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重堪

曹重堪

曹重堪(1901年10月-1969年6月),男,字獨鶴,曾用名曹燮卿、曹宣天、曹震寰、曹仲堪,1901年10月出生於安徽和縣綽鎮曹碾村(現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石楊鎮綽廟社區)。

曹重堪是馬鞍山地區第一位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的人,受組織指派,作為重要創建人之一,參與創立了中共旌德三都農民補習學校支部(皖南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和中共和縣支部(馬鞍山地區第一個黨支部),為播撒革命的種子、建立黨的基層組織,開展革命鬥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69年6月,不幸病逝,終年68周歲。

基本介紹

  • 全名:曹重堪
  • 別名:曹燮卿、曹宣天、曹震寰、曹仲堪
  • :獨鶴
  • 出生地:安徽和縣綽鎮曹碾村
  • 出生日期:1901年10月
  • 逝世日期:1969年6月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人物軼事,

人物生平

1901年10月,曹重堪出生於安徽和縣綽鎮曹碾村。
1907年2月,曹重堪進入私塾學習,先後在新民國小、全椒縣立中學讀書。
1918年9月,曹重堪進入安徽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四年制本科班學習。在四師讀書期間,接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思想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1920年到1921年期間,曹重堪在惲代英的直接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逐步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員。
1922年春,曹重堪在四師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小組。
此後,曹重堪因鬧學潮被反動當局開除。為繼續學業,他經過考試插班進入浙江省立第三師範就讀至畢業。
1923年7月,曹重堪考入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學習。
1924年夏天,在惲代英介紹下,曹重堪到安源學習,中斷學業,肄業。(曹重堪在1949年填寫的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登記表中,明確填寫了本人出身:“浙江三師畢業,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肄業”。在1951年填寫的中國農工民主黨蕪湖市工作委員會黨員履歷表中,填寫到:“安徽省立第四師範,讀書,開除”“浙江省立第三師範,讀書,畢業”“國立東南大學,讀書,休學”。)
曹重堪
曹重堪黨員登記表
1924年6月,曹重堪前往江西萍鄉安源學習工人運動,先在漢冶萍煤鐵公司俱樂部工人子弟學校任教師。
1924年9月,曹重堪調至江西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工作,由江聲遠(即李合林)、黃五一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5年1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四次代表大會,全黨黨員數為994人,曹重堪是中國共產黨當時近千人中的一員,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
1924年12月至1925年1月,曹重堪接受組織調動工作,在長沙湘江中學任教。
1925年2月至1925年6月,由黨組織調動工作至蕪湖紅牆院國小任教,黨組織關係由湖南長沙轉移至安徽蕪湖。
1925年7月至1925年10月,組織調動至蕪湖南陵戴家匯國小任教。
為了更好地開展革命鬥爭,組織上指派曹重堪化名曹宣天,深入到旌德三都梅村,與梅大棟共同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組建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並共同創辦了一所農民夜校——旌德三都農民補習學校,先後吸收40多名進步青年農民參加學習,學習文化,傳播革命思想。
曹重堪
中共旌德三都農民補習學校支部舊址
1925年11月,遵照上級指示,曹重堪、梅大棟決定在夜校學員中發展一批進步青年入黨,成立了中共旌德三都農民補習學校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在皖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活動時間是1925年11月至1927年5月,共有黨員9人,梅大棟、曹重堪為支部負責人,支部直屬中共中央局領導。)。
1925年11月25日,利用趕廟會的機會,曹重堪、梅大棟帶領旌德三都農民補習學校40多名學員,到縣城進行宣傳,呼喊“馬列主義萬歲”“列寧精神不死”等口號,高唱《八平歌》《農夫四季歌》《革命歌》等革命歌曲,傳播革命思想。
1926年3月,旌德三都農民補習學校被縣公署查封停辦,梅大棟在旌德縣城創辦輔仁書店,作為旌德黨組織秘密機關開展革命活動。根據組織的決定,曹重堪調回蕪湖承擔新的任務。
曹重堪
輔仁書店舊址
1926年3月,曹重堪回到蕪湖,接到組織上指派的新任務。因為當時是處於大革命時期,國共第一次合作。在此之前1923年6月召開的黨的三大上,黨中央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以實現國共合作。明確規定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時,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黨中央號召各級組織動員中共黨員和革命青年,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擴大國民黨組織,集中革命力量,形成反帝反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所以曹重堪也和其他黨員同志一樣,回響黨中央號召,於1925年9月在蕪湖市登記為國民黨黨員,這在他1951年自己填寫的個人履歷表中加了擴號,特別註明。
曹重堪從旌德回到蕪湖之後的大半年時間,往返於蕪湖、和縣之間,與禹子鬯、齊堅如、溫亞伯協商,籌備組建國民黨和縣黨部執行委員會。
1926年4月,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蕪湖特別支部成立,直屬中共中央領導,下屬民生中學、二農商業職業學校、長街商店、省立五中等四個黨小組,共有32名黨員。曹重堪和禹子鬯都是其中的成員。
1927年初,由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共同組織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即北伐軍)占領和縣後,國民黨和縣執行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曹重堪任組織部長。在成立國民黨和縣黨部時,曹重堪與和縣國民黨黨部內的共產黨員李筠仙、鄧賢良和團員秦玉導、溫亞伯組成國民黨縣黨部共產主義小組,以保證黨的領導地位。
1927年4月上旬,為開展江北地區工作,發動國民革命運動,爭取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禹子鬯回到和縣,在國民黨縣黨部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秘密成立了中共和縣支部,禹子鬯兼任書記,組成人員有曹重堪、李筠仙、鄧賢良等人,隸屬中共蕪湖特別支部。這是共產黨在馬鞍山地區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和縣支部沒有公開,處於秘密工作狀態,公開名義是以國民黨和縣黨部執行委員會開展反帝反封建活動。
曹重堪
中共和縣支部誕生地(明倫堂)
大革命失敗,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黨員、革命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摧毀十分嚴重。中共蕪湖特支因負責人離開蕪湖或被捕而消失,其屬下的和縣黨支部也因為國民黨右派“清黨”而解散。曹重堪被迫返回和縣綽鎮曹碾村隱居,潛伏下來。
1927年5月至1928年7月,與黨組織失去聯繫的曹重堪,一方面在家鄉和縣綽鎮國小教書,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尋找組織。
1927年8月至1929年5月,曹重堪在南京曉莊師範等地臨時學習、工作,主要是想尋找到黨的組織,建立與黨組織的聯繫,但是在當時白色恐怖的形勢下,黨的各級組織都處於地下秘密工作狀態,所以最終還是沒有聯繫上。
1929年春,應和縣九位教育界知名人士邀請,曹重堪到和縣中心國小任校長。此時,曹重堪雖然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但是依然以共產黨員的姿態開展鬥爭。曹重堪首先將自己的同鄉、在和縣工作過的同事、大革命時期入黨的秦玉導安排到中心國小任教,後擔任教導主任。後又秘密吸收了學校工友滕德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成一個黨小組,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頑強的鬥爭。
曹重堪在和縣中心國小工作期間,帶頭抵制國民黨反動派要求在國小高年級開設的所謂《公民課》,他先組織一些教師聽課,然後自己帶頭評講,指出這些所謂的三民主義課程不系統,違背國父孫中山的精神,教學不得法,講解中有很多錯誤,目前不具備在學校開設的條件,反動當局沒有辦法,只能暫停在和縣開設這門課。曹重堪的言行,很快就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注意,一些人公開說他是共產黨員,在學校進行共產黨地下活動,並且想方設法加害於他。反動當局經常到學校搜查,因沒有找到證據只好作罷。
1932年6月,曹重堪主動辭去和縣中心國小校長職務,背井離鄉,到外地尋找工作,
抗戰期間,曹重堪也曾回和縣工作過,但多數時間是在外地工作。從此他再也無法和黨組織取得聯繫,再也接收不到黨組織的指示。
新中國成立後,曹重堪先後在中國農工民主黨蕪湖市委員會、蕪湖市二中、蕪湖市職工業餘學校工作。
1957年底,曹重堪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曹重堪不服處分,持續信訪抗訴。
1958年,又被加重處分,開除公職,以反革命罪判處管制三年,後送勞動改造,
1962年,重獲自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曹重堪又受到衝擊。
1969年6月,曹重堪不幸病故,終年68周歲。
1979年3月20日,中共蕪湖市委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工作領導小組,以摘改字(79)108號檔案,作出《關於曹重堪同志右派問題改正的批覆》,“經市委摘帽工作領導小組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三日會議研究決定:曹重堪同志原劃右派分子,予以改正。由市法院撤銷原判。恢復政治名譽。同意給予一次性生活困難補助五百元。”
1979年10月26日,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出申復丁字(78)062號刑事判決書,決定:“撤銷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58)刑乾字第1131號判決書。”至此,組織上徹底為曹重堪恢復名譽。

