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古城

曹縣古城

曹縣古城,地理座標北緯34°49′,東經115°32′,為元代楚丘縣盤石鎮舊址。古城曆元、明、清六百餘年,修葺不斷,至20世紀七十年代不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縣古城
  • 外文名:Caoxian Ancient Town
  • 地理位置:山東省菏澤市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政府駐地:磐石鎮(今曹縣城區)
歷史沿革,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古城現狀,

歷史沿革

元代

元代曹州於楚丘、濟陰兩縣交界處置盤石鎮。因黃河支流徑其地,故成運輸通道。有驛站,又設有巡檢、稅課等官署。大德、延慶年間,於此建學宮,漸成重鎮。

明代

明洪武二年(1369) ,州判閻本將曹州治自安陵(今曹縣西北60里,現屬牡丹區) 遷至盤石鎮。洪武四年(1371),降曹州為曹縣。正統十一年(1446),知縣范希正奉令又於乘氏(今菏澤市) 舊地復置曹州。繼任曹縣知縣陳常始築城鑿池。城周長4.5公里,有四門,東門名望岳,南門名阜民,西門名鎮川,北門名迎恩。
成化年間 (1465~1487) ,知縣王肅又加修整。弘治六年(1493),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大夏奉命治河,於次年築成一條自胙城經長垣、東明至豐縣南境長達200餘公里的堤防(即今城南太行堤) 遏制黃河,使之東南流,由徐州過淮(河)入海,曹縣境內方少水患。
弘治十二年(1499),知縣鄒魯又於城牆上建置城樓。明正德四年(1509),黃河決口,曹縣城被水圍,僅露數尺。六年,知縣易謨乘冬季水涸,築堤護城。次年黃河複決口,護城堤蕩然無存,城仍受淹。因淤沙積高几與城平,故四門不通,行人出入多由城上。城內卑濕不堪居住,人多遷至高處。八年,知縣趙景鸞以縣城當河流之沖,本非建城之地,為長久計,欲遷徙縣城,與同僚、士紳磋商,眾人皆認為徙城難救燃眉之急,不如築堤修城。復調集民工,為時兩月,工程告竣。城牆高出原先丈余,厚度加倍。又於靠近原城門處新建四門,門名依舊,上面建成城樓。城外里許建護城堤,周長7.5公里,寬30步,高丈余,外下樁橛如雁行,以防風浪蝕土壞堤。堤內植楊柳,縱橫成行,以防堤土坍塌。堤外建鋪舍,使夫役看守。是年七至九月,黃河漲水四五次,均至堤而止。
嘉靖二十六年(1547),黃河暴漲,城牆又被衝決。後屢經修補,又加黃河南移,離城漸遠,城、堤遂免水患。隆慶二年(1568),知縣蔡壁復加增修,城垛口改用磚砌。萬曆十二年(1584),知縣劉不溢增建角樓四座。十八年,知縣錢達道又增築之。
天啟二年(1622),為防備白蓮教義軍攻城,又於四關建敵樓四座,並圍以垣牆。崇禎十二年(1639),知縣霍達奉旨修城,改土城為磚城。後知縣郭萬象又將四座直門改為“扭頭門”,南門外城門向東,北門外城門向西,東西外城門皆向南。瓮城、門樓、角樓、戍鋪均用磚砌成,並加深加寬護城河,於城周設牛馬牆。 南門瓮城內有石碑一座,鐫有“孔子過化之地”6個大字,乃萬曆年間知縣錢達道所立。

清代

清鹹豐八年(1858)八月,捻軍圍攻縣城,東城門南側城牆有數丈缺口,捻軍由此攻入。後知縣茅篪率眾修補缺處。光緒八至十年(1882~1884)間,除修補城牆外,還先後在東南城角上建魁星樓;在東城門南側城牆上建文峰塔,西門北側城牆上建武峰塔,二塔均高七層,遙相對峙。至此,曹縣城池建築歷400年後臻於完備。

