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乃村(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鄉曼乃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曼乃村委會隸屬勐臘縣易武鄉,地處易武鄉北部,距易武鄉政府所在地46公里,距縣152公里,村委會至鄉政府所在地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東鄰寮國,南鄰曼臘村委會 ,西鄰象明鄉,北鄰倮德村委會。轄新寨村、舊廟村 、馬叭村等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13戶,有鄉村人口1533人,其中農業人口1533人,勞動力6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40人。

全村國土面積128.03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7.50 ℃,年降水量1850毫米,適合種植 糧食、茶葉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5018畝,人均耕地 3.3 畝,林地1406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9.42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3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到鄉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7輛,拖拉機85輛,機車24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72畝,有效灌溉率為92.7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83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曼乃村
  • 面積:128.03 平方公里
  • 海拔:1000米
  • 年平均氣溫:17.50 ℃
  • 年降水量:1850毫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018畝(其中:田2,018畝,地 3,000畝),人均耕地3.2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140,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77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72畝,主要種植茶葉、柚木、沙松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59.2畝,其中養殖面積 19.2畝;草地11,742畝;荒山荒地27,096畝,其他面積 5,835畝。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鄉曼乃村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93戶通自來水,有2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7.02%)。有251戶通電,有20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0.19%、65.4%和65.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4戶(分別占總數的66.35%和26.67%)。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9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16戶。全村有 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3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磚混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10.5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9.7萬元,占總收入的72.01%;畜牧業收入119.55萬元,占總收入的19.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519頭,肉牛292頭,肉羊19頭);漁業收入3.27萬元,占總收入的0.53%;林業收入17.15萬元,占總收入的0.16%;第二、三產業收入30.86萬元,占總收入的 5.05%;工資性收入26.40萬元,占總收入的4.32%。農民人均純收入232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2人(占勞動力的5.73%),在省內務工 48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0.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2.0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產業;未成立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72戶,共鄉村人口1701人,其中男性883人,女性871人。其中農業人口1701人,勞動力 907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哈尼族、瑤族混居地),其中彝族848人、瑤族673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72人,參合率102.2%;享受低保17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4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2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6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25人、女黨員1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個,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27人。

人文地理

曼乃村委會是彝族、哈尼族、瑤族混居地,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茶葉等作物,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身著節日盛裝的彝族男女老少,就殺豬、宰牛、上山找野菜,下河摸魚蝦,烤米酒、包粑粑、繡荷包、對山歌、跳三跺腳、打坨羅、盪鞦韆等,夜晚還要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彝族同胞熱情好客,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與他們一道歡度自己的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十四、十五是瑤族同胞的"盤王節",節日期間,男女老少歡聚一堂;每年農曆三月三,又是瑤族一大節日,染紅綠飯,獻耕牛,祭祖先,以求來日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標誌著一年農耕的開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973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271人,距離易武鄉中學1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1人,其中小學生206人,中學生6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7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389.92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36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4.86萬元,有固定資產135.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5.0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務公開、財務公開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解決村寨道路未硬化的六個村小組主幹線道路硬化問題;2、解決村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寨內垃圾場和排水溝及公廁問題;5、解決五個村小組的土路問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興修農田水利,提高水利化程度,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民眾居住條件,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大力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林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