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鴻(曾國藩的次子)

曾紀鴻(曾國藩的次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曾紀鴻,字栗諴,湘鄉人。他是曾國藩的次子,父親去世後蔭賞舉人,充兵部武選司郎官。但他不熱衷於仕途而酷愛數學,並通天文、地理、輿圖諸學。可惜的是,由於平時勤奮用心過度,曾紀鴻事業未竟就因病逝世了,年僅3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紀鴻
  • 出生地湘鄉
  • 出生日期:1848年
  • 逝世日期:1881年
  • 主要成就:中國近代著名數學家
  • 代表作品:《對數評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
個人信息,科舉經歷,數學成就,家庭,生平簡略,曾紀鴻年譜,

個人信息

曾紀鴻(1848年~1881年),字栗諴,曾國藩次子,數學家。

科舉經歷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他父親剛剛受封侯爵,16歲的他正好去長沙參加鄉試。當時,政治腐敗,科舉考試盛行遞條子,開後門。曾國藩怕兒子誤入歧途,在開考前的七月初七日寫信給紀鴻說:“場前不可與州縣來往,不可送條子,進身之始,務知自重。”考完發榜之前,曾國藩又怕兒子去活動,又於七月二十四日去信告誡兒子:“斷不可送條子,致騰物議。”這次鄉試,紀鴻榜上無名,以後多次應試,僅得一個“勝錄附貢生”。難得的是,紀鴻始終未送過條子,曾國藩也沒給主考官打過任何招呼。在特權盛行的封建官場,實在難能可貴。
曾紀鴻

數學成就

曾紀鴻後來自學成才,著有《對數評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等數學專著傳世。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數學家。可惜英年早逝,僅33歲。
早年協助丁取忠纂輯《粟布演草》,25歲就獨立完成《對數詳解》5卷,又與同是丁取忠學生的左潛黃宗憲合作,撰成《圓率考真圖解》。曾紀鴻生於西學初來的洋務運動時期,主張學習西方,認為中國歷史悠久,數學已漸近失傳,而近三百年來,泰西各國反能推闡古法,翻陳出新,因此他學習西方語言文字,細心研究西方代數學,在《圓率考真圖解》中就依據西方數學家尤拉的方法,並加以改進,刪繁就簡,計算出圓周率值到100位的數碼,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疇人傳》的作者諸可寶評價它“為從古所未有”。曾紀鴻曾校對李善蘭的《算書》,對其中的錯誤多加糾正,還預言數千年後地球運行歲差與繞太陽運行的自轉速率都能夠推算出來,並已演算成帙。

家庭

娶與曾國藩同年進士郭沛霖女兒郭筠為妻;郭沛霖任職於江蘇淮揚道道台,被太平軍殺害,家屬託曾國藩照護,因此成親;育有四子一女,因紀鴻本人33歲便去世了,夫人郭氏才34歲,長子廣鈞才15歲,其他子女都在幼年,全賴郭氏一手將子女培養成人。
因曾國藩長子曾紀澤雖生了三個兒子,但其中兩個早夭,只有廣鑾長大成人,後來繼承了祖父傳長的侯爵。但廣鑾無兒子,過繼紀鴻四子廣銓的兒子昭揆為嗣,所以曾家一脈實由曾紀鴻繼承。曾紀鴻比曾紀澤小9歲,

生平簡略

曾紀鴻,字栗誠,大學士國藩少子。恩賞舉人。早卒。紀鴻少年好學,與兄紀澤並精算術,尤神明於西人代數術。銳思勇進,創立新法,同輩多心折焉。謂大衍求一術亦可以代數推求,依題演之,理正相通,撰對數詳解五卷,始明代數之理,為不知代數者開其先路。中言對數之理,末言對數之用,明作書之本意。其於常對、訥對,辨析分明。先求得各真數之訥對,復以對數根乘之,即為常對數。級數朗然,有條不紊,雖初學循序漸進,無不可相說以解焉。
家富有藏書,曾國藩“厚朴堂”藏書樓中,辟有“芳記”書樓,是曾紀鴻與夫人郭筠的藏書處所,取自陸機《文賦》中的句子:“傾群言之瀝液,瀨六藝之芳潤。”名為“藝芳館”。與父“公記”書樓、兄曾紀澤的“朴歸齋”書樓對稱,收藏醫、卜、星、相等書籍,如麻衣柳莊相法,大部頭的佛經圖畫等。三樓收藏經、史、子、集等書籍,惜英年早逝。《曾寶蓀回憶錄》記載:“這個書樓,進去真是寶藏與焉,五花八門,應接不暇。”

