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燈子》俗稱“紙馬舞”、“唱馬燈”。流行於曲江縣境馬壩、大壙、楓灣、重陽、犁市、烏石、坑口、樟市、周田、黃坑、龍歸、白土、白沙、大橋、火山、鳳田,江灣、沙溪小坑和花坪等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江唱燈子
- 屬於:民間舞蹈
- 語種:客家語系
- 人數:五人
簡介,《唱燈子》的表演特點,
簡介
它行當不多,只有一醜兩旦和兩個持燈人。表演詼諧有趣,語言通俗易懂,融歌、舞、詞白為一體,是一個載歌載舞形式的傳統節目。它源於生活,來自民間,具有知識性和娛樂性。長期以來倍受勞動人民歡迎。可稱得上是廣場和舞台藝術兩棲銜頭節目。
在舞蹈的唱詞中,引用了很多客家方言,使《唱燈子》這個民間藝術深深扎在人民肥沃的土地上,不斷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唱燈子》的表演是屬民俗活動,又是社交活動,有一定的禮節性。每當表演隊伍到一個村子時,要敲鑼擊鼓為號,村民以熱烈的鞭炮迎之。如到圩鎮就以戶為單位予以邀請。然後,邀請人帶藝人敲鑼打鼓游村一周,告示村民前來演出場地觀看。演出完畢時,同宗同姓人便由各家各戶獻出好酒好菜,以“留酒留茶 ”的方式招待,大家共飲共餐。席後村代表還向藝人增送紅包利事。最後,藝人再作一番表演以示答謝,才離開該村。不留酒留茶的,表演二十分鐘左右,收下利事便過他村。 表演場地因地制宜,多在大門坪、祠堂、禾坪(曬穀場)里演出,演出時先由丑角上場走一個大圓場,作為表演所需之場地,觀眾便自覺在圈外圍觀。這時的丑角或唱或念一至兩首歌詞,(自由表演),這時“踩台”。這種表演面向很靈活,可稱為廣場藝術。眾演員登場後有固定的面向,可稱舞台藝術。
《唱燈子》的表演特點
(一)有濃厚的鄉土氣味。首先體現於語言風格上。客家方言是很豐富的,隨著丑角的開場白,就能銳明方言在表演時那種通俗而又形象的景況。
其次,在節目的內容上,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唱“十月花”的歌詞是: 正月裡來正月花,正月妹子探外家, “正月”指的是“新年”,“外家”即“娘家”。妹子探娘家是千百年來的習俗,新年裡(大年初一至十五)嫁出去的女人們都紛紛回村探望自己親生父母,以敘天倫之樂。 他們歌唱農時,如: 二月裡來二月花,二月犁耙借水下。這裡告訴人們春耕時節到了,要趁著春雨快快搞好犁耙田,不要耽誤農時。如下從三月續唱到十月,把各個時期該種什麼,收什麼的農事工作如數家珍,是傳授知識的唱詞。歌詞除唱農時之外,也有唱“祝英台”之類的民間傳說:三隻好唱祝英台,一對蝴蝶雙雙來。 蝴碟飛入花園內,雙雙對對祝英台。 綜上所述,表明勞動人民是非常喜愛自己土生土長的藝術。他們之所以喜愛,是這些藝術貼近他們的生活,故百看不厭,歷演不衰。 再次,服裝服飾上樸素簡潔,穿戴接近生活。“旦子”也叫“花旦”由男扮女裝,套上假髮,圍上帶有花邊的包頭,上身穿大襟衫,下身穿繡花邊的長裙,穿便鞋。丑角在服飾上則滑稽些,漏頂的破帽頭上戴,唐裝衫一套,腰間扎一條綠色綢絲帶,打腳綁穿便鞋,都帶鄉土氣味。
(二)有強烈對比的傳統擊樂板“十點梅花”和悠揚的地方樂曲“紙馬調” 。“十點梅花”共有十個板頭,用於開場鬧台,圓場和結尾。擊樂器有鼓、鑼、鐃、蘇鑼等。《唱燈子 》採用的是“十點梅花”中的第十個板頭,節奏處理是: 切切切哐喳哐令哐喳哐令哐哐哐 喳哐喳喳哐。“紙馬調”則用兩把二胡來伴奏,其音樂節奏和效果給人以輕鬆活潑和穩重的感覺。運用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鉸多,樂句之間運用全音符,使之緊湊而富於層次。“引子和“過門板”的最後兩小節音樂是一樣的,顯得較為穩重。如: “十點梅花”與“紙馬調”在效果上形成起伏、強弱、剛柔、快慢的節奏對比,恰到好處,產生舞蹈結構上高低沉浮,神狂欲醉,瀟灑詼諧,含情脈脈的形態。
(三)有別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唱燈子 》里的行當主要靠丑角和兩個旦子手中的一把扇子、一塊方巾為表演道具。道具傳情達意,相對呼應。劉吉增老藝人傳訣道:“男女相稱,含情脈脈,動則舞,靜如畫,動作跟歌拍,一白一亮型(亮相)”。這段藝訣一是說角色之間的配合默契;二是說動作的神態。幾句話精闢地概括了節目總體特色和風格。