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句編著的《書生風味》此書書名出自元好問《李進之迂軒二首》中的一句,“書生風味是清貧”,那是對迂軒主人李進之的稱讚。《書生風味》集結了作者多篇隨筆散文集,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內心對於書生氣的理解,“如果不去自討無趣,只說自己的話,只做自己的事,即使‘書生氣’依然,沒有人來詬病,也就稍微自在一點。”,包含的內容有“牧雲堂的秋聲”、“太湖翰墨”、“閒書十種”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書生風味/文化人生叢書
-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32頁
- 開本:16
- 作者:王稼句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時至如今,窮酸書生的形象,只能從舞台和銀幕上去一睹風采,但他們身上那股酸味兒,縷縷不絕地傳承下來,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書生氣”。“書生氣”並不等於“酸胖氣”,但究其根本,也相差無幾,不過更有時代性罷了,概括地說,就是不合時宜,不識時務,不知好歹,太單純,太幼稚,太不懂規則,更不要說是潛規則了。王稼句編著的《書生風味》集中了作者的多篇隨便散文,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內心對於書生氣的理解,“如果不去自討無趣,只說自己的話,只做自己的事,即使‘書生氣’依然,沒有人來詬病,也就稍微自在一點。”
圖書目錄
自序/001/
牧雲堂的秋聲/001/
太湖翰墨/006/
竹人濮仲謙/010/
朱市妓王月生/020/
“扒灰”瑣談/028/
《蘇州山水名勝歷代文鈔》前言/031/
《滄浪十八景金石集覽》弁言/043/
吳依軟語/045/
懷袖雅物/093/
閒書十種/116/
《藏書報》十年感言/119/
倪熊的“賣痴呆”/122/
《蘇州美術文化論文集》序/125/
歲暮讀書回想/129/
九里天/132/
掃晴娘/141/
“大學之父”/148/
葵園先生/158/
水邊的繪事微言/172/
影珠山下/181/
談“蘇作”/186/
邃谷先生/208/
最美的書/216/
論“姑蘇版”/219/
後記/331/
牧雲堂的秋聲/001/
太湖翰墨/006/
竹人濮仲謙/010/
朱市妓王月生/020/
“扒灰”瑣談/028/
《蘇州山水名勝歷代文鈔》前言/031/
《滄浪十八景金石集覽》弁言/043/
吳依軟語/045/
懷袖雅物/093/
閒書十種/116/
《藏書報》十年感言/119/
倪熊的“賣痴呆”/122/
《蘇州美術文化論文集》序/125/
歲暮讀書回想/129/
九里天/132/
掃晴娘/141/
“大學之父”/148/
葵園先生/158/
水邊的繪事微言/172/
影珠山下/181/
談“蘇作”/186/
邃谷先生/208/
最美的書/216/
論“姑蘇版”/219/
後記/331/
文摘
煙波浩渺的太湖,在蘇州古城西南,歷史上又稱震澤、具區、笠澤、五湖。它廣袤壯闊,一望無際,舊說有三萬六千頃,周回五百里,跨江浙兩省,襟帶三府十州縣。今全湖面積約二千四百二十八平方公里,岸線全長三百九十多公里,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從地理學概念上說,太湖屬於大型平原吞吐湖,上源主要是浙西天目山東苕溪水系、宜溧山區荊溪水系,下委則東出沙墩口、胥口、瓜涇口、南厙口、大浦口,分別經由望虞河、胥江、婁江等數十條河港泄人長江。因此。蘇州是太湖流域的中心城市,蘇州與太湖的親密關係,蘇州人依戀太湖的感情,沒有哪個地方及得上的。
