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冉

曹明冉

曹明冉,山東菏澤人,著名花鳥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特聘畫師,山東財經大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明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菏澤
  • 出生日期:1948年12月
  • 職業:花鳥畫家
  • 主要成就:2011年6月11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盛世榮華——曹明冉畫展”
  • 代表作品:《芥子園新編》等
作品風格,主要著作,人物生平,曹明冉言論,曹明冉畫語錄,名家論畫與人,曹明冉題畫詩,

作品風格

以“雙鉤白描、兼工帶寫”的畫風著名於世,筆下常作牡丹蘭花、水仙、墨竹、菊花。曹明冉的牡丹創作主要採用傳統工筆畫勾線的技法,借鑑了中國古典和現代舞蹈的律動與色彩,迴避了傳統的重複和羈絆,採用大尺幅凸現牡丹雍容典
雅、卓爾不群的高貴氣質。

主要著作

《芥子園新編》(人民美術出版社)、《白描牡丹、菊花、水仙》(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大紅袍《曹明冉》(人民美術出版社)、《水墨清風——蘭花捲》(河北教育出版社)、《曹明冉畫集》(湖南美術出版社)、《牡丹白描圖集》(朝花美術出版社)。

人物生平

1948年12月生於山東單縣,1960年年僅13歲的曹明冉拜齊白石的弟子、著名畫家崔星伍先生為師學習中國畫創作。
1979年曹明冉與著名書法家謝孔賓先生一道調入菏澤師專美術系工作,二人結為忘年交。
1985年 5月,在山東美術館舉辦了“謝孔賓、曹明冉書畫展”。
1987年河南朱仙鎮年畫出版社出版了曹明冉工筆畫《龍》十二幅,同年作品—名信片《龍》發行。
1988年到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在這期間先後獲得了李可染、劉開渠、黃胄、董壽平、溥傑、田世光等老一代藝術家的指導。
1989年,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了以牡丹為主題的“曹明冉畫展”。畫家劉開渠、田世光、亞明、董壽平、黃潤華、胡青、劉力上等六百多人參加了畫展。劉開渠題寫了“繪牡丹之鄉”,胡青題寫“畫出牡丹之魂”。多家媒體做了相關報導。
1990年 調到山東財政學院任教。著名的詞作家喬羽先生在明冉的畫上題寫《牡丹之歌》歌詞,題贈“清新明麗唯我明冉敢當矣”。同年《牡丹白描圖集》由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1年 2月,《曹明冉畫集》和《曹明冉作品小輯》由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 5月,“曹明冉畫展”在山東美術館舉辦;10月,工筆畫《雲破朱霞》參加“第六屆全國花鳥畫展”獲優秀作品獎。
11運會,羅格主席,錦繡中華·盛世祥禎11運會,羅格主席,錦繡中華·盛世祥禎
1992年,7月,中央電視台做了《神骨氣韻牡丹情》的專題報導。
1993年10月赴葡萄牙里斯本參展,作品工筆畫《國色天香》被中國駐葡萄牙大使館收藏。1994年 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 “曹明冉畫展”,其作品《國色天香》(2)被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收藏。
1995年,作品工筆牡丹《花開時節動京城》參加“全國牡丹繪畫大展”並獲得二等獎。3月又在吉隆坡舉辦畫展,著名畫家鐘正山先生、徐希先生參加畫展。
1998年在廣州舉辦畫展,《南方日報》和《羊城晚報》做了專題報導。
2001年1月,在舊金山舉辦畫展,著名旅美畫家侯北人先生等中外藝術家參加了畫展。2月美國紐約舉辦個展,中國駐聯合國代表沈國放先生和中華文化學會會長王懋軒等參加了畫展。
2004年4月,在上海舉辦畫展,《新民晚報》發表了評論文章。
2004年8月,《新編芥子園畫傳-白描牡丹、菊花、水仙》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邀請曹明冉作巨幅牡丹圖——《錦繡中華·祥和昌盛》,畫卷長5米、高1.6米,胡錦濤主席與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握手時,身後便是以這幅畫做背景。
2011年6月11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盛世榮華——曹明冉畫展”。

