反。 此外,曾鞏還有《答王深甫論揚雄書》,對於揚雄屈事王莽以及作《劇秦美新》,都有所辯解,並引王安石的看法,以為"雄之仕合於孔子無不可之義“,而且認為"世傳其投閣者妄"云云。曾鞏對揚雄的看法,涉及政治和學術兩個方面。揚雄的政治態度和學術成就,對曾鞏都有影響。 曾鞏離開館閣,又作了十幾年的地方官吏。最初是通判越州(今浙江紹興一帶),其後又知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徙襄州、洪州,知福州。史稱曾鞏在這幾州都有政績,主要在"荒政"和"平盜"兩個方面,而後者並非真是政績。 曾鞏移徙洪州時,曾有《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詩,詩云:"憶昔江西別子時,我初折腰五斗粟。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飛光如轉燭。"他這時似乎已有倦於轉徙的感嘆。此後便多次表示為了養親而不願遠仕。 在赴福州之前,曾鞏有《辭直龍圖閣知福州狀》。到福州後又有《福州上執政書》,書中說:"轉走五郡,蓋十年矣,未嘗敢有半言片辭求去邦域之任而冀背朝廷之義。此鞏之所以自處,竊計已在聽察之日久矣。今輒以其區區之腹心,敢布於下執事者,誠以鞏年六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師,而鞏守閩越,仲弟守南越,二越者,天下之遠處也,於著令:有一人仕於此二郡者,同居之親當遠仕者,皆得不行。……"據此,他請求"或暫還之闕下,或處以閒曹,或引之近畿,屬以一郡,使得諧其就養之心,慰其高年之母。“此書之外,曾鞏還有《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閒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狀》,也是請求朝廷照顧養親的。大概正是因為他一再申請,朝廷曾一度下令,"召判太常寺“;可是當他離職上路以後,又有詔改知明州。為此,曾鞏又有《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希望朝廷允許他"暫至京師迎侍母赴任“。但未能如願,所以後來移知亳州,又繼續申請。他在《移知亳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中說:"臣昨任福州,已系遠地,迎侍不得,即今老母多病,見在京師,人子之誼,晨昏之戀,固難苟止。二者於臣之分,實為迫切。……只乞對移陳蔡一郡,許臣暫至京師,迎侍老母赴任。……今臣幸蒙恩詔移守亳州,如臣所請。況亳州去京不遠,欲乞許臣暫至京師,迎侍老母赴任。“元豐三年(1080),曾鞏又徙知滄州,有《滄州乞朝見狀》,說:"竊念臣遠離班列十有二年,伏遇陛下神聖文武,當天受命,……而臣曾未得須臾之間進望清光,竊不自揆,願奉德音,犬馬之情,固非一日之積。今將至京師,他望聖慈,許臣朝見。"於是神宗召見了曾鞏。召見之後,他曾請求登對,有《乞登對狀》,說自己被召見時,"不敢率然以對“,可是"退而伏念“,還是希望"上殿敷奏“,以便"披腹心“,"當天心“。此後曾鞏便被留在京師,"勾當三班院“。 元豐四年(1081),有詔書說:"曾鞏史學見稱士類,宜典五朝史事。"於是便"以為史館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史稱"近世修國史,必眾選文學之士,以大臣監總,未有以五朝大典獨付一人者“,於是曾鞏入朝辭謝說:"此大事,非臣所敢當。"並有《申中書乞不看詳會要狀》,表示謙讓。 元豐五年(1082)四月,擢拜中書舍人。這時曾鞏又有《辭中書舍人狀》,述說自己"齒髮已衰,心志昏塞“,希望另選賢能。還有《授中書舍人舉劉攽自代狀》,表示謙退。但這年九月,曾鞏即遭母喪,因而罷職。 元豐六年(1083)四月,曾鞏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一帶),終年65歲。著作有《元豐類稿》等 草書曾鞏元豐類稿墨池記。 綜觀曾鞏一生,歷任州郡官吏十幾年,在京師作官的時間不多。從他的一些政論文章看,如《唐論》、《書魏鄭公傳後》、《熙寧轉對疏》、《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等,並沒有突出的政治見解。其主要觀點是泛稱三代之制,稱讚後周和唐初的貞觀之治,而對於宋代的政治卻沒有多少條陳和建議,與范、歐諸公不同。他在《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中對於宋朝的現狀還是相當稱讚的。他說: 蓋遠莫懿於三代,近莫盛於漢唐,然或四三年,或一二世,而天下之變不可勝道也。豈有若今五世六聖、百有二十餘年,自通邑大都,至於荒陬海聚,無變容動色之慮萌於其心,無援桴擊柝之戒接於耳目。臣故曰:生民以來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又說: 今陛下履祖宗之基,廣太平之祚,而世世治安,三代所不及,則宋興以來,全盛之時,實在今日。 由此可見,曾鞏對於當時的政治不僅沒有任何不滿,而且推崇備至,當然也就不曾提出改革的意見。 在這以前,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參知政事,推行新法,當時曾鞏出守越州,其後轉徙六郡,在外十二年。對於熙寧新法,也沒有發表過具體意見。只是在《過介甫歸偶成》詩中說過:"心交謂無嫌,忠告期有補,直道詎非難,盡言竟多迕。知者尚復然,悠悠誰可語。"觀此,則兩人過去言談之間,可能有過意見分歧。還有,其《與介甫第二書》也說:"比辱書,以謂時時小有案舉,而謗議已紛然矣。足下無怪其如此也。"又說:"謗怒之來,誠有以召之,故曰:足下無怪其如此也。雖然,致此者豈有他哉?思之不審而已矣。"由此看來,在政治上二人是有分歧的。 總的看來,曾鞏一生,政治表現不甚突出。《宋史》本傳說"呂公著嘗告神宗以鞏為人行義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這話可能有些根據。