太湖中有七十二峰,如黛眉螺髻點綴在萬頃碧波之上,王鏊《洞庭兩山賦》詠道:“吳粵之墟有巨浸焉,三萬六千頃,浩浩蕩蕩,如滄溟澥渤之茫洋。中有山焉,七十有二,妙妙忽忽,如蓬壺方丈之仿佛。日月之所升沉,魚龍之所變化,百川攸歸,三州為界,所謂吞雲夢八九於胸中,曾不蒂芥者也。”七十二峰中,以洞庭西山、洞庭東山和馬跡山占地最大,居人最多。劉鴻翱《太湖記》說:“其谷宜稻,其畜宜牛、宜羊、宜豕、宜雞狗,其樹宜桑、宜松、宜柏、宜竹,其果實宜橘柚、宜楊梅、宜枇杷,其花宜桃、宜蓮、宜桂、宜梅,蒲葦菱茭屬於路,魚鱉蜃蛤陳於市,生民日用之需,皆無取資於湖之外者,居其地,略有武陵桃源之遺。”洞庭東山由於泥淤灘漲,在十九世紀中葉與陸地連線,形成半島。馬跡山則岡圍湖造田,二十世紀中葉與陸地連成一片。今惟洞庭西山聳峙湖中,林巒洞壑,山巔水渚,琳宮紺宇,散落在這個世外桃源里。至一九九四年,湖上架起大橋,北起漁洋山麓,跨越長沙、葉山兩個小島,抵達洞庭西山的渡渚大庭山,交通固然便捷了,但那裡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也受到不小的影響。在太湖的蘇州沿岸,山巒蜿蜒起伏,有胥山、香山、法華山、漁洋山、米堆山、彈山、蟠螭山、玄墓山、西磧山、游城山、馬山等,凡岩壑壁塢,籬落叢薄,幽深窈窕,曲折層疊,無不引人人勝。山不得水,其勢不奇,遠水兼天的太湖,給那些山巒以亮麗的映照,它們因為有太湖而獨擅勝場,一山一勝,勝勝相形,故地盡東南之美。袁宏道就說:“山色七十二,湖光三萬六,層巒疊障,出沒翠濤,彌天放白,拔地插青,此山水相得之勝也。”(《西洞庭》)
自古以來,太湖就是人們嚮往的地方,遊歷的足跡,至唐代而多,至宋代而興,至明清而盛,並且形成了觀賞春梅、夏荷、秋桂的季節性旅遊特點,這在旅遊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故而遊蹤所至,記之於文,詠之於詩,繪之於畫,就是自然的事了。最早記述太湖的,還在先秦時代,《周易》有“澤上有雷”;《周禮》有“其澤藪日具區,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尚書》有“三江既人,震澤底定”等等,但這些記述是當時社會精神產品的總和,不能算文學。恕我孤陋寡聞,最早描繪太湖的專題文學作品,大概是三國吳人楊泉的《五湖賦》,後被《藝文類聚》、《初學記》等輯存,均為殘篇,內容也不一樣。至唐代,賦序記說之外,太湖成為詩人詠唱的題材,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皎然所作最多。包融、王昌齡、姚合、喻鳧、趙嘏、李成用、吳融等亦有所作。自五代至清末,那就層出不窮,汗牛充棟了。王西野先生在時,曾編《太湖詩詞選》,收錄六百餘首,又編《太湖旅遊詩選》,收錄三百七十餘首,對一般閱讀來說,可算是精粹的選本,但作為研究太湖的文獻,自然是不夠的。據我粗略估算,有關太湖的詩詞當在萬首以上,真希望有人來做蒐集、整理、刊印的事,因為這是一筆累疊層積的文化遺產,它們全面記錄和展示了太湖山水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 前些時候。認識闕旗明先生,他雅好丹青,尤擅山水,太湖就是他情有獨鐘的地方,尋古訪幽探勝之外,他還熟讀前人詠唱太湖的詩詞,並且對那詩詞不斷有新的理解。自己的會悟就不知不覺融人筆墨中去,獲益不在淺少。正因為如此,他對這筆文化遺產十分珍視。許多年前,他就約請各地的文人學者書寫這些詩詞,日積月累,蔚然可觀,成為他收藏中別具特色的一類。那些作者都是一時之選,或端坐恭書,或揮灑急就,內容有全篇,有斷句,形式有中堂,有條幅,有手卷,有楹聯,或以法勝,或以韻勝,或以情勝,都反映出各自的性情,真有賞心悅目之觀。