親屬成員

父親:曹曙堂(清末廩生,開明人士,為人賢達正直,在家鄉開辦私塾,人稱曹老先生。清末實施《癸卯學制》興辦新學,曹曙堂博學開明,帶頭捐資,在集鎮中心的東嶽大廟正殿兩側,擴建廊房12間,興辦學堂。因該地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盛大廟會,東嶽大廟香火很旺,商賈雲集,後東嶽大廟遂改為綽廟(即大廟之意),學堂也改為綽鎮學堂。民國初年改為綽鎮國小校,曹曙堂擔任校長多年。1946年以“碩德”鄉賢代表被推舉為和縣參議員,為家鄉培養了很多人才。)
曹重堪
曹重堪全家福
母親:倪氏(農家女子,在曹重堪九歲時病故)
妻子:曹笑雪(又名曹美玉)
二弟:曹重城
三弟:曹重松

人物軼事

1957年,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報上刊登啟事尋找《步天歌》一書,在蕪湖教育系統工作的曹重堪於當年6月16日將家中珍藏的明朝版本《步天歌》郵寄給郭沫若,並在附信中言明是借閱。7月2日,郭沫若回信給他,證實書已收到。但之後曹重堪被打成右派,出獄後一直忙於平反,未顧得上討要《步天歌》一書。1969年6月,曹重堪去世。臨終前,曹重堪特意告訴三兒子曹立新,要其去北京將書要回。據曹立新的母親說,書是明朝留下來的,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此後,曹立新兩次前往北京,但始終未找到此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