曹明冉言論

曹明冉畫語錄

曹明冉:“中國畫的任何一種表現形式都是在表意,哪怕精描細勾,還是奔放筆墨,都是試圖反映一種意境、意象。所謂工筆、寫意、小寫、大寫、潑墨的界定形式未免是太刻意了,都是在表現一種意境,又何必這樣刻意的劃分。”
曹明冉:“任何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都是能吃得大苦耐得大寂、空守其志、目無旁顧,不能嘴裡吃著燒雞,眼裡看著茅台,心裡想著發財。”
曹明冉:“關於藝術語言,我主張明快、清麗、典雅,不能欲言又止、結結巴巴、含糊茫然。想使人家明白,首先自己更明白,不要讓人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要讓人家從中悟出點什麼,不能使人有艱澀感。”
曹明冉:“無定式無定法,當然也無定格。一旦定式,那才是江郎才盡的勢態。一個模子鑄出來,就像同一籠饅頭,樣子大同小異,卻同一味道。杜絕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吸收,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動手,不斷的否定。”
曹明冉:“很多人在說國畫應該“創新”,但新不是創出來的,而是日積月累吸收、補充、修煉、思考,手動心思,久而久之才能有個性。“個性並不等於新”。一班小學生,老師從a、o、e開始,從橫豎撇捺開始,三年後字形各異,能說這是在創新嗎?是悟性各異,生活各異,心智各異而成的,能說都是新的嗎?“
曹明冉:“能使讀者“卻步”,這幅畫就有了磁性,這幅畫定然在呼喚著讀者。然而,平平的一張紙里,卻涵蓋著生命氣息、文化層次、涌動著的靈性呼喚,似乎使這張紙有了“立體”,有了生命,有了靈魂。”
曹明冉:“在時下的畫壇上,有一些時髦的聰明畫家,常常打扮得不倫不類,當然他的筆下也不倫不類的東拼西湊,裝模作樣,筆墨的混亂,結構的模糊,使人覺之艱澀。語言的混濁連他自己也說不明白他表現的是什麼,又怎么能說明他的自我抒情、自我表現、自我流露,只能是自我的荒唐。”
曹明冉:“中國文化的根底?將梅蘭竹菊畫了兩千年,但都反映了每個畫家所屬的時代。但每一代文化畫家畫的同一種題材,表現出的面貌各異。然而時代背景各異,畫家各異也。獨特、標異未必都好。荒唐、怪誕都屬獨特,但非真正藝術。”
曹明冉論牡丹:“我的牡丹作品,表現了花冠的端莊富麗,但並沒有讓花占盡風流,也誇張和凸現了決定“精神”的老枝、老乾。“木體實而花萼振”(《文心雕龍》),花依仗老枝而富貴嬌媚,葉依仗著老乾而活潑灑脫,花沒有孤立的美,所以,不論是花勢上揚,還是含情下俯,都以錚錚枝幹決定走向,細線的花,重線的葉和焦黑的皴、擦、點、染,營造一種和諧對比的藝術整體。”
曹明冉論牡丹:“《千片赤英霞燦燦,化作人間富貴花》著重表現的是紅牡丹,我將生活中最典型的牡丹花傳移到新的畫面,構成∽形的牡丹群體的藝術形象,以淡墨的線畫牡丹花的形態,以重墨的線勾勒葉子的動勢,再用墨或黛色,分染出花和葉的體積感、空間感,再分別罩染洋紅、大紅或朱紅,有主次呼應,有強弱對比,有虛實相生,烘染出霞光籠罩下的“清露無意夜潤枝,鋪滿一地紅雲彩”的祥和基調。”
曹明冉論牡丹:“長卷《牡丹頌》是我的代表作之一,用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方法將牡丹的八大色、二十四品、一百零八朵牡丹花貫穿於十米長卷中,以闊筆的曠達定大勢,以淡彩、點、沒骨、重彩來造型、造意、造境,把牡丹的枝幹、葉莖,賦以翩翩起舞之動勢,有局部典型,有連貫互應,序曲緩緩展開,高潮又戛然收煞,營造了一種雨停、雲散、春風蕩漾、五彩紛呈的藝術氛圍。嶙峋蒼蒼的枝幹托起碩大的花冠,晃動渾身的淡淡雨露,顯得花更艷,葉更翠。她們左仰、前傾、後擺,灑灑脫脫,若置身於國色天香的神秘幻化飄渺中,悠悠然沉浸於“牡丹為我、我為牡丹”的繪畫境界裡。”
曹明冉論水仙:“水仙花是“線”的“化身”,我每年都寫生一卷白描水仙,以記錄我“線”的變化。春節之前,水仙花美輪美奐地進入了鼎盛,那嬌潤的花和碧綠的葉相連相融。這神秘而單純的境界,牽動著我筆墨之“線”,隨著“她”的韻律而流動,花和葉似乎也“化”在了一起。不需刻意思考“線”的理性對比、局部的枝微末節以及傳統的“清規戒律”,而是以激情奔放的“線”和輕鬆瀟灑的“線”,營造出情、理、意、境,有飄逸緩緩,有高潮疊疊,紙上的水仙相纏綿、相呼應組成了虛實相生的“二重唱”。”
曹明冉論菊花:“菊花是群芳譜中之上品。我在菊花寫生和創作中注重其兩點:一、“抱心”者,誇張緊密向心感,疏亦瀟灑、密可通風。二、舒臂者,以輕鬆飄逸的“線”,交錯展開,寧余其勢,不欠其氣。表現她此花開後更無花的自強和自信。“
曹明冉論畫線:““線”貫穿我繪畫的全過程,線的流轉組合、頓挫順逆、沉穩奔放都融進和體現了書法的元素,也是我創作思緒的涌動和感覺變化的“傳移”,而流露出來的情感之“線”,這是不可摹仿、不可重複的心底純粹,所以每幅畫都凸出了“線”的力量。用線壓住陣腳,無論賦以何種色彩,畫面都不會“走神”、“離譜”,在作畫時落墨定勢不留“後路”,將錯救錯,以險救險,一氣呵成,力求畫面的元素淋漓和氣勢連貫。”
曹明冉論寫意:“我樂於闊筆寫意,明了痛快,筆簡意繁,寄意抒懷,更樂於將水、墨、點、線、色融為一體,化為一法。一幅畫就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各種手段都是為表達意境和意象,互讓互補,相輔相依,不必刻意劃分工筆、寫意,重彩、淡彩。我追逐的是,雄強中而含秀美,嚴謹中有幾分輕鬆和詼諧,莊重中也有瀟灑和幽默、清新明麗、陽光向上、雅俗共賞的藝術直覺,這種畫面效果宜於把人帶入畫境中。”