最近,旗明在這些書跡中遴選八十幅,編成一冊,題為《歷代太湖詩書法集》,也就讓更多讀者既能領賞各家書風,也能讀得前人的詠唱,還能通過這些詠唱,對太湖山水有更深廣的了解,更深情的觀照。故這本書跡集的刊印。自有它的意思。可惜的是,作者中的諸如李可染、宋文治、關山月、潘主蘭、趙冷月、亞明、吳祖光、周而復、瓦翁等先生已先後謝賓客。鄰笛之慟,令人黯然神傷,然而正像韋應物說的,“山陽遺韻在,林端橫吹驚”,“始遇茲管賞,已懷故園情”。這些書跡也正成了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記錄了他們的創作,反映了他們的心緒,也可以看到他們對太湖的一片深情。
旗明對我說,他不但要將這些書跡印出來。還想在太湖山水問找個地方,摩崖於石壁之上,既可以垂之永久,也新建一處人文景觀。我對他說,這些字的大小不一,風調迥異,有的適宜摩崖,有的則適宜鐫刻成書條石,更清晰而有韻致。蘇州西郊雖然摩崖較多,但也有不少書條石,乍根源《洞庭山金石》就記下了洞庭西山法華寺里的書條石,那是明人吳惠、徐煥、陳寬、徐庸、杜瓊五人的七言律詩,都是詠唱太湖的。因此不妨摩崖之外,找個地方,建一條碑廊,嵌石其間,也是所謂各得其所。旗明聽了莞爾,就說,這樣一來,門然山水就與傳統建築結合了,那能吸引更多的觀賞者。
前人的詠唱,今人的書跡,可謂是“聲名滿天下,翰墨落人間”,它們固然得自太湖的滋潤,然而也為太湖增添了絢爛的光澤。
二00九年八月三日P6-9
太湖中有七十二峰,如黛眉螺髻點綴在萬頃碧波之上,王鏊《洞庭兩山賦》詠道:“吳粵之墟有巨浸焉,三萬六千頃,浩浩蕩蕩,如滄溟澥渤之茫洋。中有山焉,七十有二,妙妙忽忽,如蓬壺方丈之仿佛。日月之所升沉,魚龍之所變化,百川攸歸,三州為界,所謂吞雲夢八九於胸中,曾不蒂芥者也。”七十二峰中,以洞庭西山、洞庭東山和馬跡山占地最大,居人最多。劉鴻翱《太湖記》說:“其谷宜稻,其畜宜牛、宜羊、宜豕、宜雞狗,其樹宜桑、宜松、宜柏、宜竹,其果實宜橘柚、宜楊梅、宜枇杷,其花宜桃、宜蓮、宜桂、宜梅,蒲葦菱茭屬於路,魚鱉蜃蛤陳於市,生民日用之需,皆無取資於湖之外者,居其地,略有武陵桃源之遺。”洞庭東山由於泥淤灘漲,在十九世紀中葉與陸地連線,形成半島。馬跡山則岡圍湖造田,二十世紀中葉與陸地連成一片。今惟洞庭西山聳峙湖中,林巒洞壑,山巔水渚,琳宮紺宇,散落在這個世外桃源里。至一九九四年,湖上架起大橋,北起漁洋山麓,跨越長沙、葉山兩個小島,抵達洞庭西山的渡渚大庭山,交通固然便捷了,但那裡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也受到不小的影響。在太湖的蘇州沿岸,山巒蜿蜒起伏,有胥山、香山、法華山、漁洋山、米堆山、彈山、蟠螭山、玄墓山、西磧山、游城山、馬山等,凡岩壑壁塢,籬落叢薄,幽深窈窕,曲折層疊,無不引人人勝。山不得水,其勢不奇,遠水兼天的太湖,給那些山巒以亮麗的映照,它們因為有太湖而獨擅勝場,一山一勝,勝勝相形,故地盡東南之美。袁宏道就說:“山色七十二,湖光三萬六,層巒疊障,出沒翠濤,彌天放白,拔地插青,此山水相得之勝也。”(《西洞庭》)