曾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在當代和後代古文家的心目中地位是不低的。他的成就雖然不及韓、柳、歐、蘇,但有相當的 影響。 曾鞏為文主張是接近歐陽修的。先道而後文,但比歐陽修更側重於道。在《答李沿書》里他說:辱示書及所為文,……足下自稱有憫時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而予之所愛且畏者也。末曰其發憤而為詞章,則自謂淺俗而不明,不若其始思之銳也。乃欲以是質乎予。夫足下之書始所云者,欲至乎道也;而所質者,則辭也。無乃務其淺、忘其深,當急者反徐之歟?夫道之大歸非他,欲其得諸心,充諸身,擴而被之天下國家而已,非汲汲乎辭也。其所以不已乎辭者,非得已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此其所以為孟子也。 此外,在《與王向書》、《回傅權書》中也有類似的見解。先道德而後辭章,這是曾鞏的一貫主張。也許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曾鞏的文章同韓、柳、歐、蘇各家相比,便顯得質樸少文。韓、歐諸公雖也說過先道後文一類的話,但他們畢竟還是重視文采,曾鞏則不很講求文采。 當然,曾鞏雖然不講文采,而文章卻寫得自然淳樸,自成一家。這是曾鞏文章的特色。這特色體現在幾個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論事之文寫得紆餘委備,委婉曲折,與歐陽修近似。其次,曾鞏文章雖質樸少文,然亦時有搖曳之姿,縱橫開合,有如韓愈。贈序之文,尤有特點。例如《贈黎安二生序》一開始說:蘇軾"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予,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予“。然後說,讀了他們的文章,認為:"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再說下去,便說到黎生將行,求曾鞏贈言,以"解惑於里人“。於是曾鞏乃大發議論如下:予聞之自顧而笑。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之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於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然則若予之於生將何言哉?謂予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為何如也。像這樣的筆墨雖然不及韓愈的贈序那樣縱橫變化,故作姿態;卻也寫得曲折盡意,很有波瀾。而且語出自然,無造作之跡,這一點又近似歐陽修。再有,曾鞏的文章又是善於記敘的,其特點是條理分明,無不達之意。例如《越州趙公救災記》,寫知越州的趙公"前民之未飢,為書問屬縣"云: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於官者幾人?溝防構築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於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還有,曾鞏為文,一般說來,是長於記敘、不多寫景的,例如《醒心亭記》、《游山記》等,幾乎不寫景物。但有的文章也極刻畫之工,如《道山亭記》即是一例:其路在閩者,陸出則厄於兩山之間,山相屬,無間斷,累數驛乃一得平地。小為縣,大為州,然其四顧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緣絙,或垂崖如一發,或側徑鉤出於不測之溪。土皆石芒峭發,擇然後可投步。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後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其溪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上下,不見首尾。水行其隙間,或衡縮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狀若蚓結,若蟲鏤,其旋若輪,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豪分,輒破漏。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勢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陸之險如此。這段文字是寫道山亭所在之地的山川之險的,形容刻畫,可謂精工。同柳宗元山水諸記相比,自有特色。 由此看來,曾鞏為文雖少景物描寫,卻並非不能,而是不為。偶一為之,也能臻於極妙之境。 此外,曾鞏還有一些論及學術、藝術的文章,例如《戰國策目錄序》、《宜黃縣學記》、《墨池記》等,縱論古今,更多學者氣息。 《宋史》本傳論及曾鞏的文章:"曾鞏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這一評語,比較切合曾鞏文章的實際。"紆徐簡奧“,概括了主要特點。 曾鞏生前與身後,都不曾以詩見稱。但他一生作詩也並不少。而且有些詩中還抒發了不見於文的思想和情感。在文章里,曾鞏不像歐陽修那樣指陳時弊,而在詩中卻有所涉及。例如《胡使》詩云:南粟鱗鱗多送北,北兵林林長備胡。胡使一來大梁下,塞頭彎弓士如無。折衝素恃將與相,大策合副艱難須。還來里閭索窮骨,斗食尺衣皆北輸。中原相觀雙失色,胡騎日肥妖氣粗。九州四海盡帝有,何不用胡藩北隅? 這樣的言語,在曾鞏的論政之文中不曾有過。"斗食尺衣皆北輸“,"胡騎日肥妖氣粗“,這是對北宋朝廷刮民髓齎盜糧的苟安政策的生動概括。