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韻縈繞跨涇橋

寧波古橋:曲韻縈繞跨涇橋是一座遠近聞名的戲台橋,始建年間不詳,根據史料推測至少已有200年的歷史,位於浙江寧波鄞州區邱隘鎮橫涇村。現存的跨涇橋為單孔石樑平橋,全長12米,寬2.5米,橋南北各設6級台階,橋孔跨水2.4米,高2米,僅可容一條小船通過。

介紹,歷史,設計,

介紹

酒坊飲客朝成市,
佛廟村伶夜作場。
先生醉後騎黃犢,
北陌東阡看戲場。
這是南宋詩人陸游 《劍南詩稿》中一首描述古代浙東水鄉戲場的詩,優美的詩句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悠遠的年代,讓我們看到了南宋時期鄉村戲場的熱鬧情景。這種中國式戲場的演出空間,諸如露台、廟台、祠台、船台、街台、勾欄、酒肆、茶館等,在昔日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緊緊契合,成為了中國宋元以來民俗文化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然而在諸多的演出場所中,很少有用橋作為戲台,但是,就在鄞州區邱隘鎮的橫涇村,至今仍倖存著一座戲台橋——— 跨涇橋。

歷史

據鄞縣舊志以及橋南的陳氏宗祠記載,橫涇村聚居的陳氏家族,始祖為南宋開禧二年 (公元1206年)的進士陳昌,任奉國軍司馬、榮祿大夫,因官於四明,從嘉興府遷家至橫涇後,繁衍發跡,始成數百戶的大族。
橫涇村地處鄞州水鄉之水網地帶,昔日水網交錯,交通四通八達。橫貫村中東西的搖塘河,因沒有纖路,只靠櫓搖,故名搖塘河,也叫小塘河,與鄞東主流中塘河和後塘河並行,有河道互通。搖塘河是鄞州城東四眼碶\直通東錢湖的捷徑。過去的高塘頭、東雅橋、高錢、前堰等地的航船都從此處經過。於是跨涇橋就成了該村水陸必經之處和集市貿易之地,橋南橋北樓宅依河兩岸而築,三里長街,店鋪林立,連埠頭、祠堂和神廟也都集中於此。
據村中一位年逾60的陳姓老人介紹,大約在明代後期,橫涇陳氏族人在跨涇橋旁建造了一座供四鄉人看戲的戲台。據立於橋畔三元殿前的清代嘉慶甲子年(公元1804年)的 《公禁碑》記載: “橋旁建立亭台,本為中秋敬神,只許橋上演劇,不許椿牛、擺糖攤、賭博、打架。”可見這座戲台橋至今至少已有200年的歷史了。老人說,在他還只有十來歲的時候,每逢八月十六,戲台橋上都會演戲,有潮劇越劇等等,熱鬧非凡。如今埠頭仍泊有航船,只是已經廢棄,但昔日橫涇之繁榮景象仍依稀有跡可尋。

設計

現存的橫涇村跨涇橋為單孔石樑平橋,全長12米,寬2.5米橋,南北各設6級台階,橋孔跨水2.4米,高2米,僅容一條小船通過。橋台的橋面寬度為4米,平坦可為行人通道。橋台面對東西水域,有30米寬闊的河港,又有臨河10米寬的街道,造就了陸地和水上的觀戲條件。而為了解決觀戲時避風雨的問題以及戲台永久性的問題,還在西面橋面上興建了5間跨河橋亭,每間的寬深各達4米,其居中的一間為硬山造屋面,斗式風雨牆,內部則為卷棚頂,高達4米。於是橋與戲亭相連線形成了寬4米、深6米的三面敞開式戲台,橋南兩間為神廟和作為演出的後台,橋北兩間橋亭已圍牆開店了。
昔日的跨涇橋,平時為村民避雨休憩,到了演戲時日,台上鼓樂喧天,台下舟楫蟻聚,岸邊人潮湧動,儼然成了真正的 “天然舞台”。一到晚上演出時間,橋上更是燈火通明,經商的、看戲的、燒香的、做戲的,都集中在以戲台為中心的搖塘河上下,這正如陸游的又一首詩中描述的 “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台泛水來”的詩情畫意。因此,跨涇橋不僅僅是一座作為水陸津梁的古代文化建築,更是浙東水鄉優秀民俗文化的集中反映。
隨著時代的變遷,橫涇村的許多舊宅被拆建,曾經裊裊的越劇唱腔也逐漸在人們的記憶中淡忘,惟有跨涇橋在江南水鄉古典韻味的襯托下,顯得尤為厚重、迷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