自古以來,太湖就是人們嚮往的地方,遊歷的足跡,至唐代而多,至宋代而興,至明清而盛,並且形成了觀賞春梅、夏荷、秋桂的季節性旅遊特點,這在旅遊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故而遊蹤所至,記之於文,詠之於詩,繪之於畫,就是自然的事了。最早記述太湖的,還在先秦時代,《周易》有“澤上有雷”;《周禮》有“其澤藪日具區,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尚書》有“三江既人,震澤底定”等等,但這些記述是當時社會精神產品的總和,不能算文學。恕我孤陋寡聞,最早描繪太湖的專題文學作品,大概是三國吳人楊泉的《五湖賦》,後被《藝文類聚》、《初學記》等輯存,均為殘篇,內容也不一樣。至唐代,賦序記說之外,太湖成為詩人詠唱的題材,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皎然所作最多。包融、王昌齡、姚合、喻鳧、趙嘏、李成用、吳融等亦有所作。自五代至清末,那就層出不窮,汗牛充棟了。王西野先生在時,曾編《太湖詩詞選》,收錄六百餘首,又編《太湖旅遊詩選》,收錄三百七十餘首,對一般閱讀來說,可算是精粹的選本,但作為研究太湖的文獻,自然是不夠的。據我粗略估算,有關太湖的詩詞當在萬首以上,真希望有人來做蒐集、整理、刊印的事,因為這是一筆累疊層積的文化遺產,它們全面記錄和展示了太湖山水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 前些時候。認識闕旗明先生,他雅好丹青,尤擅山水,太湖就是他情有獨鐘的地方,尋古訪幽探勝之外,他還熟讀前人詠唱太湖的詩詞,並且對那詩詞不斷有新的理解。自己的會悟就不知不覺融人筆墨中去,獲益不在淺少。正因為如此,他對這筆文化遺產十分珍視。許多年前,他就約請各地的文人學者書寫這些詩詞,日積月累,蔚然可觀,成為他收藏中別具特色的一類。那些作者都是一時之選,或端坐恭書,或揮灑急就,內容有全篇,有斷句,形式有中堂,有條幅,有手卷,有楹聯,或以法勝,或以韻勝,或以情勝,都反映出各自的性情,真有賞心悅目之觀。
最近,旗明在這些書跡中遴選八十幅,編成一冊,題為《歷代太湖詩書法集》,也就讓更多讀者既能領賞各家書風,也能讀得前人的詠唱,還能通過這些詠唱,對太湖山水有更深廣的了解,更深情的觀照。故這本書跡集的刊印。自有它的意思。可惜的是,作者中的諸如李可染、宋文治、關山月、潘主蘭、趙冷月、亞明、吳祖光、周而復、瓦翁等先生已先後謝賓客。鄰笛之慟,令人黯然神傷,然而正像韋應物說的,“山陽遺韻在,林端橫吹驚”,“始遇茲管賞,已懷故園情”。這些書跡也正成了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記錄了他們的創作,反映了他們的心緒,也可以看到他們對太湖的一片深情。
旗明對我說,他不但要將這些書跡印出來。還想在太湖山水問找個地方,摩崖於石壁之上,既可以垂之永久,也新建一處人文景觀。我對他說,這些字的大小不一,風調迥異,有的適宜摩崖,有的則適宜鐫刻成書條石,更清晰而有韻致。蘇州西郊雖然摩崖較多,但也有不少書條石,乍根源《洞庭山金石》就記下了洞庭西山法華寺里的書條石,那是明人吳惠、徐煥、陳寬、徐庸、杜瓊五人的七言律詩,都是詠唱太湖的。因此不妨摩崖之外,找個地方,建一條碑廊,嵌石其間,也是所謂各得其所。旗明聽了莞爾,就說,這樣一來,門然山水就與傳統建築結合了,那能吸引更多的觀賞者。
前人的詠唱,今人的書跡,可謂是“聲名滿天下,翰墨落人間”,它們固然得自太湖的滋潤,然而也為太湖增添了絢爛的光澤。
二00九年八月三日P6-9
後記
收掇舊作,結集印書,本來不是討好的事。一是以往之作,過後看看,總有不滿意的地方,想要動動手腳,卻並不容易去做;二是文章是一篇篇寫來的,分著來看,也無所謂,如果放在一本書里,相近內容就多了,甚至引用材料,也有不少重複,書既印成,總要讓人看的,就會讓看的人感到不耐煩。我在編這本小書時,就考慮這兩點,既是舊作,不改為妙,淤塞處就疏通疏通,引文再查核一下,還有就是將內容相近的抽掉幾篇。