剝奪百姓的衣食,養肥入侵的軍馬。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曾鞏循循儒者,於此也不能不慨乎言之。 曾鞏還有《追租》一詩,其中有句云:"赤日萬里灼“,"禾黍死磽确“。"飢羸乞分寸,斯須死笞縛“。"公卿飽天祿“,"每肆誅求虐“。這是說天旱民飢,而官方不恤。曾鞏在這裡頗有為民請命之意。最後說:"試起望遺村,霾風振墟落“,面對民間疾苦,曾鞏是無能為力的。 曾鞏一生,歷任地方官職,鞠躬盡瘁,似乎沒有什麼抱怨。幾次上書,皆以侍親為言。但在詩中,有時也微露不滿。例如《東軒小飲呈坐中》云:二年委質系官次,一日偷眼看青山。念隨薄祿閒垂首,似見故人羞滿顏。及門幸得二三友,把酒能共頃刻間。海魚腥鹹聊復進,野果酸澀誰能刪。談劇清風生塵柄,氣酣落日解帶鐶。瑰材壯志皆可喜,自笑我拙何由攀。高情坐使鄙吝去,病體頓覺神明還。簡書皇皇奔走地,管庫碌碌塵埃間。功名難合若捕影,日月遽易如循環。不如飲酒不知厭,欲罷更起相牽扳。 又如《人情》詩云:人情當面蔽山丘,誰可論心向白頭!天祿閣非真學士,玉麟符是假諸侯。詩書落落成孤論,耕釣依依憶舊遊。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將風月上扁舟。 在這樣一些詩里,曾鞏流露了更真切的情感。曾鞏不是詩人,但在詩里卻更體現了他的"全人“。總的看來,曾鞏一生,政治表現不甚突出。《宋史》本傳說“呂公著嘗告神宗以鞏為人行義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
主講人
康震,男,1970年3月出生。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人。中共黨員。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負責人才培養等工作)、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副所長(2003~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黨總支副書記(2004~2006年)。1989年~2000年,先後在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及文學研究所獲得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獲得博士後出站證書。主要研究方向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詩詞散文,唐宋文學。是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唐代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會員。
已發表論文
1、《賈平凹中篇小說研討會紀要》,載《小說評論》1991年第5期
2、《唐詩審美特徵與中國傳統思維》,載《唐都學刊》1992年第4期
3、《李白矛盾心態初探》,載《唐都學刊》1994年第1期
康震
4、《隋代詩歌的文化淵源》,載《求是學刊》1996年第5期
5、《李白儒家文化人格探索》,載《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6、《隋代詩歌的文化闡釋》,載《唐都學刊》1997年第2期
7、《王維研究》,載《唐代文學研究年鑑1995、1996年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8、《李白仙俠文化人格的美學精神》,載《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9、《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的美學意義》,載《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10、《新文化格局與經典的命運》,載《蘇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11、《唐太宗政教詩的文化反思》,載《唐都學刊》1999年第4期
12、《李安綱與〈東方人生智慧珍品叢書〉》,載《河東學刊》1999年第1期
13、《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導向》,載《河東學刊》1999年第4期
14、《王維研究》,載《唐代文學研究年鑑1998年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15、《中國王維學術研討會綜述》,《唐都學刊》2000年第3期
16、《李白政治文化心態的內在矛盾》,《人文雜誌》2000年第3期
17、《禪思意蘊與詩性智慧》,《中國圖書評論》2001年第12期
18、《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0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19、《李白文化人格的美學精神》,《南昌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20、《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1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1、《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哲學意義》,《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22、《唐長安城布局與初盛唐詩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23、《唐代長安城微觀布局與初盛唐詩歌》,《人文雜誌》200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文學》2002年第3期全文轉載)
