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爐寺冶鐵遺址

曾爐寺冶鐵遺址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鎮葉厝鐵屎岸自然村南300米處,範圍達二千多平方米,其中一條約三百米長的田間板車道,即鐵屎岸,為大小塊不等的鐵渣混著泥土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爐寺冶鐵遺址
  • 地理位置:葉厝鐵屎岸自然村南300米處
  • 又稱:曾爐寺村
  • 歷史記載:明嘉靖《惠安縣誌》
村子也稱曾爐寺村,地處泉港區最南端,與惠安東北部輞川鎮交界,向東可望渠埕規整波光點點的山腰鹽場,西南方向是煙波浩渺的輞川大海,村旁農田畦畦泛青,就是當地村民所稱的曾爐埭,一座古樸的寺宇座落在村子西南方,就是千百年來在當地極具盛名的曾爐。
泉港區最南端,與惠安東北部輞川鎮交界處有一條並不壯觀卻有數百年歷史的堤岸,過去,這裡曾是山腰通往惠東南尤其是輞川地界的捷徑,如今已用基石水泥加固,用以防潮護田,成為田海交界線。這堤岸就是位於山腰鎮葉厝曾爐寺村的鐵屎岸。據載,此堤最初是由鐵渣堆積而成岸,故如此命名,岸南三百米處有一自然村,亦名為鐵屎岸。
早在一九七六年,原惠安縣人民政府組織考古人員對該地進行調查,發現鐵渣散布範圍達二千多平方米,其中一條約三百米長的田間板車道,即鐵屎岸,為大小塊不等的鐵渣混著泥土而成。因開拓耕地,鐵渣埋于田底,耕田時常被犁耙翻出來,在溝渠穿過的斷層中,尚可見厚達數尺的鐵渣堆積物,並夾雜著稀疏的木炭屑。據說,村內有一戶人家曾經保存過一塊重五十多斤的廢鐵渣錠。
鐵渣(方言即鐵屎)從何而來,由遺址及史料可考,源於宋時冶鐵之事。明嘉靖《惠安縣誌》卷五記載:“宋時卜坑、黃崎、曾爐、盧頭、沙步、峰前、牛埭俱產鐵砂,置冶煮鐵,至今尚有遺屑。”同書卷七載:“宋時邑嘗煮鐵。”可見在宋朝時,當地勞動人民就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向海淘沙要鐵開爐冶煉,實現鐵器的自供自給及外銷。如今多數遺址已毀或無跡可考。鐵屎岸一帶是迄今為數甚少且保護較好的一處冶鐵遺址。一九七九年,惠安縣將該地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名為曾爐寺冶鐵遺址,又名鐵屎岸冶鐵遺址。
曾爐寺村旁有曾爐“三寶”寺,寺外農田名為曾爐埭,村、寺、埭均以“曾爐”而稱呼,其中緣由或許是宋時有曾姓於此經營冶鐵作坊,時過境遷,人們以其命地名,並沿稱至今。現冶爐址早已毀,只有曾爐寺內一對清朝光緒年間重修寺宇時留存下來的石柱,以及同一時期所鐫的對聯“爐火放開天眼碧,山容掩映佛頭青”,可讓人想像古時曾爐寺的冶鐵盛況及寺外的風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