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解釋,典故,示例,成語辨析,
解釋
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
曾:文言副詞,有“乃”的意味,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時:時間。
典故
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補官揚州,公得謝歸。曾幾何時,訃者來門。”
示例
清·周亮工《書馮幼將畫竹卷後》:“~,諸君子皆化為異物,而予與幼將亦皆頹然老矣。”
~,他自己去做了一個小小的官兒回來,而他又勸我去學法政了。(郭沫若《少年時代·反正前後》)
~,這裡還是一片荒地,而今已是廠房林立了。(《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
成語辨析
曾幾何時是一文言詞語,表示“沒過多久”的意思,例如:
3·自收割以來,生吞活剝,曾幾何時,屈指計之才六十日耳!(王有光《吳下諺聯》)
“曾幾何時”也留存在現代漢語中,可以表示“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4·講到這件事,可算文學史上一段傷心事,當時何等轟轟烈烈,想把旁行斜出抬舉出來,化為康莊大道,曾幾何時,遭逢古典派與普羅階級的夾擊,以致壁壘沉沒,隊伍嘩散,豈不可嘆可羞!(俞平伯《人生不過如此》)
“曾幾何時”在現代漢語中,也可以表示較近的過去的某個時間點,相當於“不久以前”,例如:
6·曾幾何時,人類向大自然挑戰,已把競技比勇的場地轉到了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多少年過去了……(1994年5月2日《文匯報》)
8·曾幾何時,小羊因山羊絨而貴,身價倍增……這兩年沙塵暴漸多,人們又開始以另樣眼光看山羊。(2000年10月10日《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