24、《南北朝三地詩歌的文化精神》,《江海學刊》2002年第2期
25、《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2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26、《王維政治理想的內涵》,香港《新亞論叢》2003年第2期
27、《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3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28、《李白的藝術與人生》,《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教案選編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9、《東坡的中秋》,《文史知識》2004年第10期
30、《唐代俠文化傳統與唐詩的俠主題》,《人文雜誌》2004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文學》2005年第1期全文轉載)
31、《王維政治思想的內涵與意義》,《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第6期“論著精華”全文轉載)
32、《唐代詩歌與唐長安城建築文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1期,論點摘編)
33、《評〈郘亭詩鈔箋注〉》,《貴州文史叢刊》2005年第2期
34、《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4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35、On the Leading Spirit of the Blend of Styles in Poems of Northern Dynasty and Southern Dynasty,香港《新亞論叢》2005年第3期
36、《唐詩勝景與長安形勝》,《文史知識》2005年第7期
37、《文化整合視野中的世事進程——論隋代詩歌的文化史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6年輯重點轉摘)
38、《品牌,在品質中提升》,《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39、《弘揚尊師重道傳統》,《光明日報》2005年
40、《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on the Hanlin Scholars in the Xuanzong Period》,《新亞論叢》2006年第3期
41、《唐代私學教育的文學性特徵》,載《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42、《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5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43、《文學與政治之間——唐玄宗朝翰林學士述論》,載《山西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44、《天寶初年的王維、裴迪與輞川》,載《文史知識》2007年第1期
45、《詩聖杜甫終老之夕》,載《文史知識》2007年第4期
46、《莊子的生命境界》,載《文史知識》2007年第7期
47、《李白的翰林生涯》,載《文史知識》2007年第9期
48、《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6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49、《文化地理視野中的詩美境界——唐長安城建築與唐詩的審美文化內涵》,載《文藝研究》2007年第9期
50、《南北朝時期“關隴集團”文學觀念的發展演變》,載《文學評論》2008年第2期
51、《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7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52、《關隴集團與隋唐之際的文學觀念》,載《文藝研究》2010年第4期
53、《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8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54、《王維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9年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已出版著作
1.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吉藏大師評傳》,佛光山出版社(台灣)2005年版
《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韓愈》
3. 《〈邵氏聞見錄〉校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中國古代文學史》(下卷),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版