曾紀鴻年譜

道光二十八年(1848),一歲
二月二十四日,公生於北京南橫街路北宅中,體氣甚壯,滿月時送禮者十餘家,是日未請客,後陸續請酒酬謝。文正公同年郭沛霖公於公滿月時即求結兒女姻婭,文正公請示父母后定親。
道光二十九年(1849),二歲
體結實,日日歡笑走躍。
道光三十年(1850),三歲
四月十九日,移寓賈家胡同南頭路西。五月初二日,公五妹生,後殤。
鹹豐元年(1851),四歲
鹹豐二年(1852),五歲
三月三十日,公滿妹紀芬生。
鹹豐三年(1853),六歲
是年,因文正公奉旨在湘辦團練,公隨母及全家返湘。五月初三日抵長沙,旋歸湘鄉荷葉,居黃金堂。
鹹豐四年(1854),七歲
在家讀書,文正公家書中有科一,科三,科四之字俱好,科一請安稟其字畫粗大,頗有乃父風“等語,則是時已開始學習寫信。
鹹豐五年(1855),八歲
文正公家書中有”紀鴻兒亦不必讀八股文,徒費時日,實無益也“等語,則是時已承家訓,或對後來喜攻研數學有關。
鹹豐六年(1856),九歲
三月份,兄紀澤元配賀夫人來歸。九月份文正公家書,謂聞公”舉止大方,余為少慰“,教公”勤儉力持,習勞習苦,莫墜家風,讀書寫字不可間斷,要早起“等。
鹹豐七年(1857),十歲
二月初四,公祖父竹亭公薨於里第。文正公丁憂,於二十九日請假返家。公兄弟皆在館讀書,聘鄧寅皆先生教讀,品學極好,公一日讀三佰字。六月初,嫂賀夫人因難產歿於黃金堂。
鹹豐八年(1858),十一歲
二月十三日,公堂弟鼎三定庚,文正公率公兄弟赴白玉堂,共四席。八月八日文正公致九弟信中言“今年家中學生,科一進功最多,科四、科六、甲三等次之”。又七月十三日致澄弟信(是時文正公已離家赴軍中)“言科一、科四喉痛系火虧,宜服補劑。”又八月二十日諭紀澤信中言:“予生平有三恥,……獨天文算學,毫無所知……爾若為克家之子,當思雪此三恥”等。後公精研數學且有所發明創新,當與此諭有關。
鹹豐九年(1859),十二歲
本年公患喉痛,文正公信囑不可服涼藥。是年,兄紀澤繼配劉夫人來歸。
鹹豐十年(1860),十三歲
六月份,兄紀澤去文正公營中,命以後在家信囑公書寫。十月份,公作連珠文送覽,文正公謂“文筆勁健,可慰可喜”。
鹹豐十一年(1861),十四歲
文正公信:元月份言公現閱《通鑑》,為鄧師所賞,甚為欣慰。二月份囑公兄弟須在屋後山內栽竹。三月份囑公兄弟長大後不可涉歷兵間。並教以八本、三致祥,銀錢要少,用度要省,著重於勞字儉字。四月份謂公文筆大方,可喜慰。本年冬,長姊紀靜適袁。
同治元年(1862),十五歲
二月份,文正公函囑公赴縣考試時,要請鄧師護送。四月份公赴縣考試,取榜首。文正公信,謂“皆鄧師時雨之化,可感”。又今年鄉試令公不必入場,因屆時天氣太熱恐難耐此九日之苦。五月份公至省城,兌銀四佰兩作進學之用並鄧師謝禮。文正公信囑省城繁華之地,只宜在寓中靜坐,不可外出徵逐遊戲。七月十三日,公由省城啟程回家。十一月份作詩四首寄父。又本年二月份二姊適陳。四月份三姊適羅。均在湘鄉成婚。
同治二年(1863),十六歲
