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範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曲靖師範學院 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是2008年7月學校在整合原化學與生命科學系生物科學專業和歷史地理系地理科學專業組建而成的。專業設定:生物科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方向)、地理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現有教師34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5人,碩士研究生22人。教師主持市廳級和校級科研項目34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教師發表論文近200篇。現有研究團隊2個: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技創新團隊和動物學教學團隊;研究所2個:雲貴高原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和曲靖市地方特色食品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靖師範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創辦時間:2008年7月
  • 學校類型:師範
學院綜述,現任領導,

學院綜述

曲靖師範學院 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是2008年7月學校在整合原化學與生命科學系生物科學專業和歷史地理系地理科學專業組建而成的。1990年曲靖教育學院開辦電大地理教育專業,1998年曲靖師專化學系開辦化學生物主輔修專業,2003年曲靖師範學院開辦生物科學專業,2005年開辦地理科學專業和“專升本”地理科學專業。2008年7月學校整合生物科學和地理科學兩個專業組建成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專業設定:生物科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方向)、地理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建設:建有生物實驗室10個,地理實驗室4個,在建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6個,實驗室用房面積近1600平方米。其中植物學實驗室、分子遺傳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山地生態和環境科學實驗室為學校重點實驗室。
教學科研:現有教師34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5人,碩士研究生22人。教師主持市廳級和校級科研項目34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教師發表論文近200篇。現有研究團隊2個: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技創新團隊和動物學教學團隊;研究所2個:雲貴高原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和曲靖市地方特色食品研究所。

現任領導

施曉東,男,教授,碩士生導師,常務副院長。
1986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生物系,一直從事高校教育工作。曾主講《動物學》、《植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等生物專業的主幹課程。主持“動物學”重點課程建設和“動物學”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參與並主持原化學與生命科學系生物科學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擔任曲靖市地方特色食品研究所所長。曲靖市食品標準專家組成員。2009年獲校級優秀教師稱號,2010年被推薦享受曲靖市政府特殊津貼。
2001年考入雲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攻讀碩士期間,主要從事污染生態學研究。重點研究了污染的生態預警和生態恢復,尤其是重金屬污染的生態演變研究。
先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參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生態學教學理論探索與實踐》、《環境生物學》教材。主持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曲靖市科研項目和橫向項目、教改項目等科研工作。廣泛探討污染生態學和污染進化生態學、毒理生態學的前沿問題。近五年發表科研論文21篇,其中國核心心期刊12篇。指導大學生獲國家級科技創新三等獎,指導青少年科技創新獲雲南省二等獎多項。2009年獲校級科研先進個人。
2008年組建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現任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上海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全面負責資環學院的工作,主管行政、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工作。
湯培華,男,副教授,學院黨總支書記,主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工作。
1984年7月至2000年9月在曲靖教育學院工作,先後任曲靖教育學院辦公室副主任、學院紀委委員。2000年10月至今在曲靖師範學院工作,先後任歷史系黨總支副書記、檔案館館長、歷史學與公共管理系黨總支副書記、歷史地理系黨總支書記等職務。承擔過《中國通史》、《中國法制史》、《中國歷史要籍與選讀》、《鄧小平理論》、《毛澤東思想概論》、《智慧財產權法》等本專科課程的教學工作。發表文章20餘篇,榮獲曲靖教育學院1996年至2000年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曾多次被曲靖教育學院、市教委、市檔案局等單位評為先進個人,2006年被中共曲靖市委表彰為“曲靖市優秀共產黨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