至於文章的編排,因為都是拉雜寫來,篇幅長短不一,內容蕪雜零碎,何況也只有二十來篇,實在很難分輯歸類,故仍按以前幾本的做法,以寫作時間的先後為序。魯迅在《且介亭雜文序言》中說:“凡有文章,倘若分類,都有類可歸,如果編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體,各種都夾在一處,於是成了‘雜’。分類有益於揣摩文章,編年有利於明白時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編年的文集不可的,現在新作的古人年譜的流行,即證明著已經有許多人省悟了此中的訊息。”魯迅這幾句話,自然有它特定的意思,但就事論事,周氏兄弟的集子,大都是這樣編法。我的東施效顰,不敢望兩位先生項背,因為對自己的文章,心知肚明,既沒有編年的資格,更沒有編年的價值,再說只是這幾年裡的一部分,即使按時間來編排,也不能算是編年。如果一定要說點私心的話,那就是讓讀者不要看得厭氣了,一席四冷盆六熱炒,嘗嘗這個,再嘗嘗那個,換換不同的口味,儘管這個廚師並不合格。
歲月如流,又是一年盡頭了,天陰陰的,聽得見寒風吹過的聲音。回首過去,青春如夢,中年蹉跎,沒有什麼值得感慨,往昔心中的波瀾早已平息,如今剩下的,至多只是池塘里微微的漣漪。知堂說:“年紀一年年的增多,有如走路一站站的過去,所見既多,對於從前的意見自然多少要加以修改。這是得呢失呢,我不能說。不過,走著路專為貪看人物風景,不復去訪求奇遇,所以或者比較地看得平靜仔細一點也未可知。然而這又怎么能夠自信呢?”(《中年》)自信固然難以做到,就這樣一路上看看人物風景,確實也很不錯。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至於文章的編排,因為都是拉雜寫來,篇幅長短不一,內容蕪雜零碎,何況也只有二十來篇,實在很難分輯歸類,故仍按以前幾本的做法,以寫作時間的先後為序。魯迅在《且介亭雜文序言》中說:“凡有文章,倘若分類,都有類可歸,如果編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體,各種都夾在一處,於是成了‘雜’。分類有益於揣摩文章,編年有利於明白時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編年的文集不可的,現在新作的古人年譜的流行,即證明著已經有許多人省悟了此中的訊息。”魯迅這幾句話,自然有它特定的意思,但就事論事,周氏兄弟的集子,大都是這樣編法。我的東施效顰,不敢望兩位先生項背,因為對自己的文章,心知肚明,既沒有編年的資格,更沒有編年的價值,再說只是這幾年裡的一部分,即使按時間來編排,也不能算是編年。如果一定要說點私心的話,那就是讓讀者不要看得厭氣了,一席四冷盆六熱炒,嘗嘗這個,再嘗嘗那個,換換不同的口味,儘管這個廚師並不合格。
歲月如流,又是一年盡頭了,天陰陰的,聽得見寒風吹過的聲音。回首過去,青春如夢,中年蹉跎,沒有什麼值得感慨,往昔心中的波瀾早已平息,如今剩下的,至多只是池塘里微微的漣漪。知堂說:“年紀一年年的增多,有如走路一站站的過去,所見既多,對於從前的意見自然多少要加以修改。這是得呢失呢,我不能說。不過,走著路專為貪看人物風景,不復去訪求奇遇,所以或者比較地看得平靜仔細一點也未可知。然而這又怎么能夠自信呢?”(《中年》)自信固然難以做到,就這樣一路上看看人物風景,確實也很不錯。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序言