五月份,公函詢今年是否赴省參加科考。文正公告可以前往入場,但須鄧師或其他老成者同往方為穩妥。後因當年湖南科考在郴、桂兩地,八月份長沙恐無考期,故未參加。六月份公信稟秋涼後,侍母及全家來安慶省親。八月十九日自家啟程,九月初抵長沙。文正公告以“船上有大帥字旗,余未在船,不可懸掛,沿途不要驚動各地官長”。九月十六日抵漢口。九月二十九日,全家安抵安慶,一路平安。全家共九人,為歐陽太夫人、四姊妹(應為紀靜、紀琛、紀純、紀芬)、三姊夫羅允吉、嫂劉夫人、女至女廣璇及公。在署請周縵雲老師教讀。公與羅允吉,王興鈞三人從讀。後兄紀澤亦來。
同治三年(1864),十七歲
三月份,公等讀書均有進益。六月二十日,公回湘參加考試。文正公信告封侯事,教公在外以謙謹為主,場前不可與州縣往來,不可送條子。又信命公十六日出闈,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湘鄉家中,九月初在聽榜信後再啟程來署。後是科未中。九月初一日,文正公攜家眷赴金陵,於初八日進城寓貢院。十月初五日,公與王興鈞自家來金陵署中。
同治四年(1865),十八歲
公定於今年四月完姻。三月十六日,文正公請同年弓小薌去安慶郭宅,為公園媒。四月二十一日,公與郭夫人在金陵督署成婚,道喜之客甚多。未初發轎,申正三刻喜轎入署。酉初行禮,酉正寓客。男客四席,女客二席,二更客散。
先祖母諱筠,字誦芬,湖北蘄水郭公沛霖之第三女。工詩能文,與栗言鹹公賓敬倡隨,詩書互勉。祖父不幸早逝,祖母母兼父職。所生子女五人及各房長孫子女,皆躬親教養,後皆有成。名其居曰藝芳館,所著詩篇則稱《藝芳館詩鈔》,原刊於清末。所存手稿,於1974年在台灣學生書局影印重刊,名曰《藝芳館詩存》。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五月十三日辰時生,壽七十。民國五年丙辰三月十二日酉時歿,葬富托達刮山。民國二十四年乙亥遷葬長沙顏家沖賀家屋場鳳形山,與夫合冢。清浩封恭人,晉封一品夫人。生子五,廣鈞、廣釗(殤)、廣鎔、廣銓、廣鐘、女一,廣珊、適宛平俞明頤
閏五月,文正公淮安徐州、周家口等地長駐,家人仍留居金陵
同治五年(1866),十九歲
五月份,文正公信教公習字之法,謂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速。每日習柳字百個,單日以生紙,雙日以油紙摹之。臨帖宜徐,摹帖宜速。數月之後,字愈醜,切莫間斷,憝過此關,自有稍進。不特習字,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每日要看讀寫作,四者俱全。時歐陽太夫人慾攜家往周家口文正公命全眷返湘。時公九叔父已調任湖北巡撫,命抵鄂後可稍停留。金陵署內之木器好的不要帶走,概交與房主姚姚張姓,當寄銀回家自辦家具。三月份,公兄弟侍母及全家返湘。五月初抵鄂,居九叔父署中。公與紀瑞在署一同讀書。八月份,公有背痛發熱之症,醫者以癆病目之。八月初十日,公長子廣鈞生於湖北督署中。十月份,兄紀澤奉母及全家返湘。十月二十四日,四姊適郭,即於舟中發轎,太夫人親送之,三日後返舟。公則於十月初六自鄂啟程赴周家口文正公處,於十五日抵達。十一月份兄紀澤及全家返抵湘鄉,居富厚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