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那村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曼累訥村委會,屬於壩區;國土面積2.48平方公里。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58戶,共鄉村人口318人,其中農業人口318人,勞動力219人。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曼那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2.48 km
- 人口數量:219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曼那村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曼累訥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勐罕鎮東北邊,距離曼累訥村委會1.5公里,距離勐罕鎮9.5公里。國土面積2.48平方公里,海拔525米,年平均氣溫21.80℃,年降水量1067.9毫米,適宜種植水稻、香蕉等農作物。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25畝(其中:田545畝,地80畝),人均耕地1.97畝,主要種植水稻、香蕉、熱帶經濟作物及熱帶瓜果等作物;擁有林地169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9畝,主要種植柚子、椰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28畝,其中養殖面積128畝;其他面積1268畝。有橡膠、熱帶水果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8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8戶通電,有5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8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勐罕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農用車46輛,拖拉機45輛,機車102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56戶,占總數的96.55%;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4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4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8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為磚木結構桿欄式建築結構住房為主,有5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9.8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1.83萬元,占總收入的26.90%;畜牧業收入19.74萬元,占總收入的8.5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38頭,肉牛40頭);漁業收入8.7萬元,占總收入的3.78%;林業收入98.70萬元,占總收入的42.94%;第二、三產業收入39.7萬元,占總收入的17.27%;其他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0.52%; 農民人均純收入6147.16元,農民收入以林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林業。2010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8.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94%。該村計畫發展林業特色產業、種植業、熱帶經濟林果產業。特色產業主要為:橡膠、漁業及熱帶水果等。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58戶,共鄉村人口318人,其中男性164人,占總人口的51.57%;女性154人,占總人口的48.43%;其中農業人口318人,勞動力219人。該村為傣族村落,其中傣族317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8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人數12人,占總人口的3.78%;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13人,占總人口的66.98;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曼累訥村委會衛生所和勐罕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村內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曼累訥完小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罕。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9.5公里到2010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人,其中小學生24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簽定農村土地承包契約5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4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4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4萬元,有固定資產1.51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集體資金收支、債權、債務及村集體固定資產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到2010年底,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占黨人員人數的55.56%,女黨員4人,占黨員人數的44.44%;有團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對支柱產業的發展缺乏科技管理含量。
2、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科教、文化、娛樂活動場所。
3、村集體經濟薄弱,產業結構單一,
4、科技、文化重視力度不夠,村民的科技素質相對較低。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強科技知識的培訓力度,加強橡膠、水果、經濟作物等支柱產業的壯大發展。2、壯大集體經濟,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
、開展“科技、文化、衛生”活動,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職業技能和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