名家論畫與人

“在他筆下的“線”不再是單純的輪廓界定,而是以豐富的情感駕馭筆墨的輕重、緩急、虛實、頓挫,以及水墨的濃淡、枯潤、積破,這種線條的靈動使層層疊疊的花瓣內外有序,顧盼有情。“線”如行雲流水,筆至意生,兼之勾、皴、點、垛,筆墨的多變和節奏傳達了物象的情態萬千,似乎有五彩眩目之感,又如紙上的音樂和舞蹈,這種極富創新意味的白描運用無疑是新的突破和發展。”——單國強中國世家鑑定委員會鑑定專家、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他的筆墨打破了工筆、寫意、淡彩、重彩、沒骨等形式的界定,而是把多種元素融為一法共著一圖。畫面色彩飽滿而豐富,有沉甸甸的厚重,又有水彩般的透明。營造了一種清新明麗、絢麗多彩,典雅溫馨的情調及富有詩意的境界。”——單國強: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世家鑑定委員會鑑定專家
“古人云:“胸有成竹。”他卻認為:“心中無物。”筆墨可出神入化,畫面亦寄境高遠。所以在他的筆下“牡丹”宛若少女,“菊花”動如飛天,松、竹、梅、蘭清韻高雅,玉蘭孔雀富麗端莊。就連他闊筆大寫的藤籮芭蕉、山水湖石等造型別致,乾淨利索,更具靈性和野逸之趣,也折射了他為而不爭的豪放曠達的性格。為中國花鳥畫苑提供了一種新的範式。”——單國強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世家鑑定委員會鑑定專家
“在他的畫裡看不到殘荷敗柳的冷落,也沒有枯枝破葉的疏寒,而是始終讓人感受到美好的生活和生活的美好,其中無不透露出藝術家對時代的感悟與對生活的熱愛。他也是一位有責任心的藝術家,因為他始終追求的是如何將一種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人生態度與精神情操轉化成一種繪畫語言,他不願留在繪畫表面形態的探索中。”——烏力吉
“曹明冉的寫生和創作從不起稿,通常在明確立意之後就大筆揮灑,並逐筆生髮,一氣呵成,看來他胸有成竹,舉重若輕。在創作中非常注重運用筆的輕重、緩急、頓挫、轉折等筆法,並結合運墨的濃淡、乾濕、積破等墨法,隨心所欲,輕鬆自如地調配著花卉的主次、大小、簡繁、虛實,將這些辨證的傳統方法與個人情感傾訴相契合,在層層融會的構成軌跡中自然生髮。”——烏力吉
“要畫好中國畫就必須具備深厚的傳統功力,獨特的生活體驗和國學基礎,更要有一種虛靜雅致的精神追求。這種境界和狀態是藝術家修養與品位的體現。曹明冉抓住了“筆墨”與“生活”這兩個關鍵,使他的畫在重視法度時沒有落入“俗格”的套路之中,並能體悟出筆墨本身所體現的文化精神,也使他在對待現實時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對自己的生活做更深的理解和發掘。”——烏力吉
“山不拒石,海不捐流,故能成其高大。明冉道與日增,藝與時進,除勤勉之外,蓋善博採眾長矣!冉公無常師,既立雪於鴻儒巨擘之門,亦就教於鄉野藝人和一技之長者。於繪畫理論和技法,不僅博古通今,亦探求洋為中用。”——劉長允山東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曾著《天不變道亦不變:老子縱橫談》、《大中華賦》、《步入神秘的殿堂:易經研究》。

曹明冉題畫詩

《把酒留客牡丹亭圖軸》題曰:“把酒留客牡丹亭,笑看雨後紫雲叢;國色傾國艷絕世,天香驚天韻絕塵。可惜富貴留不住,奈何回首拾落英;歸來畫堂夢若思,丹青奪魂鎖春風。”
蘭花壽石圖《此花開後無芬芳》題曰:“昨晚京城醉若狂,凌晨半島看細浪;閒步披露臨海風,林蔭何處散馨香。莫笑半痴風流客,忽入花叢神自揚;不是斯人惜芳草,此花開後無芬芳。”
蘭花:“山川原野是我家,無意競艷爭聞達。淡淡疏疏傳清韻,卻成世間君子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