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曾國藩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之譽,《曾國藩家書/家藏文庫》總結了他修身治家的寶貴經驗,深契中國人的人倫應世之道。《曾國藩家書/家藏文庫》整理者寫有萬餘字導讀,詳細闡釋曾國藩家書與家教的獨特之處。重讀曾國藩家書,了解曾氏家風與家教,對當下社會家庭建設會起到積極作用,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曾國藩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家書》收錄了曾氏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後寫給家人的書信,其內容主要為治軍、治家、治學方面的經驗總結,雖有些迂腐不當之論,但大體遵循的是儒家傳統思想,特別治家、治學之論,深契中國人的人倫應世之道,故而廣受歡迎。
市場上已有多種《曾國藩家書》,除了嶽麓書社及中國書店的為全本,多數為選本,其中有以時間為序選擇有代表性的家書,讀者可以從中了解曾國藩生平大略;有以內容歸類,分為“修身篇”“從政篇”“處世篇”“勸學篇”等,讀者可以各取所需,從中獲益;也有些插圖本、翻譯本,可供年齡不大、古文水平不高的讀者參考。中州古籍出版社作為一家古籍社,其規劃的“家藏文庫”中就包括《梁啓超家書》(已經出版且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曾國藩家書》等等,並在《曾國藩家書》的策劃及撰稿中形成以下特色:
1.編排新穎,弘揚正能量
眾所周知,曾國藩是一位恪守禮教的理學大師,講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曾國藩看來,臣子必須盡臣子的責任,父親應有父親的樣子,兒子需守兒子的禮數。這種“角色”意識,也明顯地體現在曾國藩的家書之中。根據家書的對象不同,可將家書分為“與祖父家書”“與父親家書”“與叔父家書”,對於這些長輩,曾國藩格外尊敬,在通信對象前往往使用“稟”字;“與夫人家書”“與諸弟家書”,曾氏在通信對象前常常使用“致”字;在“與子侄家書”時,曾國藩使用的是“諭”字。“稟”“致”“諭”三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的背後是一種潛在的角色意識在發揮作用,即對於曾國藩這樣講求理學之人,他要做賢孫孝子,他要做仁兄愛父。這種角色意識,為我們解讀曾國藩家書提供了絕好的途徑。儘管由於時代局限等原因,曾國藩有不少需要批判的地方,但是他的這種角色意識給予今天的啟示在於,大家都按照角色辦事,即父親做父親該做的,丈夫做丈夫該做的,兒子做兒子該做的,推而廣之,處於什麼地位就做與這個地位和身份相符合的事情,這樣各行各業都會湧現出一大批立足崗位、兢兢業業的人才,社會也必將是穩定繁榮、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當是我們按角色解讀曾國藩家書的現實意義所在。
2.版本可靠,取捨精當
“家藏文庫”的特點之一為:必須為讀者提供可靠的閱讀文本。《曾國藩家書》依據傳忠書局刻本為底本,廣泛參考了嶽麓書社、中國書店等出版機構的整理成果,為讀者提供可靠的閱讀本子。今天存留的曾國藩家書近1500首,限於時間、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一般讀者還是無法全部閱讀,需要從中精選一部分。我們充分比較後,堅持突出重點、減少重複、辯證看待的觀點,選擇近500封家書。所謂“突出重點”,就是要把曾國藩治家、治學的經驗提煉出來,如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箴言”等;所謂“減少重複”,即對於曾氏反覆嘮叨的話語有所刪減,保持高閱讀的新鮮感;所謂“辯證看待”,即採取實事求是的精神,全面展示曾國藩的面貌。如曾國藩沒有與諸女寫過信,但與兒子的書信中涉及對於女兒的教誨,實際可以看作對女兒所作書信,如在《諭紀澤》(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家書中有所表露:曾國藩知道女婿性情乖戾、脾氣暴躁,但仍然讓女兒柔順恭謹、不可有片語違忤。接著又搬出三綱五常的一套,告誡一番,還以自己服官的經歷,勸女兒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在曾國藩看來,“讀書居官,世守禮義”的曾家女兒應該忍耐順受。從這些家書看,曾國藩是一味讓女兒“耐勞忍氣”、甚至寧願犧牲女兒幸福以維護“世守禮義”家風的近乎苛刻的父親。針對這樣的家書,我們也不加迴避,但予以特別說明,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批評。
3.注釋簡明,易讀易懂
考慮到讀者的閱讀能力高低不齊,我們為《曾國藩家書》做了注釋。注釋的對象主要是一些難懂的字詞、典故及典章制度方面的內容,這可以省卻讀者翻檢工具書之苦。在簡明的注釋之外,我們於文前列出曾國藩家書對象的生平,方便讀者了解曾氏家族成員的基本情況,從而更好地閱讀家書。我們還請作者作了《角色意識與曾氏家風》的導讀,在這篇萬餘字的導讀中,讀者可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本人及家書方面的內容,並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拓展。這樣的整體設計,都是以讀者為中心,希望為讀者提供一本可供“家藏”的《曾國藩家書》。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啓超更是一個開明的父親、一個高明的教育家,梁氏一門九個子女都能成為各自領域裡的傑出人才,他們的成長離不開梁啓超的教育影響。梁氏在性情、品格,以及眼界、胸懷等諸多方面都高人一籌。他的家風與家教,也往往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梁啓超寫給孩子們的每一封信,都傳遞著他的體溫,娓娓道來,透著坦誠、平和、真摯和暖意,種種人生道理就這樣在“潤物細無聲”的訴說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觀其一生,他就像一個辛勤的園丁,耕耘勞作,心血澆灌,*終結出了豐碩果實,九個子女,個個成才,而且把梁氏家風與家教傳給了下一代。
梁啓超一生所寫家書數量很多,有近百萬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梁啓超家書》(解璽璋整理並做導讀)選取了那些*能夠體現梁啓超的親子之愛,體現他對兒女們的期許、關心、指導教育,體現梁氏家風家教的書信202封,這些家書,以《飲冰室合集》為底本,參照《梁啓超年譜長編》和《梁啓超未刊書信手跡》進行精編精校,為了使讀者更全面了解梁氏的家風家教,附錄部分收錄了《雙濤閣日記》及《三十自述》、《哀啟》等內容,可參讀,解璽璋撰寫了兩萬餘字的導讀更是詳細介紹了梁氏家風家教的之所由來,相信讀後定會使你掩卷沉思。因書信數量較多,且相關史實注釋較多,圖書在版式設計方面充分考慮到了讀者的適讀性,採用了頁下注的方式,字型、字號、行距均便於閱讀。
圖書目錄
上編:與祖父、父親、叔父書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稟祖父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 稟祖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稟祖父母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稟祖父
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稟父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 稟父母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稟父母
鹹豐三年十月初四日 稟父
鹹豐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稟父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十七日 稟叔父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稟叔父母
中編:與夫人、諸弟書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一日 致歐陽夫人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致歐陽夫人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致溫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溫弟沅弟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致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道光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元年三月十二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元年八月十九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元年九月初五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元年十月十二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二年正月初九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四月十四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五月初