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少修

曹少修(1886—1947年),名正寬,安徽省壽縣小甸集人。辛亥革命期間,他參加了淮上軍。“七七”事變後,他動員民眾槍枝加入中共抗日武裝。民國29年(1940年),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所屬武裝在津浦路西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他被選為參議員。民國36年(1947年)9月30日,他請假回家探親,為當地大地主曹大野牛偵悉,密報國民黨壽縣縣長王鎮華,將他逮捕。10月9日早晨,敵人在下塘集把他殺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少修
  • 別名:曹正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86年
  • 逝世日期:1947年
  • 出生地:安徽省壽縣小甸集
人物生平,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曹少修(1886—1947年),名正寬,安徽省壽縣小甸集人。幼讀書,勤奮好學。及長,受前輩張樹候先生的影響,醉心於民主革命。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投考安徽陸軍國小,因視力不良未中。未幾,在上海加入同盟會,致力於革命活動。
辛亥革命期間,他參加了淮上軍。後回家設館課徒。民國2年(1913年)7月,袁世凱叛國,孫中山先生號召討袁。他奉安徽都督柏文蔚之命,聯絡地方千餘人,進行討袁。失敗後,遭軍閥倪嗣沖的通緝。民國12年(1923年)赴滬,和胞弟曹淵在上海大學就讀(旁聽生),接觸到馬列主義。由此,對中國革命有了新的認識。民國15年(1926年)9月,胞弟曹淵在武昌戰役中犧牲,他很悲痛,親往祭奠,受到葉挺團長和參謀長周士弟的慰勉,使他更加堅定了革命意志。歸來後,便積極參加家鄉的革命活動。“七七”事變後,他動員民眾槍枝加入中共抗日武裝。民國29年(1940年),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所屬武裝在津浦路西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他被選為參議員。他肩負革命重擔,奔走於滁縣、定遠、壽縣等地,積極宣傳抗日,開展抗日工作。民國35年(1946年),津浦路西新四軍主力北撤。他年已花甲,領導考慮他年高體弱,不應留在敵後,要他隨主力北上,以策安全。他堅決要求留在敵後,堅持敵後游擊鬥爭。國民黨孫良誠部糾合地方保全團,合擊瓦埠以南吳山廟一帶游擊隊活動地區,情形十分危急,他將游擊隊分散隱蔽在農民家裡,使之得以脫險。民國36年(1947年)9月30日,他請假回家探親,為當地大地主曹大野牛偵悉,密報國民黨壽縣縣長王鎮華,將他逮捕。在關押中,敵人以軟硬兼施,百般利誘,均被他嚴詞拒絕。就義前,看守問他有無語言告囑家庭,他叫看守拿來紙筆寫道:“吾弟淵,為革命而死;吾侄雲露,亦為革命而死;今吾亦死,一門三烈士,足以光榮吾門庭。吾死後,可葬於呂子讓先生墓側(呂系游擊隊中隊長)。”10月9日早晨,敵人在下塘集把他殺害。中共壽六合霍工委,根據他生前志願和一貫表現,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人際關係

胞弟:曹淵(1902—1926),安徽壽縣人。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11月,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一次、第二次東征。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後,他被黨組織派到葉挺獨立團任第一營營長。5月北伐開始,曹淵率部參加了著名的汀泗橋、賀勝橋戰役。9月,北伐軍攻圍武昌,葉挺獨立團以第一營為奮勇隊,曹淵為奮勇隊長,在攻城戰鬥中壯烈犧牲。
侄子:曹雲露(1910—1939),安徽壽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國小任教,做黨的秘密工作。1931年參加壽縣瓦埠地區農民武裝暴動,歷任壽縣紅軍游擊大隊參謀長、皖北紅軍游擊大隊參謀長、皖西北游擊大隊參謀長、中共皖西北特委宣傳委員、皖西北紅軍獨立游擊師參謀長,主要活動在舒城、廬江、合肥、無為、巢縣、含山、潛山、太湖等地區,打擊敵人,保護民眾,支援鄂豫皖蘇區紅軍的反“圍剿”鬥爭。1935年冬,奉命率部分戰士在廬江、無為、巢縣一帶堅持游擊戰爭。此間擔任皖西北特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1937年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年底重返安徽,組織安徽工委,任書記。後改任壽六合霍中心縣委書記,發動民眾,開展抗日救亡工作。不久,又調任新四軍第四大隊第二游擊縱隊政委,繼任鄂東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二十一集團軍獨立游擊第五大隊三營教導員。1939年9月,該部遭國民黨駐鄂東部隊圍攻,曹雲露被國民黨反動派扣押囚禁,忍受酷刑折磨,堅貞不屈,終遭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