一本書,未必一定要有序,但若然闕如,光禿禿的,有點沒頭沒腦,似乎還是應該有的。與知堂一樣,我也從來不敢請別人寫序,這個道理,知堂曾經說過,“因為我知道序是怎樣的不好做,而且也總不能說的對或不錯,即使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寫一篇小小的小序。自己寫呢,第一層麻煩著自己比較不要緊,第二層則寫了不好不能怪別人,什麼事都可簡單的了結”(《看雲集自序》)。在我覺得,還有第三層,別人既給你寫序,就會善意地說些好話來表揚你,也就會給你戴上莫名其妙的帽子,其實並不合適,有時甚至讓你消受不起。正因為如此,自己的書,序還是自己來寫的好。
這本書名,出自元好問《李進之迂軒二首》中的一句,“書生風味是清貧”,那是對迂軒主人李進之的稱讚。李進之其人,生平不詳,僅知為太穀人,曾得張德輝舉薦,做過真定教官,又《遺山集》有詩,記他與臨漳提領王明之、鹿泉令張奉先、千戶賈令春等人同游龍泉寺,可見他交往的,也不都是平頭百姓。清貧之謂,也是相對而言,否則他哪來銀兩建造迂軒,即使是草構茅舍,也不可能咄嗟而辦。
自古以來,書生未必全都清貧,但潦倒失意的書生,總與清貧不離不棄,陶淵明《詠貧士》七首,就極盡了他們的窘迫。書生一旦清貧,奮起者固然是有,但大多就有點不堪了,心裡想的,嘴上說的,連行為舉止,都與常人不大一樣,有點迂了,有的迂腐,有的迂闊,有的迂誕,有的甚至迂狂。前人俗呼清貧書生為“醋大”,醋就是酸,也就是蘇州人說的酸擠擠、酸迷迷、酸溜溜,至而更出現“酸胖氣”一詞,給這些清貧書生一個形象的描摹。唐人蘇鶚,仕途並不通達,自己也差一點墜入這落魄無聊的境地,但他卻瞧不起這些窮酸“醋大”,他在《蘇氏演義》中說:“醋大者,或有抬肩拱臂,攢眉蹙目,以為姿態,如人食酸醋之貌,故謂之醋大。大者,廣也,長也。篆文大字,象人之形。”如此刻薄的寫照,已屬於人身攻擊了。倒是官至宗正少卿的李匡,專門做了考證,為“醋大”開脫。李匡說:“……醋宜作‘措’,正言其能舉措大事而已。”儘管說得牽強附會,清貧書生“能舉措大事”,實在也是對他們的安慰和鼓勵。但在日常語境裡,不管是“醋大”還是“措大”,總與書生的潦倒失意分不開,元雜劇《救孝子賢母不認屍》第一折中正旦就唱道:“讀書的功名須奮發,得志呵做高官,不得志呵為措大。”一旦成了“措大”,也就成為嘲弄的對象。
時至如今,窮酸書生的形象,只能從舞台和銀幕上去一睹風采,但他們身上那股酸味兒,縷縷不絕地傳承下來,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書生氣”。“書生氣”並不等於“酸胖氣”,但究其根本,也相差無幾,不過更有時代性罷了,概括地說,就是不合時宜,不識時務,不知好歹,太單純,太幼稚,太不懂規則,更不要說是潛規則了。這自然為正途君子們不屑,甚至深惡痛疾。正途君子本來也是書生,而今做了官,經了商,腰纏萬貫,器宇軒昂,過去或多或少還有的“書生氣”,早就洗滌得一乾二淨。但當他們一旦身陷囹圄,或是從那陣上敗下來,或是從那圈中踢出來,凡自我檢討,都痛心疾首,其中一條是少不了的,那就是“書生氣”,因為“書生氣”斷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大有不堪回首之慨。前人有詩曰:“書生終日苦求官,及做官時步步難。窗下許多懷抱事,何曾行得與人看。”要學會做官,其實也是大不容易的。