九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六月十八早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七月二十一夜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八月十一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九月十三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十一月初七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三夜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五年二月二十九夜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五年三月二十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五年七月初八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五年八月二十七早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六年二月初八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鹹豐六年九月初十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鹹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致沅弟
鹹豐六年十一月十四日 致沅弟
鹹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致澄弟
鹹豐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致沅弟
鹹豐七年十月初四日 致沅弟
鹹豐七年十月初十日 致沅弟
鹹豐七年十月二十七夜 致沅弟
鹹豐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致沅弟
鹹豐七年十二月十四夜 致沅弟
鹹豐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正月初四夜 致沅弟
鹹豐八年正月十四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正月十九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三月三十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四月初九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五月初六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五月十六日 致沅弟鹹豐八年六月初四日 致沅弟
鹹豐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鹹豐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鹹豐九年正月二十三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鹹豐九年三月十三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鹹豐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致澄弟沅弟季弟
鹹豐九年六月初四日 致澄弟
鹹豐九年十二月初五日 致澄弟沅弟
鹹豐十年正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沅弟
鹹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沅弟
鹹豐十年閏三月二十九日 致澄弟
鹹豐十年四月十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年四月二十二日 致沅弟
鹹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年四月二十八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致季弟
鹹豐十年七月初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年七月初八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年七月十二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年七月十五日 致沅弟
鹹豐十年七月二十三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年八月十二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年八月二十八日 致沅弟
鹹豐十年九月初十日 致沅弟
鹹豐十年九月二十三日 致沅弟
鹹豐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年十月初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年十月初四夜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
鹹豐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一年三月十四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一年四月初三日 致沅弟
鹹豐十一年六月十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致沅弟
鹹豐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致澄弟
鹹豐十一年九月初六日 致沅弟季弟
鹹豐十一年九月初十日 致沅弟
鹹豐十一年九月十五夜 致沅弟
鹹豐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 致澄弟沅弟
鹹豐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致澄弟沅弟
鹹豐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致季弟
同治元年正月初四日 致澄弟沅弟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 致沅弟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致季弟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六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元年六月初十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閏八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元年九月初九日 致沅弟季弟
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十月初三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十月十五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四月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五月初九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五月十六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七月初一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七月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二年九月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九月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二年十月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致沅弟
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二月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三年四月初三日 致沅弟同治三年四月初七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五月初六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五月十六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六月初一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六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六月十九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九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三年八月二十二日 致沅弟