近代

1927年12月5日,北伐軍孫良誠部吉鴻昌師圍攻縣城,至翌年1月31日將城攻破,城樓、魁星樓及文峰、武峰二塔悉毀於炮火,城牆亦殘破不堪。北伐軍為防匪,又對城牆進行修補。1938年10月,日軍侵占曹縣城後亦修補城牆,並加深加寬護城河,河外設定鹿角寨,吊橋兩旁架起三角架鐵絲網,又在原城門樓處建平房3間。
1945年9月11日, 中共冀魯豫軍區部隊與地方武裝包圍縣城,經苦戰於19日將城攻克,後發動民眾將城牆拆除。1946年9月, 國民黨孫性齋部進駐曹縣城後,又驅使百姓修整城垣,一月後城垣高厚如故。1947年1月,解放軍三野一縱一旅攻克縣城,又將城牆拆除。
1958年,中共曹縣縣委提出建設城牆規劃:“外栽柳,里栽楊,中間栽上果木行;葡萄路,玫瑰牆,牡丹、芍藥栽兩旁。”規劃實施後,城牆上果木茂密成林,葡萄夾道成行, 鮮花盛開清香撲鼻。 果品既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又增加了社會財富。
1972年,其經營單位樂園大隊賣蘋果、梨、葡萄等收入達29400元。後來,城牆上建工廠、民居者日漸增多,果木逐漸被砍掉,舊城牆蕩然無存。

古城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曹縣向稱山東省大縣,但街衢、衙署、店鋪、攤點只局限於城內,四關除東關繁華外,其餘均甚蕭條。城內街道狹窄彎曲,不少街道難容車馬。主要街道有通連東門、西門的東西大街以及南門大街、北門大街等。南門大街自南往北通至縣衙前,再西轉至鐘樓舊址方可與北門大街相接。東西大街與南門大街相交於大隅首,該處為全城的繁華中心。輔助街道有大同街、鼓樓街、關帝廟街、橋廟街、東華龍門街、西華龍門街、縣衙東西街、文廟前街、石蛤蟆街等十餘條。
清末城內商鋪多集中於隅首附近的東西大街上,以隅首至東華龍門一段為最繁盛。商店鋪面建築為臨街開敞式,前面有廈,店裡當街設櫃檯,門為“搭板門”,夜間上門,白天卸下。由於街鋪有廈,相互連線,故雨天成為人行道。因無下水道,街中心泥濘難行。
1928年,吉鴻昌部駐軍幫助修整街道,改路面為弓形,兩旁砌磚台,路旁栽兩行柳樹。四關中東關最繁華,民間俗語稱:“曹縣好東關,單縣好西關。”
抗戰期間,日軍侵占縣城後嚴守四門,城內生意蕭條,商人多將店鋪遷往東關。曹縣城內水坑面積較大,原先約占全城面積的五分之三,後經填土造房已大為縮小,主要在舊城四角處,以東南、西南兩處為廣。因城內地勢低洼,雨水不能外流而匯集坑中,故水質極差,不生魚蝦。過去大坑周圍盡為鹽池,所產小鹽、皮硝為市民一大收入,抗日戰爭期間曾運銷豫、皖等地。
1958年引太行堤水庫淡水入城,於東城牆修兩座大橋,使城內死水變成活水,於坑塘內放養魚苗,城壕里栽種藕、蒲、蘆葦和茭白等。50年代初,縣城內開始拆除舊商鋪的前廈,並拓寬主要街道。1960年,幾條主街路面改用磚渣、 爐渣及石灰鋪墊,厚度為0.5米。
1971年,菏商公路曹縣路段及城內街道改鋪為瀝青路面,並取直加寬,主街道修築了下水道。城市發展,市區擴大,1985年縣城城區共有生活性道路5條,交通性道路8條,步行林蔭道1條,全長39960米,總面積874300平方米,全部為瀝青路面。盤石路1971年由原石蛤蟆街、文廟后街擴建而成。東連中興路,西接西環路。中興路即菏商公路曹縣城區段,南起職工中專,北至十一萬伏變電站,全長十餘華里,寬32米。1982年重加擴建。東西大街為橫穿城區中部的主街,由大隅首至中興路為東大街,大隅首至西順河路為西大街。
自50年代以來,曾多次改建、拓寬,是城區內的主要商業街。南北大街從大隅首南通至南城路為南大街,從縣府西街中部北通至北順河路為北大街。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