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街

曹莊東街是曹莊鎮政府駐地。它與曹莊東街原系同一個自然村和行政村即曹莊。該村歷史悠久,據曹莊西嶺挖掘墓葬和出土古代兵器、錢幣、等考古認為,早在戰國時期齊、魏“馬陵之戰”時,這裡就已有村落。唐代即有曹、夏、禹、湯四姓居民聚居,後吳姓居民遷來。因曹姓祖先最早定居於此,故名曹莊。至宋徽宗趙佶東巡到此,招曹員外之女為“貴妃娘娘”,並為其建造“梳妝樓”和“御花園”之時,曹莊已成為遠近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清時代,先後出了貢生吳雲龍和進士、望都縣知縣吳步韓,兩人皆受到皇帝嘉獎,御授“樹旗桿”各一尊,致後來曹莊有了“吳氏連環古宅一條街---旗桿街”和“曹莊八景”的名勝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曹莊東街
  • 別名:曹東街道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曹莊鎮
  • 電話區號:0539
  • 方言:臨沂話
  • 著名景點:岌山
基本介紹
曹莊東街是曹莊鎮政府駐地。它與曹莊東街原系同一個自然村和行政村即曹莊。該村歷史悠久,據曹莊西嶺挖掘墓葬和出土古代兵器、錢幣、等考古認為,早在戰國時期齊、魏“馬陵之戰”時,這裡就已有村落。唐代即有曹、夏、禹、湯四姓居民聚居,後吳姓居民遷來。因曹姓祖先最早定居於此,故名曹莊。至宋徽宗趙佶東巡到此,招曹員外之女為“貴妃娘娘”,並為其建造“梳妝樓”和“御花園”之時,曹莊已成為遠近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清時代,先後出了貢生吳雲龍和進士、望都縣知縣吳步韓,兩人皆受到皇帝嘉獎,御授“樹旗桿”各一尊,致後來曹莊有了“吳氏連環古宅一條街---旗桿街”和“曹莊八景”的名勝古蹟。
1940年1月14日,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二大隊和山東縱隊隴海南進三大隊從郯城開來進駐曹莊。白濤(臨沭第一任縣委書記)、楊信、韓非等人隨同前來,準備開創沭河以東至沿海即“濱海”抗日根據地。曹莊便成為八路軍進駐臨沭的第一個村莊。當時曹莊以西、黃莊以北、沭河以東皆系敵占區。只有曹莊以南至文家埠,東至沭河彭古一帶這樣南北狹長的一小塊根據地。曹莊則成為濱海地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事隔一天,便在曹莊發起了攻打國民黨郯東北辦事處駐地南古莊陳冠華的保全隊及國民黨57軍,南古獲解放。隨後駐守大哨和黃莊的日、偽軍突襲東進支隊二大隊駐地曹莊,支隊參謀長肖天貴及其警衛員在曹莊西南門外犧牲,政治部主任姚子合負傷。1942年8月20日大哨日、偽軍1000多人,再次攻打曹莊,在八路軍“老四團”和當地民兵組織的密切配合下,擊退敵人多次進攻,並在西嶺下擊斃赫赫有名的日本小林聯隊長及其以下日偽軍80多人,取得重大勝利,謂之曹莊保衛戰。自1940年至1947年間,在此進行了大小戰役200多次,消滅日偽軍和地主“還鄉團”武裝300多人。此間,曹莊居民積極參軍參戰,先後近100多人入伍或參加地方武裝。有17人犧牲成為烈士。出現了“劉大娘送子參軍”。“吳大媽壯烈犧牲”和“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女民兵戰鬥英雄侍振玉的動人故事。培養出一大批軍、政領導幹部。臨沭的地方革命武裝最先在這裡成立。黨組織最早在這裡發展,因此,曹莊是臨沭最堅強的革命根據地。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的羅榮桓元帥曾對曹莊地方武裝幹部說:“曹莊人民勇敢堅強,真是鋼打銅鑄的英雄。岌山是勝利的基地,革命的保障,今後應改為抗日英雄山!”1942年夏遵照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及山東縱隊政治部指示,經濱海行署決定,為紀念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參謀長肖天貴及西山前抗日民族英雄張作洪,在曹莊“東璞子”建立了“抗日烈士紀念亭”。1944年,又經山東“武委會”和“濱海武委會”批准為表彰、激勵沭河兩岸人民民眾的武裝鬥爭,紀念臨沭在堅持革命鬥爭中英勇犧牲的幹部、戰士、民兵和民眾,在此又進一步擴建,成為濱海地區最早建立的第一個“革命烈士陵園”。1947年,紀念亭及烈士陵園被國民黨反動派破壞。1948年,該村又選派了部分基幹民兵支援“淮海戰役”並勝利歸來。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洗禮,紅色曹莊被稱為臨沭的“小延安”。
1940年曹莊建立民主政權。同年建立黨組織。第一個共產黨員是王佃才。同年還推舉曹莊民主人士吳文軒為民主政權曹莊鎮鎮公所第一任鎮長,領導曹莊周圍的幾個行政村。推舉民主人士吳允寬任縣政府第一屆參議員,任曹莊村第一任村長。劉廣印為岌山區區長。至1949年10月1日,曹莊村共有中共黨員50多名,是黨員最多的村莊。1950年9月,因曹莊村大,人口多,為便於工作,將其一分為三,即曹莊東村、曹莊西村和西南嶺村三個行政村。1984年5月隨曹莊公社改鎮,東西兩村則改為曹莊東街和曹莊東街。2005年西南嶺村又併入曹莊東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