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轟村

曼轟村

該行政村隸屬勐海縣打洛鎮,地處鎮東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54公里。轄曼轟、曼達、曼納罕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82戶,有鄉村人口3,303人,其中農業人口3,303人,勞動力2,03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1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曼轟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勐海縣打洛鎮
  • 電話區號:0691
  • 郵政區碼:666211
  • 地理位置:打洛鎮東邊
  • 面積:38.08平方公里
  • 人口:3303人
  • 方言:傣語,哈尼語
  • 機場:西雙版納機場
  • 車牌代碼:雲K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38.08平方公里,海拔758米,年平均氣溫19.5℃,年降水量1,220毫米,適合種植橡膠、茶葉、水稻、西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083畝,人均耕地1.24畝,林地41,055.91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573.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96元。該村不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水稻茶葉西瓜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83畝(其中:田2,834畝,地1,249畝),人均耕地1.24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41,055.9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93畝,人均擁有經濟林果地1.23畝,主要種植橡膠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9畝,其中養殖面積39畝;荒山荒地2,500畝,其他面積9,454.79畝。
樟腦樹下種植茶葉樟腦樹下種植茶葉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通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682戶通自來水,有395戶飲用井水占農戶總數的57.91,有669戶通電,有67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9.41%和98.3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8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80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99.7%)。
太陽能太陽能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大部分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9輛,農用運輸車6輛,拖拉機523輛,機車845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69畝,有效灌溉率為69.4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6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4畝。
到2009年底,全村沒有建沼氣池農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89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6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0萬元,占總收入的21.31%;畜牧業收入271萬元,占總收入的17.5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10頭,肉牛235頭、肉羊25頭);漁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0.84%;林業收入794萬元,占總收入的51.26 %;第二、三產業收入109萬元,占總收入的7.04%;其他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的2.07%。工資性收入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47元,農民收入以橡膠、水稻、茶葉、西瓜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0人(占勞動力的1.90%),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23人。
養殖業養殖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82戶,共有鄉村人口3,303人,其中男性1,689人,女性1,614人。其中農業人口3,303人,勞動力2,037人。該村是傣族、哈尼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920人,哈尼族1,356人,其他民族27人。
治病治病
到2009年底,全村沒有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30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36人。
該村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
全村轄區內的10個村民小組都沒有建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526戶,占農戶總數的77.12%。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667平方米,擁有教師32人,在校學生468人,距離鎮中學18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35人,其中小學生489人,中學生146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1人,少數民族黨員71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12人。
學習材料學習材料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7個,共有團員5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320.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3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43900元,人均籌資13.29元,“一事一議”籌勞152600個,人均籌勞46.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4.12萬元,有固定資產60.24萬元,年末集體無經營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兩委委員工作職責、財務、固定資產、債權債務。
規章制度規章制度

人文地理

曼轟村委會位於打洛鎮東北邊,曼轟是傣語,曼:寨;轟:苦。曾稱之為曼轟鄉,是因鄉政府駐曼轟而得名。是傣族、哈尼族的混居地。傣族均在壩區,哈尼族均在山區。傣族1,920人,哈尼族1,356人,其他民族27人。這裡生活的傣族人民,勤勞簡樸,流傳著濃厚的傣族文化。男子都出家為僧,因為只有這樣,才算有教化。誰不出家為僧,誰就是"岩里"---生人。生人會被人瞧不起。喪葬實行火葬墓地分為成人墓地和兒童墓地兩種,還有一種亂墳場,傣語稱為"壩消先批",此種墳場專葬那種死得不正當的人。
小朴肖小朴肖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勐海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通過民眾自籌。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蓄水池蓄水池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有1個村民小組飲用水水源混濁;有1個村民小組飲用水受農場膠廠排污水污染比較嚴重;大部分村民小組自來水水源不足,自來水管道老化。2、水利工程基礎設施薄弱。3、田間運輸公路沒有建設完善;4、壩區4個村小組人口多、土地少。5、山區5個村小組交通不便,特別是雨水季節無法通車;6、山區就醫路途遠,醫療條件差。7、村集體無經營收入,沒有能力建設村內公共設施。8、民眾接受教育意識淡薄。9、人口眾多,公廁不夠。10、村內沒有公共娛樂設施。
重點發展項目(養殖)重點發展項目(養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利用可種植橡膠的荒地種植橡膠,並採用科學技術管理好現有的橡膠樹,提高橡膠的單產,使橡膠收益由原來的2640元/年/畝,提高到3000元/年/畝。2、引進資金,橡膠加工、管理技術,建蓋橡膠加工廠。3、利用冬閒田,發展西瓜種植。4、利用本村的水土資源和原有的知名度,發展具有本村特色的小紅花生;5、根據市場的需要,有計畫有步驟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使本村的主要產業向集約化、規範化方向發展,以提高人民的收入,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2406元,到“十一五”期末增加到28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