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塔斯·克維達拉維丘斯(Mantas Kvedaravicius,1976年-2022年),立陶宛電影導演、人類學家、考古學家。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曼塔斯·克維達拉維丘斯1976年生於蘇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比爾扎伊。他曾於維爾紐斯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文化人類學。
2006年曼塔斯開始關注北高加索地區的人口失蹤和酷刑問題。2006年-2009年他就車臣反恐行動中的暴力問題進行田野調查和拍攝,在此基礎上創作了紀錄片《Barzakh》並撰寫了博士論文,論文題目為《不存在之結:車臣反恐區法律邊界下的死亡、夢想和失蹤》。2014年-2015年他又來到了馬里烏波爾做田野並拍攝同名紀錄片。
2011年發表首部電影作品紀錄片《Barzakh》,以車臣為題材,在2011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斬獲獎項。
2012年在劍橋大學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2014-2016年任教於維爾紐斯大學傳播學院。
2016年發表的第二部作品紀錄片《馬里烏波爾》聚焦於2014年以來烏克蘭東部戰爭中的這座城市,獲2016年立陶宛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和2016維爾紐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戰爭爆發後他重返馬里烏波爾,就是為了拍攝這部作品的姊妹篇。
2018年他發表了學術論文《肉身的合法性:反恐行動區的情感生活》,進一步探討車臣和烏克蘭東部這些法律意義上的反恐區域是如何依靠權力濫用生成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情感又是如何受到上述權力的影響的。
2019年曼塔斯發表題為《永久停火:東烏克蘭戰爭和日常生活的展演》的學術文章,從當地人日常生活的美學與情感的角度探討戰爭及其後果。包括故事片《帕台農》也基於曼塔斯3年來的民族志研究攝製,主要關注身體與記憶。
2019年他的首部故事片《帕台農》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2022年,曼塔斯·克維達拉維丘斯在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遇難,年僅45歲。
主要作品
2011年《Barzakh》。
2016年《馬里烏波爾》。
2019年《帕台農》。
2022年《馬里烏波爾 - Ⅱ》。
獲獎記錄
影視類
立陶宛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獲獎
獲獎作品:馬里烏波爾
維爾紐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獲獎
獲獎作品:馬里烏波爾
第7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眼睛評審團特別獎(紀錄片)
獲獎
獲獎作品:馬里烏波爾 -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