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海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Cáohǎi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7年
- 性質:歷史地名
曹海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
曹海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村委會駐地曹海村,並負責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歷史沿革新中國成立後,1958屬河溝公社,曹海大隊;1986年屬三義區河溝鄉曹海村;1992年2月撤區並鄉,將三義鄉、...
曹丁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時,為曹姓丁地煮鹽之所,後鹽地淡化,圍丘墾殖,仍沿用丁戶名村。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曹娥鄉五保;1950年為五村;1956年為曹海鄉第四農莊; 1958年為泗門衛星公社曹娥管理區第三核算單位;1961年為曹娥公社新新大隊; 1966年易名立新大隊;1970年改名為東風大隊...
全義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明清時期,將周塘以南沙地分為知、仁、聖、義、中、和留個區塊。全義屬義區,村襲區名。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曹娥鄉一保;1950年為曹娥鄉一村、二村;1956年屬曹海鄉第二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泗門衛星公社曹娥管理區第二核算單位;1961年屬曹娥人民公社全義大隊;...
海塘南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 廢 止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村位於利濟塘之南,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明風鄉第六保和朗海鄉二十一保;1950年為海南鄉第五村;1955年劃歸朗海鄉稱海塘南村,1956年與朗海鄉第一村合併為曹海鄉第五高級社;1958年屬泗門衛星公社朗海管理區第一核算單位;1961年第一核算單位拆開,...
全灶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 止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清為灶戶煮鹽之所,由全灶、中灶、半灶名目,後鹽地淡化,圍丘墾殖,故以此灶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初屬曹娥鄉十保;1950年為曹娥鄉第四村;1956年屬曹海鄉第四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泗門衛星公社曹娥管理區第四核算單位;1961年為曹娥人民公社新建生產...
三發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53年合作化時期組織合作社,曾連倒二次,第三次終於建成並發展遂取名為三發社,後沿用。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曹娥鄉第二保;1950年為曹娥鄉第二村;1956年屬曹海鄉第三高級合作社;1958年屬泗門衛星公社曹娥管理區第三核算單位;1961年屬曹娥人民公社三發大隊;1983...
仁泰丘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本丘土地舊屬朗霞鎮方家,分支仁泰房所有,故貫稱仁泰丘。歷史沿革 1949年初屬四海鄉第二保;1950年為鎮海鄉第二村; 1956年為曹海鄉十五高級社;1958年屬泗門衛星公社鎮海管理區第二核算單位;1961年為鎮海公社和平大隊;1970年屬鎮海公社二大隊;1980年又分為...
楊丁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時為楊姓丁戶煮鹽之所,以姓為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曹娥鄉第四、第七保;1950年屬朗海鄉第四村;1956年為曹海鄉第九/第十三高級社;1958年為泗門衛星公社朗海管理區第五核算單位;1961年為朗海公社第五生產大隊; 1981年屬朗公社楊丁大隊;1983年屬朗海鄉...
周洪丘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 止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本丘土地舊屬朗霞鎮大廟周村,周、洪兩姓宗祠所有一百多人由紹興遷此居住,此丘為第四丘,故得名周洪四丘。歷史沿革 1949年初屬四海鄉第二保;1950年為鎮海鄉第二村;1956年曹海鄉第十五高級社;1958年為泗門衛星公社鎮海管理區第二核算單位;1961年為...
竇張營、姚莊、前畢莊、東王堂、程莊、孫莊、馮莊、章北、竇劉莊、花園、章東、官李莊、大劉莊、北張莊、蔣莊、寨李堂、姜村、後谷莊、曹海、前谷莊、潘莊、路莊、馬莊、許沙沃、楊邢莊、郭劉徐、雷莊、寨張莊、東王莊、西楊莊、高坊、肖樓、南王堂、重集、楊李莊、西王莊、燕窪46個村民委員會。
1987年3月後,柴水村建立村民委員會;也稱柴水村委會;1999年4月,柴水村屬辛村鄉轄下村委會;劉明栓當選村長;2003年1月後,柴水村屬靜樂縣辛村鄉人民政府管轄至今 2010年,換屆選舉;村民曹海奎當選村主任;任緒真副主任;任書田村委書記 2014年,任利君當選村主任,劉栓文任村書記至今。村名由來 相傳,大唐...
1958年10月,與海塘、光明、曹海、塘後4個鄉合併設衛星公社。1962年,改稱泗門鎮公社。1961年,恢復區建制,管理區改公社。1966年,改名泗門鎮。1979年,復歸餘姚縣管轄。1989年5月,塘後鄉併入泗門鎮。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2月,下轄泗門、泗北、明風、東蒲、天華、道塘、朗霞、海南、曹娥、鎮海、萬聖、...
3、高標準完成村內十字主巷道的硬化工程;4、做好矛盾調解工作的常抓不懈,維護好村內和諧穩定;5、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定期將黨的有關惠農政策通過廣播和開會等多種形式對村民進行宣傳講解;6、繼續加大對村民科技、農業等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綜合素質;7、建立垃圾池,派專人定期清理巷道衛生,改善村民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