5. 《唐詩注析》,北京師範大學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6. 《宋詞注析》,北京師範大學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7.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主編),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
8. 《詩仙李白》(音像),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2006年版
9. 《康震品李白》,東方出版社2006年版
10. 《詩聖杜甫》(音像),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2006年版
11. 《蘇軾》(音像),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2006年版
12. 《中國古代文學史》(參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3.《康震評說李清照》,中華書局2007年版 14.《康震評說蘇東坡》,中華書局2008年版
15.《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6.《詩國文苑—古代文學經典選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7.《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韓愈》,中華書局2010年1月出版
18.《康震評說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中華書局2010年1月出版
19.《康震評說詩聖杜甫》,中華書局2010年1月出版
康震語錄
詩文閒談
使用月這個意象,一方面與李白詩學習樂府民歌有很大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與李白的仙道思想有關,總之原因比較複雜
寫詩,當然要守文學規則、審美規則,但是規則畢竟是人定的,如果規則束縛了你的精神,那就不是規則,而是繩索。所以要化繩索為彩翼,為表現氣韻添彩(2006-10-4 01:00)
舒婷的詩還是有古典美,聞一多他們都是如此,具有古典詩詞修養,再寫現代自由體詩,會好很多 (2006-10-4 01:07)
隨筆不好寫啊!看似隨意實則辛苦啊(2006-10-27 23:53)
---- 我一直想問先生的也是這個問題,網路文學與古詩詞畢竟在氛圍上有很大距離,不知道老師有什麼看法(網友提問)
網路的首要特點就是工具性,古典詩詞當然可以駕著網路的輕舟傳播得更遠更廣,但也有負面的作用,因為詩詞是與筆墨紙硯等古代文化共生的產物,沒有這些文化氛圍的烘托,詩詞的韻味也會受到很大的削減。而網路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快速消費、快速消化、快速遺忘,這對於古典詩詞來說又是很大的一個打擊
康震老師『百家講壇』講座風采
---- 請教老大啊,問題不在行,莫笑喔。為何學術論文的題目都起得那樣枯燥?即使是有關文藝或者詩歌方面的也不例外?起個詩意點或者吸引人的題目不行么?我一看到長長的題目,頭先就暈了。這樣嚴肅的題目,一般大眾應該跟我差不多,不太有興趣一探就裡罷?我覺得象老師寫蘇東坡的那篇散文,好象叫《東坡的中秋》(還是《永遠有多遠》)就很好啊。
嗯,怎么說呢,一行里就有一行的規矩。好比吃雞腿兒,最爽的吃法就是滿把攥著吃,可是這樣不行啊同志,如果在西餐桌上,就必須用刀將這雞腿兒切成條條,一叉一叉的送入口中。
談李賀
(回答康震吧吧友關於李賀問題節選)
----李賀當然是個天才,可惜命太短,鑼鼓剛剛敲響,大幕便匆匆落下。但是他對於唐詩語言詞句的改造,對於色彩的運用,對於意象的錘鍊都具有突破前人窠臼的新變因素。倘若天假以年,或許會改變唐詩的歷史。(2006-9-22 23:32)
----李賀的一生潦倒不堪,寫出來的詩卻驚彩艷艷,令人咋舌,灰暗壓抑的人生卻擠壓出色彩鮮艷的詩篇來,難怪她的母親感嘆兒子要嘔心瀝血方罷!
學唐詩,關鍵學什麼?
就是要品味健朗通脫的個性,即便肉體依然行走在生活的陰影里,精神卻要永遠在陽光里飛翔!
唐代詩人並不比現代人更聰明,但是他們也許更敏感,更真實,更善於在歌唱中解放自己的心靈。
古代都城專題
我對中國古代都城很有興趣,寫過幾篇文章,安陽對於古代都城的建設很有借鑑意義。安陽是個好地方。
這幾年對唐長安城略作過一些小研究,覺得大唐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確值得探討。(2006-10-3 23:16)
長安當然是個好地方,只恨代代為帝王之都,損傷山水神氣,讓當代長安人吃苦
唐代長安城的確宏偉,相當於現在西安城的十倍。面積84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
不過也沒有大家想得那么浪漫完美,比如唐長安的下水道系統就不好,主要幹道(除了朱雀大街)完全是土路,如果遇到連陰雨,百官上朝都是問題,杜甫被困長安,好幾次都是因為下雨斷了糧。(2006-10-3 22:17)
今天的西安城僅相當於唐長安成平面圖中粉紅色部分,可能還小一點
之所以貼這些圖(不是什麼稀奇的圖),就是想讓大家了解一下西安的現在,唐代的八景,何其壯闊優美,無以言說。(2006-10-3 23:19 )
其實長安八景並不都是自然景觀,比如鹹陽古渡,軍事價值就大過美學價值。八景只不過是一種襯托,對古都的一種渲染。( 2006-10-3 23:15)
長安的天空一萬年都不會改變,改變的是華夏山河。魯迅講的這個話有多重意思。其實,楊貴妃的故事還可以接著寫下去,破敗的長安中也有破敗的貴妃故事流傳,魯迅為何不願寫呢?