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致澄弟
同治三年十月十四日 致沅弟
同治四年正月十四日 致沅弟
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致澄弟沅弟
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致澄弟沅弟
同治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 致澄弟
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 致沅弟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致沅弟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致沅弟
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夜 致沅弟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致沅弟
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 致沅弟
同治六年正月初四日 致澄弟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二日 致沅弟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六日 致沅弟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致沅弟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九日 致沅弟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 致沅弟
同治六年三月十二日 致沅弟
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 致澄弟沅弟
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 致澄弟沅弟
下編:與子侄書
鹹豐二年七月二十五夜 諭紀澤
鹹豐二年九月十八日 諭紀澤
鹹豐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諭紀鴻
鹹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諭紀澤
鹹豐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八月初三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八月二十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十二月初三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諭紀澤
鹹豐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三月初三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五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五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六月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七月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九年十月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年二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年閏三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年四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年十月十六日 諭紀澤紀鴻
鹹豐十年十一月初四日 諭紀澤紀鴻
鹹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二月十四日 諭紀澤紀鴻
鹹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 諭紀澤紀鴻
鹹豐十一年四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九月初四日 諭紀澤
鹹豐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二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元年五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 諭紀鴻
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閏八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十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 諭紀澤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四日 渝紀澤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二年三月初四日 諭紀澤
同治二年三月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二年五月十八日 諭紀鴻
同治二年八月初四日 諭紀鴻
同治二年八月十二日 諭紀鴻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諭紀瑞
同治三年七月初四日 諭紀澤
同治三年七月初七日 諭紀澤
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 諭紀鴻
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 諭紀澤
同治三年七月初十日 諭紀澤
同治三年七月十三日 諭紀澤
同治三年七月十八日 諭紀澤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日 諭紀澤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諭紀鴻
同治四年閏五月初九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四年五月十四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四年閏五月十九日 諭紀澤
同治四年六月初一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四年六月十九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諭紀澤
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 諭紀澤
同治四年八月十九日 諭紀澤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 諭紀澤
同治四年九月晦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四年十月初四日 諭紀澤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 諭紀鴻
同治五年二月十八日 諭紀鴻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夜 諭紀澤紀鴻
同治五年六月十六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五年八月初三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五年九月初九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五年十月十一日 諭紀澤
同治六年正月十七日 諭紀澤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諭紀澤
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諭紀澤
同治七年十二月初三日 諭紀澤
同治八年正月二十二夜 諭紀澤
同治八年二月十八日 諭紀澤
同治九年正月初八日 諭紀壽
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 諭紀澤紀鴻
同治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諭紀澤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二日 諭紀澤紀鴻
……
作者簡介
盧坡,博士,現為安徽大學文學院教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尺牘(書信)研究,其博士論文及博士後出站報告皆為桐城派名家的尺牘研究。這也為我社的《曾國藩家書》的選題質量提供了可靠保障。承擔《曾國藩家書》選編、注釋、導讀的作者為盧坡博士
解璽璋,知名評論家、學者、近代史研究者,從事報刊編輯、圖書編輯30餘年,寫過電影、戲劇、文學、電視劇評論千餘篇,雜文、隨筆數百篇,文化批評專論數十篇,計有數百萬字。當代研究梁啓超頗具影響力的學者,曾著有《梁啓超傳》一書,《梁啓超家書》由解璽璋整理並做導讀,材料占有豐富,注釋詳細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