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佛朋

曾佛朋

曾佛朋,1926年出生,廣東興寧人,中共黨員,國小文化。1977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佛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興寧
  • 出生日期:1926年
  • 職業:人大代表
  • 主要成就:“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職務,先進事跡,文章,

人物簡介

歷任興寧化工廠硫酸車間主任、縣委委員等職。他數十年如一日,一心撲在黨的事業上,起早摸黑,重活髒活帶頭乾,危險時刻沖在前,曾幾次冒著生命危險排除生產中的故障,被民眾譽為化工廠的鐵人。他刻苦鑽研技術,積極參與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先後和工人技術員一起革新技術50多項,攻克了生產中除塵除霧、設備防腐等技術難關。為多產硫酸、化肥作出了貢獻。1977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人物事跡

職務

曾佛朋,曾擔任過興寧化工廠硫酸車間主任、廠黨支部委員、工會主席、縣委委員、全國五屆人大代表。1960年,曾佛朋進入興寧縣化工廠硫酸車間擔任車間主任。

先進事跡

曾佛朋時刻把毛主席“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教導掛在心頭,好幾次他冒著生命危險,排除了生產故障。
“在增產促收的年代,當時的工業主要為了支持農業。為了生產更多的化肥供給農業,我們只能‘搶時間,爭速度’。”曾佛朋回憶道。那時候,為了提高產量,曾佛朋經常要冒著生命危險裹著石棉鑽進150度高溫的爐膛內清渣。他還多次頂著可能滑進抽酸池的危險,安裝新閥門,消除了熱濃酸沉澱槽底部放酸閥門斷裂漏酸的事故。
在一次修補硫酸管工作中,曾佛朋摔傷了後腦,但為了生產他仍然堅持戰鬥。因毅力、耐力驚人,民眾譽之為化工廠“鐵人”。在興寧縣化工廠工作20多年,曾佛朋積極參與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先後與其他工人、技術人員一起革新技術50多項。1977年,他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文章

一個春雨霏霏的日子,筆者一行從興寧城區出發,驅車20多公里,來到坭陂鎮王村,看望慰問“鐵人”勞模曾佛朋,近距離跟他拉起了家常。
鋼人鐵骨 能耐高溫
曾佛朋在興寧化工廠工作20多年,曾擔任過化工廠硫酸車間主任、廠黨支部委員、工會主席、縣委委員,並曾當選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因毅力和耐力驚人,民眾譽之為“鐵人”。1977年,他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受到葉劍英元帥的接見。
見到筆者一行,今年已88歲高齡的曾佛朋面帶微笑地歡迎我們,熱情招呼我們喝茶。問及他當年為什麼會有那么大的勇氣,冒著生命危險去排除生產設備障礙時,老人微笑著說:“當時的口號是工業支援農業,為了生產更多的化肥我們只能搶時間、爭速度 。”輕描淡寫,惜言如金,勞模壯舉,一語帶過,他竟然沒有正面回答我們的問題。
當時,化工廠爐膛里的管道容易堵塞,經常發生熱濃酸沉澱槽底部放酸閥門斷裂漏酸的事故,要及時更新安裝新的閥門,清除爐膛內的沉渣。所有這一切都要裹著石棉服鑽進150度高溫環境裡進行,稍有閃失就有滑進抽酸池的危險。在一次修補硫酸管時,曾佛朋摔傷了後腦,但為了生產他仍然堅持工作。當我們問起當時已經是車間主任的他為什麼還要多次親自上陣時,老人嚴肅地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要不怕犧牲、排除萬難!”
永不落伍 與時俱進
在化工廠工作期間,曾佛朋積極參與技術攻關,先後與其他人一起革新技術50多項,攻克了生產中除塵除霧、設備防腐等技術難關。看到這樣的數據,常人都會覺得難以置信,但是一進他家,看到桌上的報紙書籍,我們就能找到答案了。老人至今仍保持著每天閱讀兩種以上報刊的習慣,了解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正如他所說,這樣才能不落後於時代。
不忘感恩 餘熱生輝
曾佛朋住在山裡,玉帶一樣的水泥村道修到了他家門口。村民說,為了修路,曾佛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帶領村民義務平整路基。為了讓村裡的老人們老有所樂,曾佛朋又利用他的威望,四處奔波籌款建設老人活動中心。村民們沒有忘記這個老有所為的勞模,把一面面錦旗送到他家。
曾佛朋話語不多,但他卻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懂得感恩,要勤於奮鬥。閒不住的他從山裡引來山泉水,搞起了小型的水產養殖;為了保持山村優美的生態環境,他和家人開闢了一塊空地,乾起了廢品回收……老人淡忘了頭上的光環,沒有絲毫的驕傲與自大,只是一臉的雲淡風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