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江河
- 別稱:石骨河
- 所屬水系:鑒江水系的一級支流
- 發源地:高州市東北部馬貴鎮尖峰嶺
- 流經地:馬貴、大坡、石龍、長坡、曹江
- 河口:南塘鎮六羅管理區合叉口
- 主要支流:雲爐河、新垌河
- 全長:100公里
- 總落差:1016米
- 集雨面積:874平方公里
- 河流彎曲係數:1.57
- 平均坡降:10.16‰
幹流概況,流域概況,水文特徵,水利概況,主要支流,
幹流概況
曹江河,又稱石骨河,是鑒江水系的一級支流,下游曹江圩一帶地勢低洼,雨季江水如潮侵襲村莊,人稱潮江,後因同音,演變成曹江。
發源於高州縣東北部馬貴鎮海拔1141米的尖峰嶺。諸源匯合於厚元墟,南行,稱厚元河。經馬貴墟,往南迂迴山谷,河床狹窄陡峭,怪石磷峋,至大坡,稱馬貴河。50年代初,馬貴河枯水期流量超過10立方米/秒,過河要靠渡船。到1988~1993年間,因源頭大樹被砍光,保水能力大減,枯水期流量只有2.5~3.2立方米/秒,可涉水過河。大坡鎮以下至石龍鎮石骨段稱朋情河。石骨以下經長坡至曹江鎮稱曹江河。至長坡鎮旺利管理區納入雲爐河。再西南行,至帥堂墟與新垌河匯合,河面漸寬,從帥堂再往西南行5公里,於南塘鎮六羅管理區合叉口匯入鑒江上游段竇江,匯合處以下稱鑒江。曹江河全長100公里,集雨面積874平方公里,總落差1016米,平均坡降10.16‰,河流彎曲係數1.57。
流域概況
全河流經馬貴、大坡、石龍、長坡、曹江等地。流域上游屬山區,樹木茂盛,植被較好;下游為丘陵,林木稀疏,有不少山嶺崩塌,是縣內水土流失較嚴重地區。
20世紀末,流域內有5個鎮,2個國營林場,總人口55.2萬人,土地36.34萬畝。
水文特徵
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2105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1200毫米。年平均徑流量10.05億立方米,豐水期(P=10%)徑流量14.87億立方米,枯水期(P=95%)徑流量5.03億立方米。
據歷史洪水調查,鹹豐六年(1856年),大拜段出現最大歷史洪峰流量為4040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洪峰流量1600立方米/秒(大拜站1972年11月8日測值);最小流量為0.27立方米/秒(大拜站1967年7月20日測值);多年平均流量為19.8立方米/秒。
水利概況
1958年,在曹江河口以上20公里處,建成高州水庫石骨庫區,石骨壩址至河源78公里,庫區集雨面積525平方公里,占曹江河集雨面積60.1%,有效庫容4.9億立方米。
高州水庫石骨庫區上游為山區,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34萬千瓦,規劃1至10級電站裝機容量3.79萬千瓦,該河上游已建成電站有厚元站(1000千瓦)、石埂站(1000千瓦)、馬貴站(2000千瓦),三角灣電站(7500千瓦),格蒼電站(2800千瓦)、大拜電站(1945千瓦)。在建電站有白馬電站(3300千瓦)。
新中國成立後,從長坡至合丫口處兩岸均修起了簡易堤圍,堤長14公里,未能滿足該河行洪要求,每遇大水,兩岸必浸。高州水庫建成後,下遊河川徑流量驟減,水土流失,河床淤高,河灘地被亂占用形成河障,每遇較大洪水,均造成洪災。
歷史上,曹江是山區和平原之間航運、通商以及文化交通的主要通道。
主要支流
雲爐河,屬曹江河支流,發源於縣內新垌鎮海拔1400多米高的三官頂,由高良、鋼鐵、坡仔三條小河匯集而成。三河匯合後再匯入窿尾水,流至雲爐墟,至長坡鎮再納銀坑、蓮塘河水,經東河、木馬,至長坡鎮西坑右納佛祖河,沿舊城的西南行,於長坡鎮旺利匯入曹江河。河長24.5公里,集雨面積116.06平方公里,總落差154米,平均坡降6.3‰,河床平均寬度7.9米,河流彎曲係數1.61,多年平均流量5.14立方米/秒。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上游為4164千瓦,下游為1388千瓦。流域範圍流經2個鎮,9個管理區,人口2.2萬。
新垌河,屬曹江河支流,發源於新垌大水嶺,流經曹江帥堂墟,至長坡西坑匯入曹江河,是鑒江二級支流。集雨面積183.9平方公里,河長24.6公里,總落差26.4米,平均坡降1.07‰,河床平均寬度6.5米,河流彎曲係數1.58,多年平均流量3.55立方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