其實,盛唐長安早在五代開啟戰爭的時候就永遠結束了(《夜宴》的時代),盛唐長安與當代西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而明清北京與當代北京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西安是近代文化的產物,也是宋以後西北地區文化的產物。這就是現在西安的文化真相。
所以魯迅去西安尋找唐代長安的天空,稍稍有點兒滑稽。(2006-10-3 23:36)
只有明白真相,方能找準定位,放下包袱,向前走,否則總是沉浸在大唐盛世的幻覺中,形成一種激憤自傲的城市性格就不好了。我對此也深有體會。(2006-10-3 23:41)
我去南方開會,有友人問曰:西安沙漠大否?壯觀否?
我答曰:西安無沙漠。
友人曰:西安豈能無沙漠,浩浩西北,其沙漫漫也!
我答曰:沙漠在更西北部方可見到。
友人笑曰:差不多差不多,反正就是那裡吧。
可見西安在異地朋友心目中的位置。其實認真查一查地圖就會發現,西安位於中西部地區,是連線東部與西部的核心地帶。
人生如長夜,兀自秉燭游(2006-10-3 23:59 )
---- 老師你覺得長安和西安在氣質上有何不同呢?我覺得經過這一千多年,西安少了長安做為帝都的氣質,但卻更深沉含蓄了
有人建議西安還名長安,老師你覺得這主意可行嗎?(網友提問)
長安是隋唐文化的產物,西安是近代文化的產物,區別甚大,兩者之間唯有一絲歷史的情愫維繫而已。西安還名長安固無不可,但也於事無補。
再造長安,無論在精神內涵還是目標設定上都存在困惑。(2006-10-3 23:25)
蘇軾專題
大家好!大家好!希望大家喜歡蘇軾的講座,這是個多么可愛的人啊,可惜我還是沒有能夠講出他的內在精神來。
上次講蘇軾最後一集,觀眾以為我不過是講了幾個笑話,其實不然。這些事情雖然充滿了詼諧趣味,但是反映了蘇軾個性的重要特徵,它貫穿於蘇軾一生的各個方面
嚴格的說,那不能叫做笑話,而是一些有趣的往事
蘇軾的結尾應該既平常又不平常,因為這就是蘇軾。
《蘇東坡突圍》這文章很有意思,值得反覆閱讀(2006-10-27 23:47 )
康震老師《唐宋八大家》錄製風采
----蘇軾之所以寫下那么多的詩,是不是用來自我解脫呢?(網友提問)
詩人嘛,怎么能不抒發感情呢?寫著寫著也就獲得解脫了(2006-10-27 23:39)
時間不早了,各位早點休息吧。我也要休息了。大家看了蘇軾之後有什麼寶貴意見、建議可以告訴我。對於講座的選題,有什麼好的意見建議也可以提出來。(2006-10-27 23:55)
康震談曹操
----武帝,魏文帝,曹子健
這個……沒法兒排。曹操是大英雄,文帝算是政治家兼文學家,曹植是個文學家,沒法兒排(2006-10-4 00:43)
喜歡曹操,愛恨情仇盡在一身 (2006-10-4 00:44)
單論文學成就,最高的當然還是曹植,五言詩成熟歷程中的豐碑;他的兄長在文學理論方面建樹卓著,也是文人七言詩的開創者。老爸爸的成就雖不比其子,但是兒子們的氣魄氣韻難以望其項背(2006-10-4 00:48)
曹操的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2006-10-4 00:51)
曹操不僅是大英雄,用迅哥的話來說,他還算是個大大的英雄哩(2006-10-4 00:56)
謙謙君子風
最近一直比較忙,所以沒有來吧里。十月、十一月里,事情多,公家的、私人的,手腳並用也還是不夠用。說到底,是所欲大於所能,如果止於當止之時,又有什麼亂的、忙的?人活一世本是自然、適意的一樁事情,過多的紛亂忙碌都是畸形,都不正常,很多人就在畸形中度過一生。很可悲。願每個人都健健康康,適意人生。
說實話,我的性格,我所接受的教育,都使我不可能成為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這么多朋友支持我、鼓勵我,只能使我更加努力,但我不會強迫自己做超出能力的大事,平常人只能做平常事。
我的文章的確不值得你花時間。如果有空閒,多讀一些真正大學問家的文章、書籍,從那裡會得到更多。這是實話
話說得有點兒過。人都是具體的歷史的,膽小不免顯出卑瑣,軟弱不免顯出氣短,恐怕不好說是可愛吧?(2006-10-27 23:32 )
話過了,過了。我不過一藐藐乎小子,何敢望默存公!(2006-10-27 23:48 )
---- 可以簡單談談你上百家的感受嗎?與大學裡的講課有何不同?(網友提問)
沒有什麼不同,除了穿戴整齊之外,沒有任何不同的感覺
---- 您覺得生命中什麼是重要的,我是說你聽從理性還是感性?(網友提問)
大家都用理性來指導生活,都用感性來滋潤生活呀,人人都如此呀
你的問題都很大。說實話,從懂事到現在,真正具有思考水平的時光也才不過十幾年,大部分時間又在讀書,現在也還是在校園裡,距離實際深刻的生活實踐很遠,思想不可能有什麼深度,所以面對如此巨大的問題,一時很難回答,抱歉!
