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瀾(1896—1943),女,廣西永康州城南街(今中東鎮)人,壯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平瀾
- 出生地:廣西永康州城南街(今中東鎮)
- 出生日期:1896
- 逝世日期:1943
早年經歷:,取得成就:,
早年經歷:
父曾文鵬,前清拔貢。平瀾七歲就讀。十二歲到南寧第一女子國小插班。十六歲那年,為反抗包辦買賣婚姻,毅然離開家庭,到廣東肇慶一所國小任教。後受“五四”運動影響,到北京考入私立國民大學文學系深造,學習一年多。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她接觸了廖仲愷夫人何香凝女士,追隨何香凝到上海、廣州等地從事婦女解放運動。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經作家張資平介紹,東渡日本,進東京美術學院攻讀美術。
1932年回到上海,參加革命活動。次年因白色恐怖,難予在上海立足,便回到扶綏老家。
取得成就:
1934年下半年,由雷榮甲介紹到雷沛鴻創辦的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執教,兼該院《日刊》主編。
在《日刊》先後發表了二十多篇有關政治時事和文化教育的評論文章,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軍閥統治;傳播先進教育思想,評擊封建法西斯教育;並大力宣傳婦女解放,爭取女權獨立。同時寫作小說、散文,尤長新詩。
1935年夏,收集十餘年來所寫的部分詩作,整理成《曾平瀾詩集》,由南寧三管圖書局出版發行。此外,還蒐集整理民間文學,編輯出版了《邕寧童謠集》(已佚)。
1936年9月,教育研究院停辦,她至平樂省中任教。半年後回扶綏老家,辦波瀾學園,主張普及國民基礎教育,提倡女子入學、半工半讀,受到鄉親父老讚揚。但只辦了一個學期,就被當局勒令停辦。
1939年冬,日寇入侵廣西,家鄉淪陷,她在戰亂中流亡南洋,在新加坡育英中學任教,著有《新加坡之前夕》(已佚)。
1941年初,又重回家鄉,在同正縣立國民中學任教。
1943年12月病逝中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