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會戰經過,會戰結果,
會戰經過
曼德勒會戰的宏大構想首先出自重慶蔣委員長對時局的判斷。蔣委員長並非不願意打仗,而是必須在保存實力和有把握的前提下與敵決戰。中國有條著名的軍事原則,叫做“避實就虛,與逸待勞”。現已查明,侵緬日軍共有四個師團,近十萬人,從東西路長驅直入。如果以盟軍優勢兵力猛攻其中一路,大獲全勝是有把握的。
曼德勒地勢居高臨下,背靠滇緬公路,進可以出擊,退可以就地防禦。委員長選擇曼德勒作為會戰的理想戰場,確實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也不怕英國佬搗什麼鬼。
曼德勒大會戰的計畫同樣迅速得到英國盟軍的認可。在英國人看來,緬甸遲早要丟給日本人,只要中國人肯打仗,願意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開去,那么無論什麼樣的戰略、計畫、方案、方針他們統統都贊成。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部隊安全地從容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國之間這種不牢靠的戰鬥友誼無疑將斷送這場匆匆拼湊起來得的大會戰。美國人史迪威由於擔任了名義上的總指揮,因此注定要在這場失敗的戰爭中扮演一個名聲掃地的恥辱角色。
會戰結果
最後曼德勒會戰也因為各種原因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