---- 請問,先生以為怎樣的性格才可愛?(網友提問)
最符合自己性情的性格——自如、適意 說句大白話:別人看著你是那么的舒服(2006-10-27 23:35)
各集導語
01非常七加一
曾鞏字子固,江西南豐人,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散文家,公元1019年生,1083年病逝於江蘇南京,終年六十五歲。曾鞏的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宋代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幹。可遺憾的是,儘管曾鞏得到文壇宗師歐陽修的極力推崇,但他卻是“唐宋八大家”中最令我們當代人感到陌生的一位,為什麼這其中會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02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曾鞏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文學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是有誰知道,這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學大家,當初因為要照顧一大家子的生活,在家中整整苦讀、奮鬥了二十一年。如果不是歐陽修大力的推薦和褒揚,如果不是歐陽修擔任了科舉的主考官,曾鞏能否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還真是難以預料。那么,曾鞏的家中究竟遭遇了什麼變故?曾鞏又是如何挑起家庭生活這副沉重的擔子的呢?
03身處鄉野名比天高
曾鞏從18歲到39歲,整整這21年的時候,就蝸居在家。他蝸居在家裡頭,不是說要刻意做一個“宅男”,而是他家裡頭生活很困難。有一個90歲的老祖母,他的父親身體也不好,還有一群的弟妹,所以他得謀生活,他得討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曾鞏依然刻苦地學習,不但他刻苦學習,帶動他這些弟弟妹妹一塊兒學習,最後他考中了進士,我們說這一科進士裡頭,他們家一共六個兄弟都考中了,非常不容易。
曾鞏去世以後,跟他同時代的有個人叫林希,給他寫的墓志銘裡邊,有這么一句話是評價他的,這句話怎么說的呢?說“由慶曆至嘉祐初,公之聲名在天下二十餘年。雖窮閻絕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誦,惟恐不及,謂公在朝廷久矣”(《曾鞏墓誌》)。什麼意思啊?說這個曾鞏啊,這二十年待在鄉下,待在當時距離政治文化中心還比較偏遠的江西。雖然他待的地兒這么偏遠,雖然他自己是個無權無勢落魄的讀書人,但是他的文章,就是再窮鄉僻壤的人,都爭著紛紛地把他文章要抄下來,抄下來要幹嘛呢?要口誦耳傳,為什麼?對他的文章特別地仰慕,仰慕到這種程度,就覺得曾鞏根本就沒待在鄉下,二十多年來,就覺得曾鞏一直在朝廷裡邊,甚至感覺他一直都在朝廷做官。
和其他幾位大家相比,排名“唐宋八大家”最後一位的曾鞏,人生經歷十分獨特,生活特別困苦。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他一直待在自己的家鄉江西農村,為全家的生計奔波。但生活的艱辛並沒有影響他做學問和寫文章,一旦他有文章面世,就會很快流布天下,廣為傳誦。讀過他文章的人,不但不知道曾鞏此時生活在偏僻的鄉村,反而會認為他一直身處朝廷之中。為什麼一個久居鄉野的人對朝廷大事會有那么獨到的見解?為什麼一個疲於奔命、沒有時間讀書的人卻以學問好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