像我這樣的一介草民,平日裡讀點閒書,寫點雜格嚨咚的文字,做不了什麼名山事業,就是靠這種營生來養家餬口,也是頗為絀約的,這就與“清貧”很接近了。“世俗但知從仕樂,書生只合是家貧”,本來天經地義,也就只好認命。再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的無用,確乎也是事實,況且身上又有讓人討厭的“書生氣”,那就很無奈了,如果像南郭先生那樣,硬要擠在三百人中吹竽,露出破綻,也是遲早的事。如果不去自討無趣,只說自己的話,只做自己的事,即使“書生氣”依然,沒有人來詬病,也就稍微自在一點。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這本書名,出自元好問《李進之迂軒二首》中的一句,“書生風味是清貧”,那是對迂軒主人李進之的稱讚。李進之其人,生平不詳,僅知為太穀人,曾得張德輝舉薦,做過真定教官,又《遺山集》有詩,記他與臨漳提領王明之、鹿泉令張奉先、千戶賈令春等人同游龍泉寺,可見他交往的,也不都是平頭百姓。清貧之謂,也是相對而言,否則他哪來銀兩建造迂軒,即使是草構茅舍,也不可能咄嗟而辦。
自古以來,書生未必全都清貧,但潦倒失意的書生,總與清貧不離不棄,陶淵明《詠貧士》七首,就極盡了他們的窘迫。書生一旦清貧,奮起者固然是有,但大多就有點不堪了,心裡想的,嘴上說的,連行為舉止,都與常人不大一樣,有點迂了,有的迂腐,有的迂闊,有的迂誕,有的甚至迂狂。前人俗呼清貧書生為“醋大”,醋就是酸,也就是蘇州人說的酸擠擠、酸迷迷、酸溜溜,至而更出現“酸胖氣”一詞,給這些清貧書生一個形象的描摹。唐人蘇鶚,仕途並不通達,自己也差一點墜入這落魄無聊的境地,但他卻瞧不起這些窮酸“醋大”,他在《蘇氏演義》中說:“醋大者,或有抬肩拱臂,攢眉蹙目,以為姿態,如人食酸醋之貌,故謂之醋大。大者,廣也,長也。篆文大字,象人之形。”如此刻薄的寫照,已屬於人身攻擊了。倒是官至宗正少卿的李匡,專門做了考證,為“醋大”開脫。李匡說:“……醋宜作‘措’,正言其能舉措大事而已。”儘管說得牽強附會,清貧書生“能舉措大事”,實在也是對他們的安慰和鼓勵。但在日常語境裡,不管是“醋大”還是“措大”,總與書生的潦倒失意分不開,元雜劇《救孝子賢母不認屍》第一折中正旦就唱道:“讀書的功名須奮發,得志呵做高官,不得志呵為措大。”一旦成了“措大”,也就成為嘲弄的對象。
時至如今,窮酸書生的形象,只能從舞台和銀幕上去一睹風采,但他們身上那股酸味兒,縷縷不絕地傳承下來,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書生氣”。“書生氣”並不等於“酸胖氣”,但究其根本,也相差無幾,不過更有時代性罷了,概括地說,就是不合時宜,不識時務,不知好歹,太單純,太幼稚,太不懂規則,更不要說是潛規則了。這自然為正途君子們不屑,甚至深惡痛疾。正途君子本來也是書生,而今做了官,經了商,腰纏萬貫,器宇軒昂,過去或多或少還有的“書生氣”,早就洗滌得一乾二淨。但當他們一旦身陷囹圄,或是從那陣上敗下來,或是從那圈中踢出來,凡自我檢討,都痛心疾首,其中一條是少不了的,那就是“書生氣”,因為“書生氣”斷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大有不堪回首之慨。前人有詩曰:“書生終日苦求官,及做官時步步難。窗下許多懷抱事,何曾行得與人看。”要學會做官,其實也是大不容易的。
像我這樣的一介草民,平日裡讀點閒書,寫點雜格嚨咚的文字,做不了什麼名山事業,就是靠這種營生來養家餬口,也是頗為絀約的,這就與“清貧”很接近了。“世俗但知從仕樂,書生只合是家貧”,本來天經地義,也就只好認命。再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的無用,確乎也是事實,況且身上又有讓人討厭的“書生氣”,那就很無奈了,如果像南郭先生那樣,硬要擠在三百人中吹竽,露出破綻,也是遲早的事。如果不去自討無趣,只說自己的話,只做自己的事,即使“書生氣”依然,沒有人來詬病,也就稍微自在一點。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